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研究型大学的育人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学分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构建基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营造研究型大学高素质人才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2.
美国研究型大学重构本科教育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研究型大学的强烈批评和大学自身面临的挑战,是美国研究型本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因.随着对大学之道的重新反思与回归,"重塑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目标、构建教学与科研共生与分享的本科教育模式、树立‘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服务'的理念、重新界定教授的学术水平、对道德与公民教育重新给予关注",正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重构本科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提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建设的过程中,应摆正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位置,构建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树立通识化、终身化、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研究型大学的知识产权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必要性1.从研究型大学的社会功能看知识产权教育的必要性据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统计 ,全美现有125所研究型大学 ,约占高校总数的3%。但全美33%的硕士生和56%的科学与工程类博士生的本科教育阶段是在研究型大学完成的。近年来 ,美国研究型大学根据其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的特点 ,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实际上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既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但从知识经济发展要求与研究型大学自…  相似文献   

5.
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研究型大学的特点,提出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理念,并从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推进实验室开放管理、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开展学生科研训练等方面探讨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改革.为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学模式探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视科研,忽视教学是一些研究型大学和正在进行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无论从教育目标、历史使命以及发展动力来看,本科生教育仍然是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研究型大学应该更新本科生教学理念,注重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和前瞻性,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品德为目标,积极进行本科生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型大学以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为主要教育对象,但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研究型大学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研究型大学也能为本科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最大机会。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办本科教育中曾一度存在重研究、轻教学,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的倾向,对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引以为鉴。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我国大学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创建研究型大学过程中本科教育教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对研究型大学提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与关键,因此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有全新的本科教育理念。本借鉴欧美国家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构建策略,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状况,讨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理念与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9.
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教学与研究的密切结合,是教学型研究型大学的优势,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学校应充分利用学科建设中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和设备优势,抓好基础性的本科生教育,构建科研与教学共生的本科教学模式。包括:将“寓学于研“的研究型教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建立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以培养学生研究素质为核心的科研训练平台,建立并完善适应研究型教学的本科教学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10.
为建设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研究型教师,北京师范大学遵循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带动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1.
紫阳书院是苏州历史上著名的教育机构,它为清代苏州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紫阳书院在教育制度、课程内容、学术影响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其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表现为追求教育独立,有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等。其教育实践对今天的高等教育有借鉴价值,高校学术研究应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要重视学习的系统性,强调学生的努力和长远目标的建立,教育不应放弃学业成绩的严格标准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高校教育技术机构面临着新的职能定位。文章通过对南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建设和发展的考察,提出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机构应该是肩负建设、服务、管理、教学和科研五大职能的综合性机构。其中,建设与服务是立身之本,是基础;教学与科研是强身之路,是两翼;管理是教育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推手,是龙头。夯实基础,强壮两翼,抓住龙头,五位一体,均衡发展,才是高校教育技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李达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大学管理思想。提出了平民主义学校观、社会主义新型大学观、最高学府观;强调按马克思主义原则办学、按国家的文化教育政策办学、办一流大学;主张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中心环节,把师资提高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办创新型大学,注重骨干人才,以“出成品”、“出人才”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和比较分析法,对襄樊学院及湖北省其它部分高校教育实习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明确基地建设的意义,统一认识,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加强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实习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领导、指导教师和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的作用,使基地建设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实习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5.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科学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文章阐述了教学管理人员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并提出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教育科研中存在违反同一律和违反矛盾律两种逻辑错误,导致教育科研工作出现科研目标"功利化"、过程"空虚化"及成果"伪效化"等问题。从逻辑视角分析其原因,学校与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不足,定位不准确;教师教育科研理论知识缺乏,科研能力较低;教育科研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相分离。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正确认识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准确把握其定位;加强高校教师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培养,提高其科研素养;优化管理,构建教育科研工作长效机制;增强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间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联系实践。  相似文献   

17.
以教育实践的视角审视香港高校通识课程进展中的经验教训,结合内地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构建符合本校教育目标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新型通识教育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多角度实现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以全国性课程改革为契机,通过教育实习、教育培训、建立研究团队和“学习共同体”发展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以教育实习为纽带,深入教育实践第一线;通过教育培训,统一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意识与思想;建立研究团队,在合作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建立“学习共同体”,巩固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定性。促进学校间的交流、合作及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特色是指举办教师教育的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院校,在促进教师发展的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持久稳定的办学模式和学校文化。其本质特性表现为培养目标的针对性、课程设置的特殊性、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实践的人本性、教育文化的民族性。教师教育特色在培养对象和模式等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科研优先,引领方向;教研并重,打造特色;教学为本,服务地方分别是建设有教师教育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远程继续教育和企业教育的新型关系与合作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许多大型企业中,企业培训部门向企业大学的发展和转变,改变了企业教育的理念、模式以及实践,企业教育与远程继续教育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关系和教育合作机遇。本文旨在分析远程继续教育和企业教育的关系变革和教育合作的机遇及优势。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企业大学兴起的背景和现状;第二部分阐述企业培训部门转向企业大学后,在教育目标、教育策略、管理模式、课程类型、教学模式、学习对象六个方面产生的变革;第三部分分析远程继续教育和企业教育产生的新型关系,表明企业大学和远程继续教育走向一致的发展趋势;第四部分分析远程继续教育机构和企业大学教育合作的机遇和优势,说明双方的合作能够达到优势互补,通过分享办学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成本效益,最终获得远程继续教育机构、企业大学以及企业员工的三赢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