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和尚吃馒头,第一个吃完了,不饱;又吃了第二个,还不饱;直到吃了第三个,吃饱了.和尚发表议论说:“早知道吃第三个能吃饱,何必吃第一个、第二个呀!” 故事简单,但道理发人深省,俯视高中数学的教与学,是否也能找到这样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2.
小猪减肥     
小朋友,听完故事,看看图画,你知道哪幅该排第一,哪幅该排第二?……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在左下角的方框里。O夏天到了,小兔、小鹿都穿上了花裙子。小猪也想穿花裙子,可是肚子太大,穿不上。小猪决定减肥。9开饭了,每个小动物三个甜馒头。小猪很快吃完了。O小鹿吃了两个说:“吃不下了。”小兔吃了一个说:“吃饱了。”小猪把桌子上的馒头全放进自己兜兜里。o接着,做老鹰抓小鸡游戏。小鹿说:“谁输了谁唱歌。”小兔说:“谁输了谁跳舞。”小猪说:“我输了我吃馒 头。”o第一次,小鹿抓住了小猪,小猪马上吃了一个馒头。第二次又被小兔抓住了,小猪又吃…  相似文献   

3.
“吃饱了吗?”“吃那么少?”“再吃点儿!”饭桌上,这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心”之一。到底有多少种方式可以表示“吃饱了”?来看看这些似曾相识的回答在英语里都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4.
馍花     
在琳琅满目的早点中,我一直钟情的是馒头。究其原因,这与一个既动听又伤感的词语“馍花”有关。其实,“馍花”不过是故乡的老人对吃馒头或者烧饼这类食物时洒落的残渣的“雅称”。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数学教育高级研讨会上,上海市教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顾泠沅提出学习数学要吃“三个馒头”:前两个馒头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最后一个馒头是“创造性问题解决”.西方教育学家认为第三个馒头重要,只吃第三个馒头,那些没吃  相似文献   

6.
陈钟梁老师曾就字词的重要性讲了个小故事,说一个人吃了一个馒头不饱,又吃了一个馒头还不饱,吃了第三个馒头才饱了。于是这个人就说:“唉,早知道,我就只吃第三个馒头好了。”这种不打地基,便想起楼的浮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通病,反映到我们教学上是非常突出的。那么,传统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在哪里?当然是字词。那么,应该怎样实施字词教学呢?课标试验教材课后安排的“读一读,写一写”就有别于以往的课前预习提示中的字词,不仅是位置由课前移到课后,其意图显然也不同。以前预习中列出字词以生字生词为主,现在在后面,目的是积累,检验习得收…  相似文献   

7.
我们有时讽刺一个人浅薄无知时会说他“不知道天高地厚”,其实, “天高地厚”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人类现在依然不知道宇宙有多大,对于“地厚”的准确了解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本通过一段生活经历.反映了自己认识上的转折:一个热爱学的青年.竟然锁起了自己的书柜,这的确是一次可悲的转折,而这一转折的根源却是对应试的无奈。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了“灵感与诗意”“再也不会出现在我的感受中了”。正是这样的经历,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与浅薄”,思想上又出现了另一次转折一认识到,在学的世界里,“学”与“章”是不矛盾的。  相似文献   

9.
吃点心了。今天的点心是我园自制的小馒头。我提着点心桶正准备分发,小俐大声问道:“老师,今天吃什么呀?”“馒头。”我答道。小俐撅着嘴说:“我不吃,我最不喜欢吃馒头了。”(每次吃馒头,小俐都不吃,不管我怎么劝,她是连尝都不尝。)小俐的话音刚落,又有几个声音响起来:“我也不吃。”  相似文献   

10.
于是之长笔者9岁,我们不但是多年的老同事,而且是半师半友,他所走的路对我有很大的启迪。 众人皆知,于是之是一位知识渊博又从不满足的学者型著名表演艺术家。他曾经说过:“我尊重有书生气的、学者化的同行们,在他们面前我自惭形秽;学习之心,油然而生。我最害怕演员的无知,更害怕把无知当作有趣者。演员必须是一个刻苦读书,并以读书为乐的人。浅薄,而不觉其浅薄,是最可悲的。我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浅薄而能自知浅薄的小学生。这样,便能使我不断地有些长进。”然而,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