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孟子的名篇《寡人之于国也》中有一句是"填然鼓之",有的人对其中的"填"字的理解有不同看法,认为"填"字应是形容词,翻译成"猛烈地"。本文从象声词的产生,"然"后缀的组词,鼓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三方面论述了"填"应为象声词,翻译为"咚咚地"比较确切。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然”字共出现了38次,其中有1次是用作构成人名(季子然)的;《孟子》中“然”字共出现184次,其中有6次是用于构成人名(然友)的;我们将用作人名的“然”排除出研究范围,对比《论语》中的37处“然”和《孟子》中的168处“然”用法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春秋繁露》一书中出现"观"字多达67次,"观"字在《春秋繁露》中的频繁出现体现了它在《春秋繁露》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观"的主要意思、主体、内容与目的以及方式等方面的逐步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春秋繁露》中董仲舒学术思想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肖俏波 《衡水学院学报》2010,12(3):28-29,34
《春秋繁露》一书中出现"观"字多达67次,"观"字在《春秋繁露》中的频繁出现体现了它在《春秋繁露》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观"的主要意思、主体、内容与目的以及方式等方面的逐步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春秋繁露》中董仲舒学术思想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身"与"纹身",笔者考证了"文""纹"的本义,得出:"文"是古字,后造的"纹"是今字。二者是古今字;"文身"与"纹身"是一对异形词,"纹身"作为异形词,成为约定俗成的用法。许多新增的异形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有收录,但未出词条。  相似文献   

6.
释“方”字     
方子剑 《文教资料》2014,(35):17-18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方"字的本义为"併船也",但从"方"字出现的其他文献资料及辞书中,"方"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如果能够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进行比较,将形训和义训相结合,则能论证有关"方"字的合理解释,还原"方"字从本义向引申义转变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7.
《孟子》词典归纳出《孟子》正文中“为”字的五种用法,即动词、介词、副词、连词、语气词。本文在进行数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用法作分类研究,总结其句法结构,试图探究每种词性的语法特点和表义功能,以期管窥战国中期“为”字的使用及特点,更好地理解《孟子》文本。  相似文献   

8.
《孟子》中"然"字用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孟子》中的“然”字做了穷尽分析,《孟子》中的“然”有以下几种用法:1.动词;2.指示代词;3.助词;4.词尾;5.应答副词;6.连词。这几种用法形成了一条由实到虚的语法化链条。通过“然”在《孟子》中的共时分布可以分析它的各种用法在演变过程中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孟子》一书具有很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要研究《孟子》一书的思想内容,首先应从了解《孟子》一书的字、词、句入手。“之”字为古汉语中最常用之字,使用频率较高,仅《孟子》一书,“之”字就出现了1902次。本文打算把《孟子》一书“之”字的用法,略加分析。代词:一、“之”作代词,一般都用作宾语,可代人、事物、处所。所代的对象,大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译为他(它)、他(它)们等。或将所代的对象直接译出,有时也可不译。例如:“是何异于刺入而杀之。”(《梁惠王上》)“之”,代人。“孰能与之。”(同上)“之”,指统…  相似文献   

10.
《国语》这部著作中使用了大量的介词"以"字,也出现了大量由介词"以"构成的"以"字结构。通过对"以"字结构的考察,对"以"字结构的用法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古汉语中判断句成立的前提是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但从《孟子》一书与其他典籍材料来看,非名词作谓语也可表判断。本文以《孟子》为例,探讨了非名词作谓语表判断的认定、非名词谓语判断句的分类和非名词谓语句不具名词性等问题,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孟子是继孔子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亚圣”,《孟子》作为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其学说对中国两千年来的思想、文化、学术等众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较唐代前后的《经籍志》发现,由唐至宋,《孟子》一书的地位由子部升为经部,就是周予同先生所说的“孟子升格运动”,而唐代是其转变之前的积蓄期。笔者即以此为基点,从文献学的角度,对于唐代的《孟子》学作一简略的叙述。  相似文献   

13.
《孟子》作为"四书五经"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近代著名的汉学家理雅各成功将《孟子》译成英文,对此英译本的研究对文言翻译有着重大意义。《孟子》中的虚词数不胜数,用法也五花八门,"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对其翻译存在一定的技巧性,需归纳、总结之后方能翻译准确。本文从《孟子》中的虚词"焉"入手研究,选取了理雅各的译本,揭示了该字的翻译特点、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孔子人性论所蕴含的矛盾引发了孟、荀的人性论之争。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各有其特定的人性概念内涵,既在理论形式上互相对立,又在逻辑意蕴上互相补充。秦汉以降的人性论大多沿着调和孟、荀的路径发展。考察孟、荀的人性论,有助于我们正确反思当代中国人性沉沦与道德价值观冲突的实质、表现及其根源。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孟子》中“之”字的使用情况从语法功能、语用功能两方面进行了考察。认为《孟子》中的“之”字几乎包含了它的语法语用特点,即大部分充当宾语,少数充当定语,语用功能主要是标记和回指。  相似文献   

16.
《孟子》比喻运用在先秦时期,独树一帜。《孟子》的篇章类比喻有多种形式,主要有以经典诗句喻志、选取生活小事作喻体、讽喻、故事喻等;这类比喻的特色是:爱憎分明,词锋犀利,通俗亲切,循循善诱。  相似文献   

17.
《孟子》中的一些篇章逻辑不严,存在诡辩现象,将孟子的诡辩置于论辩中进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归纳就会发现,孟子为了阐释自己的理论,以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和穿凿附会、无类比附这两种手段与对手进行论辩。孟子的诡辩符合个人性格,同时,《孟子》处于语录体和论说体的过渡期,诡辩也是体制使然。  相似文献   

18.
“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最初表现为对祖先的祭祀,私有制产生后开始转变为孝敬父母。春秋以后,经孔曾孟荀等儒学大师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诸子百家对孝的论述共同完成了“孝”在先秦时期的理论体系构建,使“孝”作为一种文化得以确立和传播,并对海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卢以纬《助语辞》开始,大多虚词专著都习惯于将"耳"、"尔"连在一起说明,认为两者的用法较接近.不少学者认为"耳"、"尔"同义通用,表示限制语气.但实际上两者来源不同,先秦时期的用法也不尽相通.这一点邦锡良先生1989发表的《先秦语气词新探(二)》一文中就已论及,但其后的论文、专著中均未见讨论.本文主要就《孟子》中的"耳"、"尔"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用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孟子》的宾语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较为突出的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形成很大的差异。如果对这种特殊语序辨析不清,就会妨碍对古书文意的正确理解,因此,它历来受到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者的重视。对《孟子》中宾语前置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有利于理清这一语法现象在该书中的特殊性及其变异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