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套关于"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实验。与课本原有实验比较,增加了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酸雨对金属和石灰石的腐蚀以及二氧化硫溶于水后装置内气压的变化等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3“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中,教材建议教师课前先向一个空集气瓶和一个充满SO2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水制成“雨水”和“酸雨”,课堂上再将它们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如果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教学,学生只模拟探究了酸雨的危害,而对其形成及危害范围并没有深入的认识,且由于课堂实验时间所限,植物叶子和果皮浸在酸雨中的变化并不明显,从而影响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pH为2.0、3.0、4.0、5.6模拟酸雨对小麦幼苗进行急性毒理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幼苗体内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pH在3.0左右时,小麦幼苗的CAT和SOD活性最高;在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的胁迫下,CAT和SOD活性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为单峰曲线,其峰值可以认为是小麦幼苗对酸雨中毒反应的阈值.结论: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对小麦体幼苗CAT和SOD酶活性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武 《生物学教学》2012,37(1):53-54
本实验探究了模拟酸雨对灰藓(属于藓类植物)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空心菜发育生长及钙、铁、铜、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对空心菜发育率影响不大,模拟酸雨使空心菜中钙、铜的含量随酸雨pH值减小而下降。空心菜中铁含量随酸雨pH值减小而升高,而各处理组空心菜中镁的含量差别不大,表明空心菜对镁的吸收不受酸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酸雨及某些有毒气体对作物的影响 ,已有一些相关报道 ,但机动车尾气作为复杂混合成分之一对作物的危害性 ,尤其是机动车尾气和酸雨共同作用下作物受到的影响 ,国内外目前尚极少见报道。酸雨严重的地区往往又是经济发达、交通繁忙的地区 ,常常受到酸雨和机动车尾气的双重污染。因此 ,研究酸雨和机动车尾气在混合作用下的污染作用显得更有意义。本实验通过人工配制模拟酸雨和收集机动车尾气 ,以单独及混合的不同方式处理苗期白菜和菜心 ,通过对各项生理指数的分析 ,发现pH 2 .5、pH 3.0的酸雨及 0 .1%和 0 .5 %的机动车尾气在单独作用下均对菜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机动车尾气和酸雨混合的抑制作用又尤为显著。pH4 .0和pH 5 .0的酸雨单独作用 ,对菜苗不造成危害 ,对生长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pH 4 .0的酸雨一旦和机动车尾气混合用 ,则对菜苗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说明受酸雨和机动车尾气作用下的菜苗 ,对机动车尾气中有毒物质的抵抗力大大减弱 ,对酸雨的忍耐力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7.
时事看板     
1.太空实验,地面模拟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不仅完成了出舱活动,而且顺手拿回了放置在舱外的固体润滑材料实验装置。别小看这个小小的实验装置,它可关系到我国今后更为复杂的航天工程。  相似文献   

8.
酸雨是当今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为更多地了解酸雨对环境的影响。本人对此展开了调查与实验。1.查阅资料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雾、雪、霜、露、雹等大气降水。人类活动造成的酸雨成分中,硫酸最多,一般约占60%一65%,硝酸次之,约30%,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的实验模拟,可以提高学生对水和空气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该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酸雨是当今世界非常关注的重要环境主题之一,当酸雨的降落对自然界水体造成威胁时,水体也由于自身的化学组成可以对酸雨产生自然的抵抗作用。本实验借助EDISON数字化实验装备中的pH传感器对不同水体对酸雨的影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盆栽绿豆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处理土壤对绿豆植株某些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叶片出现了皱缩、白色斑点、萎蔫等伤害症状;绿豆叶片的大小、株高、植株鲜重均明显受到了抑制;叶片叶绿素的含量略有增加;当酸雨的pH值为2.0时,植株表现出全部萎蔫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王智杰 《物理教师》2002,23(1):44-44
本刊 2 0 0 0年第 1 0期《利用火花放电探索生命起源》一文介绍了一个简易实验装置 ,对原始地球条件中 ,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进行模拟演示 .笔者认为 ,此实验有几点不妥 ,现提出与同行商榷 .1 .实验没有完全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 .( 1 )米勒对实验装置进行高温消毒 1 8h ,目的是消除装置内的生命物质 ,以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而此实验没有对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 2 )此实验没有把装置抽成真空后再通入CH4 、NH3 、H2 等 ,可乐瓶中除了原始大气成分外 ,还含有CO2 、N2 、O2 等空气成分 .( 3)原始生命是在高温…  相似文献   

13.
乐山大佛基岩酸雨影响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酸雨的作用下,大佛砂岩的风化剥蚀作用很强烈,为定量研究酸雨对乐山大佛基岩的影响,实地采集了乐山大佛基岩及乐山酸雨样本,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进行了模拟酸雨试验。研究表明,乐山大佛早期的新鲜基岩,在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下,由外到内形成了粉末层—硬壳层—风化层—新鲜基岩层,这一完整的表层层次结构。这种层次模式是由岩石表面逐渐递次向岩石内部发展的。通过模拟酸雨试验还发现,乐山大佛基岩,在最近30年酸雨的作用下,风化剥蚀作用强烈.,平均剥蚀速率在0.2克/小时·平方米左右,总计被剥蚀厚度约2厘米。提出了应更高度警惕酸雨对乐山大佛裸露基岩的破坏,进一步深化对乐山大佛裸露基岩保护的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中国酸雨控制区酸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国74个酸雨监测站点2004-2006年降水-pH数据,通过ArcGIS空间插值,模拟酸雨pH空间分布,根据酸雨"两控区"方案,提取酸雨控制区的酸雨pH空间分布,进行GIS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酸雨严重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酸雨强度沿长江向西北和东部有扩大趋势,四川盆地酸雨区已与华南酸雨区连成一片;3年间,pH<5.6的酸雨范围相对研究区面积比值由56.73%扩大到73.11%,pH<4.5的严重酸雨区由2.15%扩大到10.41%,2006年增幅最大;不同等级酸雨范围扩大趋势明显,酸雨污染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15.
酸雨对不同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不同pH的模拟酸雨,研究其对玉米和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H=2.0时,玉米和绿豆均不发芽;pH=2.5时,只有异状发芽;pH≥3.0时,二者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贮藏物质的的消耗率与运转率均随pH值的上升而增大;异状发芽率、芽长和根长的抑制指数则随pH值的增大而降低;酸雨胁迫下,绿豆各项指标的变幅都小于玉米的结果,表明绿豆抗酸雨胁迫的能力比玉米强.  相似文献   

16.
为帮助学生理解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原理,掌握操作方法和测量方法,设计了100 kV/1 kJ可移动小型化冲击电压发生器实验教学装置.该装置的波头、波尾电阻采用弹簧压接拔插方式,具备模拟和数字双显示功能,装置配有弱阻尼电容分压器和纯电阻分压器,本体球距可自动调节,有自动接地和警铃提醒.经公式计算、仿真模拟、实验验证,该装置的...  相似文献   

17.
介奢了模拟可编程器件ispPAC20的基本原理,内部结构以及设计软件PAC-Designer的功能、用法。结合我们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介绍了一种模拟可编程实验装置及在此装置上可以完成的实验内容与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模拟酸雨对土壤酸化及杜仲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生长季中,在1100mm酸雨淋溶下,pH 3.5~5.6酸雨对土壤pH值及根系生物量影响不大,而pH 3.0及2.5处理组根系生物量分别降低12.5%和43.4%。同时,土壤A l∶C a值与杜仲总生物量无显著相关性,酸雨pH值与杜仲总生物量及绿原酸、桃叶珊瑚甙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短期胁迫下,酸雨对杜仲叶的生理生态效应是导致杜仲生长和药用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而酸致土壤酸化除强酸雨(pH 3.0、2.5)外,其余酸雨处理对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教材中中“模拟鼓膜的振动”实验存在现象不明显、操作不方便等不足。探究耳郭和鼓膜功能的模拟实验装置是经过教学实践且基于教材实验进行改进后的装置,此模拟实验装置创设了更加真实的模拟探究情境,拓展了耳郭功能以及鼓膜结构特点的研究内容,通过泡沫小球的运动放大了实验现象。以关键问题为导向的微项目化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连铸过程中发生卷渣现象,设计了模拟卷渣冷态实验装置。通过设计不同斜坡构造和使用不同种类油模拟油水卷渣过程。通过设计油水卷渣模拟实验,可实现教学内容形象化、趣味性,适用于课程教学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创新研究。该实验装置已经投入使用,实验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