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适能”这一旨在培养青少年理解终身体育活动的价值、意义,并养成健康行为习惯的健身教育,随着我国体育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已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领域。健康与运动性的“体适能”活动己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体适能”教育能增进大学生与社会的交流,能促进大学生对终身体育的重新认识,对高校体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师生体质不断下降的现实,高师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与现代终身体育理念的种种不适应,使得健康体适能成为高师院校公共体育改革的最佳途径。健康体适能课程,既克服了高师院校传统公共体育课程的各种弊端,又更加注重体育活动的个性化、多元化,对高师生的评价也更人性化,因而更有利于高师生形成"健康第一"理念和终身体育的养成。基于此,笔者对所在院校做了一定的实践探索,并总结出将体育运动类型个体化,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树立终身体育理念若干条具体实践路径,来实现健康体适能与高师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良好结合。  相似文献   

3.
在对健康体适能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审视了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公共体育存在的问题.大致有:选项教学等同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内容重实践轻理论;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以技能与竞技体适能为主忽视健康体适能;课余体育以竞赛类为主而忽视健身类活动;场地器材多以竞技体育为主.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依据健康体适能理论,未来高校公共体育改革与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教学内容注重健身娱乐与生活化;俱乐部将成为主要教学模式之一;体育理论课受到重视;评价注重健康体适能测评技术;课余体育竞赛更加注重健身性与全体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在体适能理念的指导下,着力探求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心理健康效益的影响程度。进而从教学模式的构成因素、构建途径以及与心理健康的互动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讨,认为应当在科学体适能理念的引导下,不断推进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福建教育学院的福建省儿童职业发展学院教学点的2010级240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分析了大学体育健康体适能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体适能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周的健康体适能教学干预中,实验组同学在心肺适能、肌肉力量适能、柔韧性适能水平得到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变化,并从大学体育教学现实性角度,讨论了健康体适能理念教学产生明显效果的原因,为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林国庆 《天津教育》2021,(11):13-14
体适能锻炼是提升学生综合运动能力的方式,需要体育教育工作者不断开发出创新“快乐体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融洽、和谐、良性竞争的环境中体验体适能锻炼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对学校体育第二课堂有关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第二课堂已被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广泛重视。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对相关理论比较,认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与体育第二课堂有关的几个基本理论概念容易搞混,缺乏统一的认识。为了促进体育课程改革,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区分,同时建议,把体育第二课堂、课余体育、课外体育活动尽快地列入课表,以加强学校体育的管理,加快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体育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体育课堂的质量,在新课标指导下科学有序地进行初中体育课程改革,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基于初中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推行初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既考虑到我国体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又考虑到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既考虑到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形势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考虑到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其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础。面对此次课程改革,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加深对体育健康课程的认识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邵二磊 《学子》2014,(7):77-77
《体育与健康》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的课程,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体育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传统应试教育下体育教育边缘化的状态得到改变,与学生身体素质、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得到空前重视。因此,我们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愉悦地参与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健康体适能的专项教学对旅游类高职女生健康状态的改善作用,作者将210名在校高职女生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体育课程教学。实验组则在课堂教学中专门安排部分时间进行健康体适能的教学训练,每周2次共12周。在训练开始和结束时,进行体适能测定和锻炼感觉量表测验;比较两组得分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女生经过12周健康体适能练习后,其体适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提高。锻炼感觉量表的检查亦显示出体适能训练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心理体验。说明健康体适能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旅游类高职女生的健康状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具有明显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健康体适能的概念,探讨了将健康体适能课引进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必要性和制约因素,提出开设此课程的建议和对策,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体育与健康》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的课程,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体育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传统应试教育下体育教育边缘化的状态得到改变,与学生身体素质、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得到空前重视。因此,我们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愉悦地参与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主体主要包括体育教师、学生和校长。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影响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主体进行了理论探讨,旨在能进一步帮助大家提高对影响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主体的认识,更好地促进和推动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大学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是体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课题。试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学班级的组建、男女生的教学安排、身体异常的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课程理念等问题的分析,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16.
邢英杰 《成才之路》2009,(30):63-64
在当今各阶段的体育课程改革大潮中,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体育游戏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越来越被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重视。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单调乏味,无论是准备活动还是教学内容,都给学生的感觉是老一套。以运动技能传授为主线的体育课逐渐变得失去情节、竞争,变得越来越枯燥,像操练和训练.从而使体育教学逐渐失去了魅力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马明永 《考试周刊》2010,(29):24-25
欧美对体适能的研究在健康体适能方面不断深入,在与运动相关的体适能和与代谢相关的体适能方面逐渐拓展。体适能与工作学习、娱乐和应急处理等生活情况紧密联系。给我们的启示是:体适能的发展要与健康紧密相连;健康观念应由无疾病的消极观念转向充分发挥身体潜能的积极生活观念;学校体育教育应正确处理好健康体适能与运动体适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应根据高校体育课的特点,找准体育教学以终身体育、健康教育为主导思想的切入点,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与时俱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在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对健康体适能的理解与篮球运动特点关系出发,指出篮球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有氧耐力,提高肌肉力量,发展柔韧性和降低体脂。通过把健康体适能的相关内容整合到篮球教学中,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李勋  徐勋才  凌齐鸣 《教师》2014,(13):66-67
高中体会实施选项教学既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课程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教育学者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本文尝试以此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拟从学生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以及健康行为评价等方面入手,提出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分项教学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