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学的语文教育处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存的两难境地。虽然与其他主要学科有相同之处,但语文这一母语学科所具有的一些特殊性,又可以使我们很有信心地同时挑战这对立而统一的两种教育。根据中学语文浅教深考的现状,我们提出了深学浅考的应对策略,这或许也正是笔者对当今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另一种解读与诠释。反题:浅教深考现在我们基层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老师教学生教得浅,考学生却考得深。教的是一般知识,考的是特殊知识,不考学生懂的会的,单考学生不懂的不会的。造成这种微妙的语文教学心理的原因非常复杂。或许是…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素养是指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现在的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语文知识,轻语文能力;重语文成绩,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语文本身,轻情感态度。我们的语文教学理应是丰富多彩的,内容具有感染力的,但教学中,只抓知识点,多次反复地加强记忆,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完全为考试服务。老师教、教、教,学生考、考、考,都要变成机械地复制粘贴,就差老师没有代替学生去考试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析力、理解力,一篇文章嚼不烂是绝对不能放手的。以至于有的学生在这种强行记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们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是教给学生们学习方法。在学校语文教学论文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坚持把学习方法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并让学生们在不断学习中掌握运用、提炼总结。学生们掌握了学习方法后,老师还要引导学生们将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内容学习中去,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目。学校语文创新也是人整体素质最高表现。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是最先认知,历来是各类考试必考而且是首考科目。语文课程是基础课,它是工作和学习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学的语文教育处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存的两难境地。虽然与其他主要学科有相同之处,但语文这一母语学科所具有的一些特殊性,又可以使我们很有信心地同时挑战这对立而统一的两种教育。根据中学语文浅教深考的现状,我们提出了深学浅考的应对策略,这或许也正是笔者对当今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另一种解读与诠释。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语文课程中增加了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正常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获得多种知识,培养多种能力,特别是感悟能力,是通往创新之路的桥梁.学习语文,当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但考试是指挥棒,在考试的要求中,经常有"以考查学生的感悟能力"这一条.学生不仅在学习语文上要有感悟能力,而且在学习其他科目上以及今后走向社会都需要这种能力.我们往往埋怨学生学习知识,接受力太差,其实责任不在学生身上,而在教者身上,是教者没有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l.分项考试,综合评价例如:把语文考试分为说话、阅读、背诵、作文和基础知识等项目,并进行综合评价。这样,考试时间短,难点分散,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2.砸了再考,考到优秀学生考砸了,学校可允许再考一次或几次,或者让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再考,记分数最高的一次。这样,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3.挑选试卷,考出水平打破一次考试一套试卷的框框,出几套难易不同的试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或喜好,选择试卷。开卷考试,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教师应出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5.学生出卷,教…  相似文献   

7.
命题考试,是检测师生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自古以来,老师命题学生考,这似乎成了一种传统的定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中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的提高认识,获取知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根  相似文献   

8.
在武汉市中考各考试科目中 ,语文考试改革的步伐是迈得最大的一门 ,它是惟一的一个考、教完全分离的学科。应该说 ,语文考试的这一变化趋势主观意图是为了学生自身的发展。考试是指挥棒 ,在这个“棒子”指挥下 ,我们的学生被逼着阅读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品 ,从中积累思想 ;这样的变化逼着我们的学生有目的、明白地生活 ,从而变得爱思考 ;逼着学生们成为一个个富有灵性、富有内涵的成熟的少年。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语文中考的升学考试不考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 ,而是考查学生阅读、写作能力。能考高分的学生一定是会读而且读了一定量…  相似文献   

9.
一次考试结束,笔者问一名未及格学生是否分析过考差原因,他回答说:“原因在于你没教好。”笔者大吃一惊.心中有些不快,又问:“同样是我教的,为什么有同学分数考120多分呢?”他又笑答说:“这正是我说你没教好的原因,因为你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学好。”笔者仔细一想,这话确实也有道理,是啊,教学的目的何在?不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吗?可现实中的教育似乎仅在于教给学生知识本身而非学习方法,在于分化“好”与“差”两个极端?关注中等以上学生如何考上好大学,而忽视了“差生”如何转化,这是传统教育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刘赤符 《湖南教育》2000,(18):51-52
语文教学要以创新教育为灵魂,我们的教学就必须由传授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转型。那么,语文创造型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一、定位:在获得新知中学习创造审视过去的语文教学,人们不难发现,它是把目标定位在继承和掌握前人积累的语文知识上,这是一种传授型的教学。这种传授型的语文教学的突出弊端,就是违背语文也要从本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这一教学的宗旨,进行机械教条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并与之相适应地推行所谓标准化试题考试。正是由于这种教育定位导致了“教师只授不创、学生只学不创”的封闭性教…  相似文献   

11.
朗读,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重要手段。我们的前人把学生到学校学习叫做“读书”,描写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必有“书声琅琅”一词,便可见他们对朗读的重视。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学习的至妙之法,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但不知何时起,朗读已悄然淡出了语文课堂,语文课堂的琅琅书声已逐渐稀落,甚至销声匿迹。究其原因,还是考试的指挥棒的作用。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考什么就教什么,于是,不作考试要求的朗读就被教师们忽略了。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观的引导下,课程设计更加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许多一线教师转变了教学观,教学中努力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实际上,这也正是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思想的体现.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要教他们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现阶段促进中专教育质量提高的过程中,严格考试仍然一个重要环节。近两年来,我们按照学校教学改革的统一部署实行了教考分离,然而教考分离的关键在于考什么及怎样考。现谈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一、英语考试的类别及其考法分析 英语考试大致分为成绩考试和水平考试两类。学校英语教学中进行的考试都是成绩考试,其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在一个教学阶段里的学习成绩。即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否理解了教材的某部分内容。而水平考试的目的是检查考生在运用英语能力上和语言知识的掌握上是否合格或达到的水平。如各级学校的入学考试,出国人员英语水平考试,职称晋升英语考试,各种英语竞赛考试及有些用人单位招聘英语人才的英语考试都属于这一类。水平考试命题不照顾考生学习英语期限的长短,曾用什么教材,考的是综合能力。成绩考试一般参照教材、教学大纲、甚至教学方法,它包括学期考试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单元考试及随堂考试。我们英语教师在学生学完某课或某单元后往往要进行一次针对性的小型考试。这种测试形式多样,有听写填空、围绕课文口头或笔头回答问题、翻译,内容虽不太难但针对性强,题量适中要求控制在十五分种内完成。期中期末考试则是非任课教师出题,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以大纲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多次开毕业班学生座谈会,总有学生问我,学习知识就是为了中考、高考吗?课堂教学就是考试谋略的教学吗?我始终回答他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课堂教学是要体现教书育人。学生都懂得,教师也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但在教学实践中,总摆脱不了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束缚  相似文献   

16.
包永富 《快乐阅读》2011,(12):147-149
语文教学以考促学,教考相长的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从教学规律分析,教考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脱节。其次从现状分析,教学与考试常不能有机结合。第三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角度看,教考结合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随荇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语文考试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题型越来越丰富,课本卜的死知识考得很有限,不像以前老教材时能猜到很多题目,因此老师们感叹,书越来越难教;学生们叹息,语文书学了也考不好,别浪费时间了,好像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相似文献   

18.
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把教师放在中心位置,而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虽然二三十年代的儿童中心主义思潮曾经一度在我国流传过,但很快烟消云散。到了六十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信息急剧增长,许多教育家都认识到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把最基本的最先进的知识教给他们,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善于探索新知识。教育不只是教学生知道什么,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学习,如何探索事物的奥妙。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培养学生们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许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有关学生主动性的命题。  相似文献   

19.
深化考试改革推动成人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考试形式的改革成人教育考试到底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才更适合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 ,笔者认为应该考虑这样两个因素 :一是考试对象。比如 :艺术类成人院校的学生基础课较差 ,而且刚入学时 ,他们的文化课程度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我们采取的是一样的考试形式 ,对学生来说很不适合。我在教语文课时 ,发现有的专业的学生文化功底很深厚 ,口语表达能力又很强。如果对他们也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来考他们 ,他们就会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同是一套考题对有的专业的学生来说又很难 ,感觉题答得非常吃力 ,即使自己很努力 ,但依然会…  相似文献   

20.
考试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的一次实战演习,应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体验收获知识的乐趣。试卷命题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行为,灵活融人语文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回忆起所学知识.经历一次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的实践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