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古诗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音韵学知识和传统文化典故,对丰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等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将古诗文的教学目标降格为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熟练翻译、背诵和默写,缺少对古诗文美感和育人价值的挖掘。多媒体作为传递信息的新式载体,可以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但是,在以往的古诗文教学中,我们就是按照教参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对学生进行单一的基础知识教授,很少会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进去,根本不利于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也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深入挖掘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并通过恰当活动的组织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学的精髓所在,教学过程中对古诗文课程的教授应当引起语文老师的重视。古诗在创作年代、时代背景、生活环境等创造要素上有着根本的差异,准确理解古代诗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给世人的情感是把古诗文学深、学透的重要前提。根据以上所述古诗文教学难点、重点,老师可以利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文创作作者所生活的年代,利用对创作背景的深入解析,剖析创作背景中独特的文化背景,利用时代  相似文献   

4.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古诗文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的作用,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师手段,激发学生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究,希望对提升初中古诗文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作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舞台之一,古诗文教学能够让学生切入优秀文化的精神世界中,在与先贤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美学素养。由于古诗文创作年代较为久远,古诗文的文体与现代通用文的文体有着一定的差异,学生在面对古诗文学习时常常感到既简单又复杂。为了营造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古诗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应当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为基础,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创建"具象化"的古诗文教学场景,引导学生入诗入境,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意境基础上积累古诗文学习体验,准确把握古诗文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古诗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课程标准》中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80篇,由于古诗文的创作年代久远,语法结构特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古诗文教学,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经常吟诵古诗文,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想象,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因此,在古诗文诵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读通诗句,读出情感,读出诗韵,还要充分利用古诗文诵读这块阵地,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在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挖掘古诗文本,陶冶学生性情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财富,也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文的创作过程中,许多文人都会采用典故来进行情感的表达和观点的阐述,这使得古诗文创作更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意境内涵。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引导学生进行典故的学习。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法的运用,尝试拟出更具有可行性的措施,帮助教师进行典故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得到更为全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古诗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古人的智慧,承载着文化的精华。有效传承和挖掘古诗文中的“瑰宝”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而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三感”应是教学古诗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古诗文教学中,字词句的讲解固然重要,但古诗文中蕴含的丰富的古文化现象亦不可忽视。作为语文教师,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古代文化知识、文化现象,对于教学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相当多的中学语文教师对古代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对古代文化理解肤浅。语文教师古代文化素养不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弥补语文教师古代文化底子的"钙"很重要。但是到目前为止,针对特定的教材,挖掘、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论述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即对古诗文中的隐含的德育因素进行深入挖掘,结合当今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2.
刘虹 《甘肃教育》2011,(8):61-61
古诗文教学由于形式体例、语言习惯和作品历史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本文从古诗文教学困境出发,探讨信息技术与古诗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古诗文教学困境及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古诗文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新教材中选编了大量优秀的诗歌,这些脍炙人  相似文献   

13.
正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具有审美性、人文性以及民族性的特点。初中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要注重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使初中生接触并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伦理道德。但古诗文教学相对比较困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学好古诗文,本文作如下探讨。一、目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缺少兴趣(1)古诗文由于时代久远的关系,现实生活中不使用文言文  相似文献   

14.
武同杰 《亚太教育》2021,(1):152-153
随着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古诗文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以往的小学古诗文教学只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对古诗文内容的把握没有更多的要求。然而,新课改以后的古诗文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有了显著变化,要求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古诗文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古诗文中表达的意境和内涵。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开展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后的教学要求,因此创新古诗文教学方法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本文作者重点分析了小学古诗文教学遇到的瓶颈,并就小学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选入教材的古诗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美育载体,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古诗文教学中要思索探究美,实践感受美,迁移创造美,挖掘古诗文中的美育资源,提高审美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古诗文篇目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对古诗文的学习不仅要在理解和欣赏的层面进行横向挖掘,或延伸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或想象力等方面。就小学生语言习得本身而言,古诗文还应承担起促进学生对文学语言的多维度理解的责任。教师还应引领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了解语汇变化、理解诗词格律,让诗文由心而生,让语言为心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学古诗文以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情怀,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是值得我们一深深品味。通过学习,培养中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和浓厚兴趣。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享受审美愉悦,增加人文底蕴,以提高古诗文的教学效果。
  1.明确学习古诗文的内涵,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永恒的亮点。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因其而千古流传,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因其而四海传扬,浩然的人间正气凭其而代代传承,精深的汉语言借其而发扬光大。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情感、智慧主要积淀在古诗文中,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其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是值得我们深深品味的。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古诗文的教学工作中,还没有突破死记硬背的瓶颈,迫于升学的压力,一些学校老师只是在所谓关键的时刻打破了诗词的完整性,让学生日夜加急地背诵一些考试范围之内的名言名句,致使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名篇都是囫囵吞枣,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再优美的古诗语文也会变得毫无美感,从而大大抑制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古诗文的内涵,才能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古诗文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统编教材选编了大量的古诗文,目的是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染,自觉传承民族文化。在教学中,只有根据古诗文的特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文本,才能发挥古诗文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因此,古诗文的教学设计,教师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展开诵读活动、言语实践活动,并通过文本背景的介绍,让学生自觉理解并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同时通过备课、上课、研磨和反思活动,实现课堂教学新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古诗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选入教材的古诗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美育载体,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古诗文教学中要思索探究美,实践感受美,迁移创造美,挖掘古诗文中的美育资源,提高审美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陈丽 《学周刊C版》2019,(17):69-69
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各种新兴文化的冲击。初中是基础教育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熏陶、深受影响,由此形成优良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愿意接受传统文化;积极挖掘古诗文中的有趣素材,使学生乐于学习传统文化;探索语文教学新手段、新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