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后""90后"农民工数量庞大,他(她)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蚂蚁雄兵"和发展前行力量的重要构成。新生代农民工是产业工人和城市建设发展的的主力,其实力、合力与潜在的能量巨大,新生代农民工悟性好、接受力强、可塑性大,受训后他们的正能量很可观。保证经济发展有后劲、保持经济活跃均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及贡献。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刚性需求,受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提供可持续发展之力的"能源";新生代农民工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容与标志。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三化"的跨越式发展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存在的培训机制不完善、培训内容滞后、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等角度,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自王春光教授于2001年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以来,学术界对这一群体保持着足够多的关注。这既是缘于现实的需求,也缘于政府的强力引导。根据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1亿人,在我国2.3亿农民工群体中占将近一半比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而从党中央、国务院在2010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处在一线的农民工大多是80后、90后,也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对职业技能的培训不同于上一代农民工。因此怎样能够更好的让"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迫切需要研究,同时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因此,本文探讨的是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新特性 新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2010年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称谓,也是中国首次在官方文件中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和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表明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1980年以后,受教育程度较其父辈高,对科学文化知识有极强的探求欲,希望从事技术性强、收入高的工作,谋求个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推动力,价值追求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实践起着目标定向和宏观调节的作用。"以人为本"要求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尊严的实现、加速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形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逻辑起点;"人的发展"要求拓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内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层次,构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关键环节;"教育公平"要求破除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有效进行的障碍、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权利,成为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8.
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正式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大多认可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90年代中后期开始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亚群体。本文所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是指对出生在农村,16-30岁之间的初、高中的应届和往届毕业生的劳动预备制教育培训,是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是与我国的经济命脉紧密相关的,也是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互动发展的过程。"三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还能帮助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的教师。"三师型"教师除了强调具有教师和专业技师(如律师、会计师、医师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职业指导能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与传统农民工不同的群体特征和发展需要。教育与培训可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可以使他们获得能够实现市民化发展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与培训需要发挥职业院校教育、企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多种教育主体的培训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其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不仅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需求,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工会、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积极作用,构建四位一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厘清"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基础上,从高愿景与低参与度、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紧迫性和政策保障机制不完善三个角度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析,并从提高教育培训参与度、满足多样化需求及强化政府责任三个方面,提出了社区教育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存在着教育内容同实际需求相脱节、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教育培训机制单一、教育培训保障制度缺失的问题,对此,必须充分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渠道作用、职业院校的参与作用、各层次培训师的带动作用及社区、党工团组织的帮扶作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以推动我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无法满足企业对技术型、高素质农民工的需求,只能从事岗位层次比较低的工作。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是提升其综合素质的关键。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机构,应积极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本文主要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接着对高职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教育与培训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高职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教育与培训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总体规模较小、内容落后、组织方式滞后、师资队伍短缺的问题。网络远程教育的开放性、丰富性、交互性、共享性及新生代农民工对电脑、互联网的持有率为其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可能性。网络远程教育必须从理念、内容、方式、师资、保障机制等方面完善自身,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更多的是为了实现个人发展和融入城市生活,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应以培养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性,实现再社会化为核心。现代中国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将儒家的民本教育思想和西方民主教育思想融为一体,针对当时中国农村存在的"愚、贫、弱、私"的四大弱点,提出了对农民进行"文艺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公民教育"的主张。这些教育思想和原则对于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通过教育实现再社会化,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成功转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民工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当前建筑市场的职业技术要求,在施工方面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行为,对建筑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建筑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建筑质量意义重大,对质量的追求应该具有"工匠精神",从而打造品质建筑。在培训建筑新生代农民工时应该首先从建筑行业的职业精神出发,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本研究对于实现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和建筑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时代的发展,新生代的农民工开始涌现,这是时代的遗留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予以足够的重视,但是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例如发展规模较小,对农民工传授的内容比较落后,师资力量也出现了较大的短缺。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现状,国家需要做出改变,这样才能让新时期的农民工有新的发展前景。但也有一定的优势,例如远程教育可以给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尤其远程教育能够从理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完善,从而给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远程教育提供更加优越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财政部六部委联合颁布的《2003年-2010年农民工培训规划》,提出了农民工培训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2004年,中央六部委联合启动了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在粮食生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比上一代农民工知识层次提高了,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对知识、能力、发展期望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有更强烈的需求。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时,应更新教育理念,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知识文化水平的特点,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贴近生活的、与时代密切关系的内容与农民工教育内容联系起来,满足其更高层次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实效性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中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根本所在。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实效性面临的现实困境,章贡区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利用本区职业教育优势,创新职业教育校企联合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模式,有力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实效性和长效性。这种职业教育校企联合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模式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