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MOOCs(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引起了国内外教育行业的高度关注,透过其快速成长的历程,教育管理者、研究者、技术人士、学习者都各有体悟。文章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出发,聚焦课程层面,比较MOOCs与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细节,以期探究MOOCs的发展究竟给开放教育的课程教学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吸引了众多学习者参与课程学习,在课程讨论区学习者进行课程内容交流讨论,共享资源。参与课程学习的人数规模庞大,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比较复杂。对MOOCs讨论区中学习者交互频度和交互结构进行分析,能够探究学习者在MOOCs平台上学习时是否引发大规模交互、是否提高交互效果的情况。本文选取Coursera平台上某门课程的学习者交互活动为案例,使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结果发现,从参与人数和发言看,MOOCs学习交互属于大规模交互;学习者在交互中更注重交互内容的共享和分析;部分学习者在交互中能够达到深度交互,而大部分学习者的交互程度属于浅层交互;在学习交互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于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引导边缘位置的学习者参与交互方面的作用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随着开放教育与互联网深度整合的第三次浪潮来袭,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持续发酵。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以其独特的开放特性为终身学习者及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发展机会,在不断拓展教育疆域、吸引新学生、改善学习体验的基础上,逐步将在线课程纳入常规教学途径和企业培训之中,但在这变革之中却缺乏有效的运营机制和相关设计。该文立足于开放教育模式下的MOOCs发展,形成对其运营机制的思考,在分析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运营特征基础上,为我国开放教育下的MOOCs运营及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MOOCs是从2012年一直延续至今的教育流行语,是网络时代教育开放的新理念和新思路。MOOCs从出现以来,受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知名院校和教育机构的关注与积极参与。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详细分析了MOOCs的起源、含义和特点等,探寻其广受各界关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2004年,《开放教育研究》曾访谈过国际远程教育先驱特里·安德森( Terry Anderson)教授。该访谈以融于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教育技术为主题,从宏观视野对加拿大远程教育的管理与实践以及安德森教授本人的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过去十年,国内外远程教育飞速发展,作为这一领域先行者的安德森教授又提出了交互等效原理,用以指导MOOCs和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迄今,他已出版(包括合作出版)11本专著,其中《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已译成中文)2009年获远程教育领域的最高荣誉———查尔斯·E·魏德曼奖;他与乔恩·德龙( Jon Dron)提出的三代远程教育学理论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传播;他还提出基于社会媒体的群体教学理念引领开放联通时代的学习,并设计了一个名为Land-ing的“精品”社交网络以充分发挥小组、网络和集合体三种社会组织对学习的促进和支持作用。他主编十年的开放期刊《国际开放远程学习研究评论》(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on Distance and Open Learning, IR-RODL)成为国际远程教育领域被SSCI收录的两本期刊之一。本访谈主要围绕其研究历程和重要研究成果:三代远程教育、等效交互原理、基于社会媒体的开放学习与研究,以及当前风靡世界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展开,希望能为读者呈现社会化网络时代学习和研究日益开放的综合图景和成功案例,也期待我国未来的学习和研究能够日渐开放。  相似文献   

6.
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课程模式,具有开放性、大规模、自组织和社会性等特点,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上国内外知名大学知名教师的课。本文从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的特征、平台、学习方法以及优势四个方面对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对MOOCs平台课程的实施和研究案例进行分析是深入理解MOOCs开放教育模式,切实推动MOOCs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选取了三个从不同角度对MOOCs进行实践和研究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MOOCs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MOOCs的发展经历了从2012年的狂热支持,到2013年的反对声日益高涨的急速转变之后,如何有效设计高质量的MOOCs成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教学目标与教学交互是网络课程设计的两大关键。基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以及穆尔的教学交互分析框架对现有三种MOOCs实践形式进行分析发现:以内容传递为主的MOOCs(xMOOCs)把认知行为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强调知识的传递,注重学生与内容的交互,处于认知目标分类底层;以任务完成为主的MOOCs(sMOOCs)混合了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做中学,重视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互,处于认知目标分类的中间层;以网络建立为主的MOOCs(cMOOCs)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和内容的交互是学习发生的基础,学生和学生的交互是学习发生的关键,学生与教师的交互是学习发生的保障,处于认知目标分类的最上层。三类MOOCs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在MOOCs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打破这些MOOCs分类之间的界限,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保持目标、内容、方法的一致和最佳匹配。我国在设计和开发MOOCs的过程中,还需要思考如何利用精品课程建设的已有成果,如何开放学习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形成自身特色,吸引学习者的可持续、大规模参与。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MOOCs 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根据"国际教育信息化2013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大规模"不仅仅强调数以万计的学习者群体数量,而且强调师生进行规模化的协作、交互和评价;"开放"不仅指课程的免费特征,而且强调课程的可复制、重组、无任何获取和交互障碍。  相似文献   

10.
在开放教育中,任何一门远程课程的学习效果都需要交互的积极参与,网络交互活动直接影响着远程课程的学习效果。本文从影响网上交互教学的因素分析为切入点,意在探讨提升开放教育网上交互教学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英国爱丁堡大学EDC MOOC(在线学习和数字文化)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分析。继而,文章探讨了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启示:大学英语课程MOOCs化、大学英语课程选修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师专业化以及国际MOOCs课程校本化。  相似文献   

12.
以MOOCs为代表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充分展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在江苏的开放教育实践中,通过汲取MOOC的办学理念与教学经验,江苏开放大学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在网络教学的组织设计、教学质量标准与监控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成为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3.
“十四五”时期,推动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新时代开放大学办学的重要使命。学习科学是研究教与学的跨学科领域,研究各种情境下的学习。从学习科学的视角出发,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学习有效性分析相结合,分析开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境。基于学习科学促进开放教育教学的理念,从深化学习环境的支持和社会交互、优化课程的网络教学设计、优化“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教学环节的设计等三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旨在为开放教育的发展提供路径指导,促进开放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对国际社会宣布推行开放课件(OCW),逐步将其所开设的全部课程的教学材料和课件公布于网上,供全世界的求知者和教育者免费无偿地使用,从此掀起了全球"开放教育资源"(OER)理念及实践活动的发展潮流。2011年,被斯坦福大学校长喻为"数字海啸"的风潮席卷全球教育界,这就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MOOCs秉承OER开放共享的理念,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网络化。MOOCs是新的技术背景下,OER运动深度发展的结果。以MOOC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为例,总结了该课程在课程资源设计、在线教学组织、师生交互、成果评价、证书获取等方面的特点,根据实际数据细致剖析了学习者参与情况,并对MOOCs在国内的发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5.
MOOCs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是远程教育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具有开放、大规模、在线和免费的特点,它给高等学校特别是开放大学带来了极大震撼。本文分析了MOOCs的形成发展与优势,及其对高等学校和开放大学的影响,并依据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提出了开放大学应对MOOCs挑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MOOCs在国内外迅猛发展,其高退学率低通过率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的问题,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学习分析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支持。为此,以学习分析促进MOOCs的个性化教育为核心,从学习过程、学习环境、教育环境、数据挖掘、应用支持服务、受益者等多元化视角出发,构建基于MOOCs的多元同心学习分析模型。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支持该学习分析模型的关键技术。最终,以学习者特征识别、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分析、学习者交互分析三类典型应用来演示多元同心学习分析模型在MOOCs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学习分析在M00Cs中的具体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远程开放教育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一个好的网络多媒体助学课件在自主学习中显得极其重要。文章针对开放教育中网络多媒体助学课件的设计过程,论述网络多媒体助学课件设计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MOOCs成为国内外在线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的超级热点,各个学科背景的学者乃至社会工作者踊跃参与,良莠不齐的各类文献急剧增长。从MOOCs述评、课程教学和教育改革三个方面,针对2008—2014年649篇各类文献的梳理发现:MOOCs研究以述评为主,主题发散,深度不足;经历了从cMOOC到xM00C的内涵变异、商业链的形成和调整,以及从狂热追逐和片面否定转向理性思考和实践的过程。MOOCs的最大价值体现在向全社会彰显了技术对教育具有巨大影响的潜能,但它不是解决高等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而是推动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催化剂。MOOCs只是在线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事件,不足以称之为“时代”,而应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在线教育的发展规律,将MOOCs回归到网络课程与在线教育的系统中,关注其最新发展,开展有针对的研究,实现教学层面逐渐融入网络教学、办学和管理层面逐渐回归开放远程教育、教学改革层面重新关注混合教学、研究层面推进泛在式在线教育整个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再论混合权利:一种最新的有关交互的理论定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期我们对特里·安德森博士进行了专访,本期将刊登安德森博士所提出的有关交互的理论定理——交互等效性原理。文章首先对远程教育中的交互进行了界定和评价,其次提到交互和教育的关系、交互模式;然后作者提出交互的等效性原理,以及对交互性水平进行评估;最后展示了等效性原理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20.
联通主义学习是在开放复杂网络环境中以教学交互为核心的一种学习。cMOOCs教学设计与xMOOCs的教学设计非常不同,主要采用问题支架的方式促进学习者深度交互和联通,但当前对于问题支架促进交互深度规律的研究还十分匮乏。本研究从课程设计者视角出发,运用主题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国内首门cMOOC"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4.0主题学习周中的35个问题支架以及围绕问题支架的278篇博文和786条讨论区回帖数据开展分析,构建了联通主义学习中基于认知参与度的交互深度多层级分析指标,探究了问题支架类型与学习者交互深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情境式、比较式、头脑风暴式、总结反思式和情感态度式五类问题支架中,情境式问题支架更有助于学习者深度交互;学习者基于博客问题支架的交互深度高于论坛问题支架,博客更适用于情境式和总结反思式问题支架,而论坛更适用头脑风暴式支架;问题支架编排应由浅入深、内在联系、螺旋上升,避免学习者交互停留在浅层次。研究对c MOOCs的课程交互深度提升、相关课程教学设计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