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陈诗娜 《海外英语》2013,(9X):139-140
《本杰明·巴顿奇事》是美国作家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于1921年创作,1922年发表的经典作品,它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本杰明·巴顿不同于常人的一生,并通过他的经历向读者描绘"爵士时代"中美国的灯红酒绿。该文基于英汉翻译之词义的褒贬这一主题,对《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一书的翻译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在具体语境下,词义褒贬色彩的正确选择对英汉翻译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据说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从马克·吐温的一句话中获得了撰写《返老还童》的灵感,那句话是这样说的:遗憾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在开始阶段,而最糟糕的时光则是在结束的阶段。菲茨杰拉德只是把这句话在一个完全正常的人身上做了个试验。将对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幻想小说《本杰明·巴顿奇事》的多重主题进行细致的解读,从而揭露美国20世纪20年代人们精神生活的萎靡和颓废。如同小说主人公的生命一样,情感、荣誉和梦想等表面上美好的事物最后也将走向相反的一面。假象背后揭示的正是人们被掩盖的精神危机和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3.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拉丁美洲是成功的,尤以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而著称,它也同样成为美国文学创作的一种新趋势。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菲茨杰拉德在他的短篇小说《本杰明·巴顿奇事》中充分运用了这一艺术手法。本文就这一艺术手法进行分析解读,从而揭示出奇幻色彩描写中所蕴含的对于现实的批判和嘲讽。  相似文献   

4.
"美国梦"的破灭是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贯主题。奇幻之作《返老还童》以一个传奇性的故事处理了一个关于生命的严肃思考:人生正如"美国梦"的幻灭,从憧憬,到获得,到最后失去。作者通过本杰明"返老还童"的一生告诉人们:一切表面的虚华都会消失,所有美好的事物终将走向灭亡,人们用尽平生追求的梦想只是幻影,返老还童也不能带来永恒的美好。  相似文献   

5.
美国好莱坞大片《返老还童》以电影的形式演绎了曾经在网络上流行一时的人生梦想:如果人生可以从老活到少,这样的人生将会因为更富理智、更有选择性地把握,从而使人生充盈智慧、远离遗憾。假如我说如果我的人生可以如电影主角本杰明·巴顿那样富有戏剧性的活过,我一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读自己喜爱的书刊,你也许会表示认同;可是当你听到我说...  相似文献   

6.
欣赏经典影视是学习英语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电影就是西方生活的一个缩影,长期看电影,就好像长期生活在西方一样。本文试图以《本杰明·巴顿奇事》、《肖申克的救赎》、《乱世佳人》的经典台词为例,赏析其中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
《人间天堂》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处女作,一经问世,便引起极大轰动,给年仅24岁的菲茨杰拉德带来了极高的赞誉。这部长篇小说记录了艾莫里·布莱恩“幻想—恋爱—幻灭”的成长历程,作家以其特有的敏锐与智慧捕捉到时代的脉搏,通过生动形象的笔触再现了那一时代下背景的社会与生活,以主人公艾莫里追寻“美国梦”以及其梦想幻灭的整个历程,展现了人们在纸醉金迷的表象下的堕落与道德沦丧。菲茨杰拉德在《人间天堂》的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其对生活和时代的细微观察,而这也成为其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一贯主题。  相似文献   

8.
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美国本土导演大卫·芬奇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内心深处的"挑衅和自命不凡"创作了《七宗罪》《搏击俱乐部》《战栗空间》《十二宫》《本杰明·巴顿奇事》《社交网络》等拥有鲜明"大卫·芬奇式"标签的作品,电影中的那些暗色调、影像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非线性情节,使我们深受震动,而电影本身所拥有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也迫使我们不停地去思考电影本身及其文化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9.
近来,又回顾了一部前几年的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第二次看来,仍然倍受感动。我常常想,当生命向我们显现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快乐的享受,但当它的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也迎面而来时,  相似文献   

10.
近来,又回顾了一部前几年的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第二次看来,仍然倍受感动。我常常想,当生命向我们显现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快乐的享受,但当它的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也迎面而来时,我们会不会觉得生命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歌剧魅影》是音乐剧大师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被列为“四大音乐剧”之首。该剧改编自法国作家加斯顿·勒鲁的恐怖小说《Le Fantom De L'opera》。它以精彩的音乐、惊险的剧情、恐怖的氛围,充满悬念的紧张感和完美的布景,成为了商业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经典。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朱永生先生的理论.连贯分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其中话题的连贯是内部条件的一个方面。本文从话题同一的角度分析《狂人日记》,得出的结论是:《狂人日记》虽然语言荒唐,思维跳跃性大,但全文紧紧围绕同一个话题——“吃人”,所以《狂人日记》是连贯语篇。  相似文献   

13.
《论语》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著作,封建时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中学教材经常选用《论语》中的篇章,对学生学习古文与传统思想十分有益。教材中的注释,有些不够准确,现在作些辨证工作,供教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一直表现为对主流、精英文化的颠覆,这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中的狂欢节文化有相似的表现特征。文章分析"迷惘一代"作家纳撒尼尔·韦斯特小说《蝗灾之日》中的造梦工厂好莱坞的大众狂欢化世界,解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中美国梦的大众幻灭。  相似文献   

15.
《黑烟之歌》(The Song of the Smoke)是美国著名黑人学者威廉.爱得华.伯格哈特.杜波依斯(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 Bois)所作的诗歌。本文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通过对诗歌形式、内容及其"黑烟"意象的赏析,揭示出诗歌要表达的黑人自豪感及其对惨痛历史的铭记,对苦难现实的抗争和对"白人至上"观念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费穆的《小城之春》站在中国民族文化及其传统的一边,吸纳了现代电影的种种观念与技法,吸收了其他影片特别是戏曲片的长处,以其舒缓的节奏、富于变换的长镜头和空间表现,直接传达出大量叙事难以表达的思想信息,形成奇特、复杂、含蓄的表演特点。诗文艺传统在电影中的复苏与再现,使电影艺术达到中国古典美学中诗的境界。它具有中国电影的民族性特征,是费穆电影艺术水平的高峰。  相似文献   

17.
18.
英国著名的女性小说家乔治·艾略特的早期代表作《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与很强的自传成分连在一起的东西。她将自己的经历、对传统道德因素的深刻洞察以及当时广泛流传的新思想统统融入到了女主人公麦琪身上。作品中不仅保留传统的一面,同时也不乏许多现代元素。  相似文献   

19.
以书写抗日战争为主要内容,以塑造英雄形象为主要艺术手段的长篇历史小说《历史的天空》,虽然在对抗战历史的认识与书写方面有所探索,但是在塑造英雄人物梁大牙、描绘主要人物之间的爱情方面却表现出对过往文学经验过多的沿袭和重复言说.渗透在文本内部的思想观念、审美倾向也显得比较保守,没有更深层次的开拓.在对抗战记忆的文学书写上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这种遗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文学在战争记忆书写方面艺术创造力的相对乏力.  相似文献   

20.
艾德加·爱伦·坡是美国的文学巨匠,在恐怖小说以及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厄舍古屋的倒塌》中,艾德加·爱伦·坡试验了他自己对人的本质独树一帜的想法,揭露了人心底最为隐秘的冲动——恶的本能。,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的人格分裂:在自我中的人格分裂,在与他人交往中的人格分裂以及在与社会交往中的人格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