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Java语言是在C++语言的基础上经过改进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语言编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ava被逐渐的推广使用。Java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编程语言,而且也是一个开发应用平台。Java技术自开发以来,以其通用性、安全性、可移植性、动态性以及稳定性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了应用于发展,并且对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Java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与编程语言以及C语言相比,Java语言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不仅减少了系统开发与维护的繁琐性,而且Java代码与嵌入式系统更加融合,Java技术以其高度的优越性在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高度的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下嵌入式系统,然后就Java技术在嵌入式系统的作用具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151-153
研制了基于BeagleBone开源硬件的嵌入式教学平台。该平台以嵌入式BeagleBone为核心,扩展了丰富的外围接口(音、视频接口,UART接口,SPI接口,LCD接口等),可以满足嵌入式教学开发需求。介绍了该平台的软硬件系统组成、主要实验项目及安排。该平台可根据教学需求灵活配置各类实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嵌入式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3.
嵌入式系统中运用UML状态机和框架复用技术,在提高嵌入式系统开发效率、保证系统可靠性及系统可维护等方面有积极意义。相对于传统有限状态机,用UML状态机描述的嵌入式系统具有高度结构化、逻辑清晰、图形可视等特点。以基于Quantum Platform框架在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UML状态机的图形化建模开发和代码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基于Quantum Platform框架以及相关开发组件,具有快速开发、方便调试、多平台移植、支持底层8位/16位低端单片机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智能小区配电管理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实现,包括系统任务的划分、GUI设计、负荷控制以及通讯系统的详细介绍,为其他基于嵌入式芯片的智能化监控系统提供了高性价比、图形化的高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终身幼儿园小组开发了Scratch图形化编程语言。Scratch图形化程序语言适用于教育8~16岁的儿童及青少年,可以用它创造属于你自己的故事、动画、游戏、音乐甚至是绘画,并且可以轻易的分享至网络。Scratch是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工具,在美国像哈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样的世界名校都开设了Scratch课程。Scratch图形化编程语言支持全中文环境的编写程序,使得  相似文献   

6.
虚拟仪器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仪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介绍了虚拟仪器的概念,软、硬件结构及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的功能和特点,阐述了构建虚拟实验室的实施过程,实践证明,使用虚拟实验室能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实验成本,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利用VC开发数字逻辑实验仿真系统时,有大量的虚拟实验元件(仪器)的逻辑功能需要编程实现.利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编写虚拟元件逻辑功能的DLL函数,可大大节省代码的编写与调试.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LabVIEW中DLL函数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日益信息化,嵌入式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的许多高等院校都在陆续开设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的课程,而研发一套适合教学与科研的嵌入式实验系统业已成为嵌入式领域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开发了一套以海洋研发为背景基于ARM Cortex-M3的实验教学平台。平台为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嵌入式系统将实验分为基础型实验和扩展型实验2个层次,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同时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为科研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9.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教学实验开发平台WS-70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实验开发平台,实验平台针对嵌入式系统开放式、设计型教学的特点进行设计,采用了核心模块加扩展板设计方式,整合ARM架构芯片和嵌入式uC/OSⅡ和uCLinux操作系统,使高校相关课程能及时跟踪和掌握嵌入式开发的主流技术.该平台可以完成I/O控制、ADC、DAC、ⅡC、RTC、WEBSERV-ER、FTP、LCD、CPLD、HDLC以及操作系统移植及应用程序开发、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等实验,经多次培训使用表明实验效果良好,便于学习32位ARM嵌人式系统开发、掌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操作系统移植、应用程序开发及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整合NI ELVIS和CSY系列传感器实验平台,使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构建了基于LabVIEW的传感器虚拟综合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可对压力、转速、位移、温度等参数的传感器电路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户可以在前面板选择不同的实验,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完成实验后直接生成实验报告。用户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实验功能拓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水果检测系统需求,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和Matlab混合编程设计了三菱PLC和Pc机间的串口通信.介绍了三菱FX2N系列PLC编程口通信协议编写通信程序的方法,利用LabVIEW实现了Matlab和PLC的通信控制,并将该通信方法应用于水果自动检测和分级中。  相似文献   

12.
在纯软件环境下,构建了一个温度采集系统。该系统利用交互式电路仿真软件Proteus仿真下位机硬件电路的运行,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编程实现上位机对下位机数据的采集、显示,借助虚拟串口实现上、下位机之间的RS-232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13.
以LabVIEW图形化编程软件为开发平台,研制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弧焊电源动特性测试实验系统。系统传感器采用测量回路与焊接主回路高度绝缘的闭环(补偿)式霍尔传感器,系统软件则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数据采集、波形回放、数据分析和数据库4个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以LabVIEW和C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从焊接电流与电压波形中提取电源动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系统便携性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在强电磁干扰的焊接场所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准确地获取包括短路频率、平均短路时间、平均燃弧时间等20余个弧焊电源动特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结合印刷机噪声测试的原理和要求,借助labview强大的图形化语言编程程序,开发一种能够测试印刷机噪声的虚拟仪器。该虚拟仪器具有信号采集、信号生成和信号分析与处理功能,能够绘制和显示噪声图谱。该虚拟测试系统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对汽车、飞机、大型船舶噪声检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铁磁材料磁滞回线的测量问题,采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设计出能测量该特性的虚拟仪器,该测量系统由前面板及程序框图和外部采集电路组成,达到了能直观的观测输出图象,具有一定测量精度,是能存储调用、进行系统分析的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6.
LabVIEW在运动控制系统实验平台的应用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即要求高速的信号处理能力,强大的组网能力,又要求有可视化的控制视图。为了将LabVIEW引入到现有运动控制实验教学中,改造的平台采用LabVIEW开发平台设计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以取代传统实验平台的触控屏,下位机的通信程序以及工艺程序则通过Twidosoft编程软件实现。PC机与PLC的通信基于Modbus串行总线;PLC与伺服驱动器的通信基于CANopen总线,整个运动控制系统实验平台为"PC+PLC+伺服驱动器"的结构模式。LabVIEW在运动控制系统平台的引入,可以方便地实现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功能,直观且逼真地显示伺服电机的控制,较好地提高了原有实验平台的功能扩展性。  相似文献   

17.
MATLAB语言是当今国际上最流行的科学与工程计算编程语言。它起源于矩阵运算,并已经发展成一种高度集成的计算机语言。它提供了强大的科学运算、灵活的程序设计流程、高质量的图形可视化与界面设计、便捷的与其他程序和语言接口的功能。被誉为“巨人肩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嵌入式课程实验教学硬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开放式通信教学实验系统.该系统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硬件体系结构,主要由基带模块和中频模块组成.基带模块采用DSP+ FPGA硬件方案,充分利用两种处理器的优势,灵活地实现通信方面的数字算法.中频模块采用数字化处理,有效地实现基带信号到中频模拟信号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显示终端采用Matlab软件的图形化编程工具编写应用程序,用户可通过显示终端控制实验系统的操作,根据预设实验项目进行配置,实现相应的无线通信系统.整个实验系统具有通用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可满足通信专业嵌入式技术实验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J2ME语言平台数学函数类库已经滞后于嵌入式设备编程需要的实际情况,将J2ME数学函数类库加以完善,并给出了编程实例。程序简洁,运算速度快,精度高。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and Contex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vices’ first programming language and their future achievement has drawn increasing interest owing to recent efforts to expand K–12 computing education.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is topic by analyzing data from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more than 10,000 undergraduates enrolled in introductory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at 118 U.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Objective: We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first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both their final grades in an introductory computer science course and their attitudes about programming.

Method: Multiple matching techniques compared those whose first language was graphical (e.g., Scratch), textual (e.g., Java), or absent prior to college.

Findings: Having any prior programming experience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both attitudes about programming and grades in introductory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Importantly, students whose first language was graphical had higher grades than did students whose first language was textual, when the languages were introduced in or before early adolescent years.

Implications: Learning any computer language is better than learning none. If programming is to be taught to students before early adolescence, it is advised to start with a graphical language. Future work should investigate the transi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