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燕 《中小学电教》2012,(12):48-50
“前面我们学习了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和表达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智能工具来处理信息……”  相似文献   

2.
杨瑞彦 《考试周刊》2010,(5):170-170
信息技术教百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以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把其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术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有利于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在构建物理模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可增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常磊 《考试周刊》2014,(58):120-121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已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基础。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学  相似文献   

6.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具备信息意识及信息的获取与利用等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信息意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为此,我们在小学自然(即《科学》)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将信息技术与自然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一、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儿童多种思维的基础。因此,小学自然课要十分注重利用信息化资源和环境,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课既是一门比较新颖的课程,又是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为切入点,狠抓上机操作这一重要环节,采用“任务驱动”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学生通过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从而逐渐形成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潘刊 《成才之路》2009,(20):88-88
一、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掌握,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怎么获取信息、通过哪些渠道进行信息传输、处理和运用等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必须要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奠基。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提供资源和环境,具有与其它科学整合的特性,是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呢?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一直在思考,下面就我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一、明确教学目标设立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立足于从学生角度出发,对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教学方式、优化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和信息技术等。信息意识就是学生要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信息道德是指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能力是指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信息技术是人们操作计算机、网络等各种信息工具和手段的能力,也就是现在我国中…  相似文献   

13.
王传洋 《成才之路》2010,(24):73-73
初中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门课程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进而更好地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技术素养那么,如何才能教好中学信息技术课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李东玲 《考试周刊》2011,(58):161-162
当今时代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课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探讨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我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介绍一下信息技术课程中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曹国财 《家教世界》2013,(8X):68-68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旨在通过对其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师如何教好这门课,学生又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本人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我自己在几个方面的一些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 ,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 ,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改变教与学的效果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成为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地理知识的学习者。一、整合的意义1 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无限丰富的信息资源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依靠内容比较抽象的教科书 ,给学生较为单一的听觉和视觉刺激 ,限制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阻碍了地理教学的发展。而利用信息技术 ,可以收集丰富多彩的资料 ,充实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识 ,有…  相似文献   

18.
赵婷 《陕西教育》2008,(12):62-62
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就谈谈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上的信息数量比我们地球上所有沙子的54倍还要多。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固定的教材、固定的模式,让学生无法迎合更加广阔的天地。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用来处理信息让它为己所用的实践性学科,它的有效使用不仅让学生锻炼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让学生学会储存信息传输信息利用信息。而本文主要论述的便是如何让学生在"玩耍"中轻松学习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进而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将其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创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操作的良好习惯,现就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