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友谊桥梁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社会人类发展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正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更显得日益强烈了.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符合当前社会改革的迫切需要.同时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和机会.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身份信用卡”是《社会运动学》关于“货币改革”的重要工具,也是形成数字化社会机制和管理数字化社会的有效工具。因为人类社会是由分布在各地的“自然人”构成的有机网络运动体。并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金融生活日趋频繁,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作者试图把“身份信用卡”与“户籍管理”结合起来探讨,建立数字化社会管理机制,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实际问题。 一、“身份信用卡”与天人合一 纵观历史,横观世界,人类社会是随着人们交往的发展而发展的。由若干自然个体从短距离、小范围,向长距离、大范围…  相似文献   

3.
张晓娟 《考试周刊》2009,(24):140-141
交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也是人类各种关系建立的基础。人际关系是人类通过交往而建立的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是促进人的本质发展的主要社会关系。本文运用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种种焦虑与困惑,并对此提出了适应、超越现代人际关系而获得发展的基本策略—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4.
一、课题的意义纵观社会发展的趋势,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交往与合作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说,没有交往与合作,社会就没有发展,人类就没有创造.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前所未有:经济的发展.科学的创新、观念的更替、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已形成了新的社会景观.而新生活新事物更是层出不穷.社会的这种发展形态呼唤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有专家提出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人类除了要有传统意义上的品德素质、基本能力、思维能力、完整的知识结构外,还应具备与人合作的能力.“阿波罗”登月.“两弹一星”的研制等现实已告诫人们:个人乃至少数人的奋斗,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人们普遍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的发展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更典型地体现了人类活动的这种特点。因而教育不仅是要学生学会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知识技能,更需要使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在教育视野中,不仅要注意“交往”的工具性价值,同样应看到它的目的性价值,即把交往当作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能促进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好时期,而语言是交往能力发展的基础,是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大多数孩子从小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这个现象的普遍存在,不容忽视。因此,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幼儿社会能力的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各种途径中,角色游戏可以为孩子提供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社会和历史阶段,人生问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问题域”。马克思人学以人的“生存实践性”理解为基础,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这两大主线,形成了独特的人生观照的“生存-发展”模式。现代人的生存内涵和困境还没有远离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和对现代人生的观照。马克思对现代人的生存观照主要有三个方面:现代人的基本生存境遇、现代人的交往生存、现代人的社会公共生存。  相似文献   

8.
美术家在人类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而特殊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美术家还形成了他们与众不同的角色特征。了解美术家社会角色形成过程和角色特征,将有裨于我们正确认识美术家及其创作活动,从而达到促进美术文化之繁荣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热爱游戏是幼小动物——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最显著的易于识别的特征。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爱好是与通过装扮而带来的无穷乐趣形影相随的,游戏与装扮在儿童时期乃是生命攸关的需要,若要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1〕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实质就是为着幼儿的装扮玩耍。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社会性交往,并在交往中享受愉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不能沉浸在所装扮的角色中进行交往,出现了“角色交往缺失”的现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一、角色、角色交往、角色交…  相似文献   

10.
父母角色是怎样产生的,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家庭教育研究领域中不可回避的基本理论问题。从母权制社会、父权制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历史线索考察,可以发现父母角色形成的历史嬗变;同时,父亲角色和母亲角色的形成也具有历史差异性。父母角色形成的历史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和家庭文明的发展与变化,这种变化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基本变化。  相似文献   

11.
货币起源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到现代社会,它渗透到整个人类社会细微之处,就像一个变化着的纵横交错的网络,触及人类社会的每个层面、每个角落和每个现实的人。货币作为现行社会需求和对象之间的最认同、最灵敏和最有效的连接者,对人和社会发展产生着双向的影响。从人本学意义上,货币是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凝聚着人们集体意向性和意见约同性,用于通约各种社会关系的内在的基础的具有科学理性且产生双向效应的一种制度实在。  相似文献   

12.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产物,人类文明的进步源于其具有的认知能力,人类文明的每一进步都表现为知识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是知识创造了价值,是知识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然,人的认知是有限度的,但是人类本能地具有认识无限的冲动,这种冲动同样源于人的求知本性。知识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具有主宰的作用。正是鉴于知识在现代世界中具有的这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我们可以断言,未来的社会就是知识社会。知识更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和繁荣的新的原动力。为了促进中国社会不断走向繁荣和富强,我们要加强知识的研究,要积极提倡知识。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发展哲学的两大中心主题。人同自然的关系不过是自然同自身的关系,人理应与自然达成和谐一致,超越人对自然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两歧逻辑;同时,自然又是人本学的自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又是人与自然的“自然关系”的特定反映。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视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两大关系相互指称、密切相联,没有自然人无以立足,没有社会人无以显现其本质,人类社会史与自然史本质上是一个统一过程,没有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合理解决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4.
关于德育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和人的现代特征发生、发展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德育是为社会和人的需要服务的,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都必然要求德育现代化。而德育的现代化必然通过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来体现,使整个德育体系都符合现代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经济人"是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其本身经历了一个从提出到发展再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政府人一方面具有"经济人"所具有的特性,另一方面也具有"道德人"所具有的特性,是"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合理定位政府"经济人"的社会角色,切实体现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适时转变政府"经济人"的行为模式,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整体繁荣.  相似文献   

16.
英语缩略语,这种修辞,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在崇尚简单快速的现代社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帮助人们理解和运用它,本文将从其来历、形成、发音、使用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自新文化运动开始,“疯人”的形象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疯狂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学现象,其中折射出了太多的社会文化意义。现代文学作家以“五四”新文化启蒙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描写病成的社会和人生,反映,反思中国现代社会历史的悲剧本质。  相似文献   

18.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逻辑的演进史。这种逻辑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有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是该社会历史时期最强大的支配力量。人类社会依次经历神灵支配的原始社会、权力支配的古代社会、资本支配的近现代社会,未来将建立起超越资本逻辑的以人的发展为逻辑主线的社会。明晰这种逻辑就可以抓住社会发展的红线、准确定位社会发展阶段,明确当前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点,更好地推进我们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早期,英国的阅读文化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受到宗教文化的制约而发展缓慢,但到中世纪晚期时,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在英国的兴起,阅读文化凭借着民族语言——英语的普遍运用而得到较快地发展。阅读文化的发展促进着思想和知识的传播,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加强文化联系而塑造共同的文化心理,也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进程。阅读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图书出版制度的变革,而图书出版制度的变革又进一步解放了阅读文化,使阅读文化逐步走向繁荣。阅读文化的发展对于知识的传播、思想的培育、道德的培养、技术的传承和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塑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所有这些都汇聚成文化的力量推动着英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国家的崛起。  相似文献   

20.
“和谐”思想在儒家的整个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儒家主张“和谐”是不同事物的共生共存状态;指出任何矛盾经过冲突与斗争,最终必定以和谐的方式解决;坚持“和谐”能够增强组织的整体力量。面对现代社会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协调发展,儒家“和谐”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