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季运动会     
张雪 《科学启蒙》2009,(Z1):13-18
时值严冬,由于天气寒冷,许多人不愿意再参加体育活动,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运动对于人体养生保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寒冷的冬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增强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不论在多冷的天,人体其他部位都会觉得冷,可是人的眼珠为什么却永远不觉得冷呢?人之所以觉得冷,是因为人体内有管寒冷感觉的神经存在。而眼珠只有管触觉和痛觉的神经,没有寒冷感觉的神经。所以,不管温度多低,眼珠子都不会觉得冷。眼珠为什么不怕冷?  相似文献   

3.
冬天气候寒冷,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生理功能和食欲都会发生改变。合理地调整饮食,可以保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充足,对提高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4.
研究发现,维生素B2和维生素E具有帮助人体抵御寒冷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此外,维生素B2和维生素E还具有增强机体抵抗能力、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5.
冬季是锻炼身体的好季节。在寒冷的自然环境中锻炼,不仅有利子增强体质,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水平,还能增强人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冬练三九”,正是对冬季锻炼重要意义的说明。然而冬季气候寒冷,也给锻炼带来一些困难,为了确保锻炼的安全,使炼锻收到更大的效果,师生们在冬季锻炼中,宜注意如下十条安全卫生要诀:一、预防感冒。冬季坚持体育锻炼是增强人体抗  相似文献   

6.
冬季气候寒冷,日短夜长,人体的生理功能因寒冷而发生变化,三大供热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加速,较多的热量散失于体外,人体的抗病能力及耐力减弱,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所以冬季膳食要注意养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甲状腺是否可作为人体反射活动的效应器;二是,人体在寒冷环境条件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是否增加。同时还讨论了环境温度对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等问题。1问题1.1题目(2006年上海卷生物高考试题第35题节选)图1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暖似乎并没有给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带来一丝暖意.东亚、欧洲与美国都出现了极端寒冷天气,数以百万计的居民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但世界上还有生活在更寒冷地区的居民。他们又是如何生活的?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究竟有多强?  相似文献   

9.
寒冬一到会使各种旧病复发,这是人体在受到寒冷刺激之后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结果。因为冬季低温的影响下,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各种防御功能下降,病毒和细菌乘机而入,为非作歹,引起旧病复发。 寒冷天气最容易复发的是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呼吸道疾病。进入冬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2012,(3):42-42
1.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早春时节,天气仍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同时由于寒冷的刺激可使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病。  相似文献   

11.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社会适应能力也会提高。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需面对季节气候的变化,如寒冷温热、大风暴雨、电闪雷击等,自然界的动植物都必须承受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才能生存发展,否则只有灭绝淘汰。因此要加强人类自身的适应能力,而体育活动和锻炼,是提高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寒冷的极地、酷热的沙漠、缺氧的高山、高压的海底、失重的轨道空间——地球上有很多地方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加上地球表面的3/4被海水覆盖,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生存空间真可谓少之又少。尽管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亲临这些地方去体验生存的艰难,但了解在这些极端环境中人体的状况以及所能承受的极限,对增强我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有益的。!严寒平均气温零下89.96摄氏度的南极洲东方角,是咱们居住的这颗星球上最冷的地方。除了寒冷,平均海拔高达2800米的南极还干燥多风。这三个条件凑在一起使它成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长时间置身严寒,人体的能量会…  相似文献   

13.
本月提醒     
正小雪时节:常晒太阳,养护阳气到了小雪节气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会逐步降到0℃以下,长江中下游地区也陆续进入冬季。传统中医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处于大自然当中的我们也不例外,所以,冬天经常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冬季的阳光不烈不燥,暖度适宜,正是寒冷  相似文献   

14.
冬天到了,很多同学都积极参加跑步、打球等锻炼活动。这对于提高身体耐寒和抗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都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冬季气候寒冷,若不了解冬季锻炼的卫生保健知识,也会引起伤病。所以,参加冬季锻炼还要懂点运动卫生常识。  相似文献   

15.
天气寒冷,病毒特别容易侵犯人体,特别是新生儿及12岁以下的儿童很容易被病毒侵犯心脏。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呈明显增多的趋势,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地理小知识     
尚敏 《地理教育》2010,(10):13-13
气候与身高气候较暖地区,人体为了快速散热或释放体内的热量,新陈代谢速度较快,发育的时间较早,人体骨骼发育的闭合时间较早,致使气候较暖地区人的身高较矮;气候较冷地区,人体为了抵御寒冷或保暖,新陈代谢速度较慢,发育的时间较晚,人体骨骼发育的闭合时间较晚,致使气候较冷地区的人身高较高。  相似文献   

17.
冬天的时候,我感觉头脑比较清醒,也不容易疲劳;可是,一到了春天,不但反应有些迟钝,而且还特别容易疲劳。请问大博士,这是为什么?—天津市第八中学王黎大博士:在冬天,由于外界气温低,为了抵御寒冷,人体皮肤长时间处于“收敛”状态,体表血管收缩,从而减少体热的散发,维持体温。我  相似文献   

18.
妙妙 《家长》2010,(12):44-46
热身活动要充分 气候寒冷,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收缩,肌肉、肌腱、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再加上空气湿度较小,常常使人感到干渴烦躁,身体发僵,不易舒展。如果不做热身活动就锻炼,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  相似文献   

19.
人体中许多生理现象与物理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笔者就生理与物理的横向联系谈一些粗浅认识,供教学参考.1 肌肉收缩与做功产生能量1.1 骨胳肌在寒冷环境中收缩做功产热人在寒冷环境中主要靠寒战来增加产热量.寒战是骨胳肌发生不随意地节律性收缩的表现.其节律为9~11次/分.发生寒战的肌肉在肌电图上表现出一簇一簇的高波幅集群放电,这是不同肌纤维的动作电位同步化的结果.寒战的特点是屈肌和仲肌同时收缩,所以基本上不做外功,而产热很高.发生寒战时,代谢率可增加4~5倍.  相似文献   

20.
人的生命活力需要保持恒定的体温,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也会通过人的体表散发出去。由于棉衣里填充着蓬松的棉花纤维,纤维之间有无数个小空隙,空隙中又充满了空气,空气和棉花纤维都很不容易传热。如果人体包裹着厚厚的棉衣,一方面可以阻止人体热量散发,另一方面又可挡住外面寒冷空气的侵袭,因而就会使人感到温暖。为什么棉衣会给人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