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力建设校校通软件,构筑智能办公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校通软件平台是校园信息网络的支持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软件技术等进行开发,由数据中心(数据库)、系统软件、信息技术系统组成。在此平台上可以集成各种事务处理系统,基础办公软件等多种应用系统。校校通平台能够完成教育基础信息的收集、查询、统计分析工作,并提供与所辖学校及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数据接口,通过教育城域网或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作为主导性的知识传输方式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而近几年,随着网络信息平台在各个领域的成熟构建,教育行业也毫不例外地被笼罩于这庞大的信息化网络之中。网络信息对教育行业的影响和渗入,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校校通”和“班班通”在各中小学以及高校、普教的积极开展。如果说校校通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一个坚实良好的平台,那么,班班通则是将信息化教学落实到实施日程上来,它具有更具体、更实际的应用意义。它真正将教学资源直接有效地传输给受教育终端——学生,建立起一个互动沟通链条,实现教育信息共享。如果将整个教育信息化比做金字塔,那么班班通是建立在校校通基础之上的更高一层。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口号和指标不再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根本,时间与应用才是实现真正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教育信息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通两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均衡配置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前提。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在全国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  相似文献   

4.
实现“校校通”,就是要达到物理通、资源通、教学通。物理通就是要构建网络环境或装备卫星接收设备 ,并搭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平台 ,为获得网上资源奠定基础。资源通就是通过链接、镜像和自主建设等多种形式 ,丰富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教学通就是要让教师、学生都能学会利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服务。因此 ,实施“校校通”工程 ,就应建库、建网、建队伍并举 ,避免重硬件建设 ,轻软件建设、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的倾向。建库就是建立学校教育教学信息资料库 ,包括提供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软件和学校管理软件。建立信息资…  相似文献   

5.
虹口区教育信息化已走过了数十年的历程,1999年的校校通工程,2003年的网络课程建设,2006年的数字电视平移工程,2009年的信息化走廊建设,这些都为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多年来,我区教育信息化成果显著,可以简要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形成了区域内系统化的信息平台,包括教师培训平台、教研互动和网络课程平台等,经过数年的建设,积累了部分网络课程资源和共享资源。  相似文献   

6.
2000年底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了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校校通”工程、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开设以及“学科整合”。在这三个任务中“校校通”是基础,“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开设”是手段,而“学科整合”是目的,通过架构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上的“学科整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部提出“校校通”工程之后,全国各地大力兴建校园网络。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大量的资金用于重复建设、重复购置资源,结果形成孤立的网络体系和大量投资兴建的信息孤岛:在教学资源建设上,各个学校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盲目地独自搞“小而全”,在课件软件开发和投资资源库的建设中,由于没有统筹规划而导致数量多、质量差、散而乱、各有标准、自成体系,缺乏统一的门户管理平台、方便快捷的查询系统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和技术安全的防护体系,使得教学信息资源重复建设严重,不能有效共享。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信息查询需求,基于Android平台,使用数据抓包、Cookies模拟登陆、Jsoup数据解析、SQLite数据库等技术设计开发了校园助手系统。系统实现了教务管理接入、成绩查询、空教室查询、课表查询等功能。用户无需注册,使用教务系统学号、密码即可登录。提供了一个全天候、准确、便捷的校园信息实时查询平台。  相似文献   

9.
正校校通是基础,班班通是关键,人人通是目标。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教育部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即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三通两平台"成为建立现代教育信息化体系的主题词。2013年上半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出台了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大力支持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13年间,石家庄市教育城域网已有2300余所学校基本上实现了"校校通";全市50%以上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全市建有统一的电子学籍系统和网上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大部分中小学纷纷斥巨资,构建自己的校园网络。硬体网络架起来了,信息点、计算机到了办公室、教室,然而却是网络相连,信息难通。屋宇千层,却失内在锦绣。没有好的软体信息平台,就难以发挥网络在学校信息管理、校务办公、教育教学中的平台作用。基于已建的硬体网络体系,构建自己的数字校园应用方案,以完备、高效、安全的网络软体信息平台,来革新传统的管理办公方法、教育教学方式,成了校校通建设中的当务之需。  相似文献   

11.
陈小银 《教师》2014,(35):126-126
正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信息化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教育信息化的前提是"宽带网络校校通",当前许多地区已经或正在规划建设教育专用城域网。建设一个地市  相似文献   

12.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和实施,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未来几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实现“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构建两个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即“三通两平台”。其中,国家对网络学习空间的规模化应用的要求凸显了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关注,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曾指出:“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以来,成都市温江区坚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温江区按照“全面规划,分类实施,注重实效,积极推进”的方针,以提升工程为契机,以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为重点,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健全和完善信息化建设运行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和教育管理信息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即“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广大师生随时查询校园信息的需求,设计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校园信息查询系统客户端,利用Java、数据库和WebServices等技术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实现了从移动客户端通过Wifi或3G网络查询服务器端数据信息的功能。系统经过校园网环境测试,可顺利实现各项查询功能,为广大师生即时查询信息带来了便利。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党和国家提出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重点是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即由教育骨干网、城域网和校园网三级构架成的教育信息网。“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开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提高全民族的  相似文献   

16.
2001年6月1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各地要以多种方式逐步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开发、建设共享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加强学校信息网络管理,提供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建设优质、高效的校园网系统是实现“校校通”工程的基础,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经和重要标志之一。如今,校园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城市的中小学校。据报道,全国目前已拥有校园网的中小学达5000余所。形势固然喜人,但是,越来越多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全县教育信息化进程,长治县教育局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建立“长治县教育信息网”,进一步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实现县教育局和学校两级教育平台联动覆盖,以“三通两平台”形成全县教育资源与管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管理公开,并服务全社会的大教育信息网。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A4):165-166
在目前的高等院校教学中,对于课程信息的查询是学生整个受教育周期中的重要内容。以每门课程每周一次查询频率计算,平均每人大学四年将进行近千次查询,然而目前的课程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存在操作深度深、交互性能较弱等问题,制约课程信息查询服务的有效进行。本文提出一种将微信接口开发与传统编辑模式相结合,基于公有云平台开发的课程综合查询系统。在2015-2016学年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应用,充分验证系统的交互性能和使用的便捷性,从而证明维信平台在社交媒介中的独特优势作为日常课程教学补充手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行动计划,其关键点在于全面有效地推动和深化“校校通”工程的应用。虹口区教育局在2002年底开通“校校通”工程之后,及时提出了“应用、评估、保障”这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六字方针,从教学、教研、培训、管理等多个角度加强教育城域网的应用平台建设,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也为执行“行动计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政府将"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作为一项信息社会的基础条件,纳入省合格学校建设标准。2012年,湖南省电教馆以实验县市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区域整体推进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呈现出良好势头。通过促进各县市区健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机制,构建教育均衡发展服务支持平台,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工作,湖南省进一步推动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在此基础上,湖南省电教馆积极探索推进实验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