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和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必须了解高职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熟悉审美教育的心理流程和心理效应.文章指出审美教育的心理流程包括三个阶段:初始阶段、高潮阶段和效应阶段.审美心理效应主要表现为审美共鸣、审美通感和审美移情等.教师可借助思维共振的训练、"召唤结构"的创设、自然事物情状的揣摩等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审美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2.
葛萍萍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0,24(5):111-112,F0003
舞蹈教育,尤其在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中,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活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哲学问题,而且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作为教师必须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舞蹈审美心理,才能做到教育的有的放矢、产生实效。针对当前舞蹈审美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要对舞蹈审美心理发生条件的主、客体进行分析,根据审美心理发生的特点实现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3.
审美心理培养方法是审美教学活动的路径,可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多方面的研究意义。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梳理了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心理应坚持的三条原则:贴近学生心理特征和心理水平原则、循序渐近原则、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提出培养学生审美心理的方法:分析背景法、营造氛围法、结合生活实践等。  相似文献   

4.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在实现工具价值的同时凸显人文内涵、如何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学生心中种上几支多情的芦苇,引领他们遨游于文学和审美的天空,让语文课堂充满听说读写的乐趣、又洋溢着诗意、审美和人文的氛围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丰富和培养学生的各种审美心理能力是手段,也是目的,而这一切的完成有赖于教师的人文和审美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求教师以审美心理为依据,凭借审美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活动。由于审美心理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是审美情感,它具体表现为审美感知的愉快、审美想象的快乐和审美理解的欲望,成为审美活动的动力,所以审美教育必须发挥学生的情感作用:由于审美对象大都是以具体可感的形象诉诸学生感官,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所以审美对象必然是以一定的形象为主。基于审美对象的形象性特征和审美心理的情感性特征,语文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悲剧作品较多,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悲剧作品时培养起审美心理,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高中语文悲剧作品阅读审美心理培养。一、引发阅读动机,培养审美感知在培养学生悲剧阅读审美心理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悲剧作品是比较  相似文献   

7.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中学生的审美心理具有审美态度情绪化、审美感受敏感性、审美趣味差异性等特点。语文教师要针对中学生审美心理特点进行语文审美教育,使其形式正确的审美态度,深化审美感受,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以构建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1 创设教学情景 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审美教育对一个人生理、心理的全面健康自由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选录的经典古诗词作品,从审美感悟、审美鉴赏、审美创造等方面入手,在教学中行之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蒋群英:导入激趣,创设审美情境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主体强烈的审美愉悦的心理期待,这种审美的心理期待正是我们语文教师实施美育的最佳时机.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采取有效的方法,创设教学需要的情境,将审美期待这种内在情绪外化为审美注意,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心理美育是心理教育的一个方面,是通过美与审美的知识传授和广泛的审美实践活动对人的健全的审美心理形式和美感能力培养所进行的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施行美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深究心理美育的特点,遵循心理美育的规律,大力发掘语文课程中的审美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审美情感,使学生乐于接受美的陶冶,树立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在趣味中感受关,在知识理论中鉴赏美,在个体赏析中创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要让学生多能、多智、多行 ,侃大山、摆龙门阵是行不通的 ,它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 ,如知识修养、教学修养、心理修养等等。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完成党和祖国交给的重任 ,培养好后一代。本文拟就教师的心理修养 ,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教师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 ,如教师对祖国、对大自然的浓厚情感 ,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情感 ,都相应地影响着学生的爱国之心和审美情调。因此 ,情感修养是教师的心理修养内容之一。(一 )教师应有明确的出发点 ,这个出发点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 ,不仅是人民教师情感的核心 ,…  相似文献   

13.
怀素见公主樵夫争道而大悟书道,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草书长进”,教学中教师如能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像观看“公孙大娘舞剑”一样去发现美,体味美,他们同样也会像怀素、张旭一样大悟个中之道的。* 一、感 化 心理学研究显示,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审美主体的强烈审美愉悦,而作为文质兼美的典型性文章,通常也能激发学生获得审美的心理期待。这种审美的心理期待是教师实施美育的最佳契机,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契机,采取有效的方法,创设课文需要的情境,将审美期待这种内在的情绪外化为审美注意。 例如,在教《济南的…  相似文献   

14.
正初中语文审美教学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使用教学媒介,具备审美的态度,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审美活动,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使学生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能够正确理解语文文字,培养高尚的审美素养,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发现美、鉴赏美及表达美几方面来进行讲解,通过建立良好的审美情景使教师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态度都提升起来。一、情境渲染,发现美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现美,需要给学生建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情感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一种心理体验。语文教师可从入境动情、设境传情、品评形象等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力。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教学中保持合适的审美距离,需要教师合理掌握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使阅读心理、阅读情感、阅读方式逐步进入最佳的审美状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众所周知,优秀的儿童作品、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小学语文教材选材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赵岩 《陕西教育》2002,(11):31-31
要对青少年实施审美教育,教师本身就首先应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教师作为审美教育中的先导主体,其审美心理必须是成熟完善的,这样才能发挥正确而有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一般的音乐演唱、演奏技巧对音乐教师来说,当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音乐教育者决不应该成为单纯传授某项音乐技术的匠人,而应该成为音乐美的创造者和再现者.  相似文献   

18.
异质同构与幼儿艺术启蒙教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事物的外部形式与个体的视知觉及情感之间存在结构上的一致性,这会使个体产生异质同构的心理反应,从而直接感受到事物形式的美.幼儿艺术启蒙教育正是要借助多种教育途径促使幼儿个体产生这种异质同构的审美心理反应,为此教师要在尊重和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精心营造充满童趣与童真的艺术环境,以实现儿童多通道审美感知的同构;组织和实施游戏化教学,实现多领域教学的融合,以让儿童在体验多种艺术形式的过程中实现审美同构;通过年级组活动审议的方式保证综合艺术特色活动的有效开展,以让儿童在与同伴、教师及家长的互动过程中感受多种审美经验,发展审美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渗透美育。在《新课标》彰显美育的理念下,本文主要谈两方面问题:一、审美客体——语文课文的美学结构;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兰州市教科所卢王君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对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认识,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创造良好的学习、欣赏环境,造成一种审美氛围。这种氛围,完全靠语文教师的素养和美学修养来实现。从心理学角度看,就是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审美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