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的思想武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民族振兴的先锋力量更要与时俱进,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从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基础,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技能,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力四个方面提出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对策,以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展开之中,也体现在该种教育思想的理论阐述之中。而当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思想的模糊性、多元性和自发性,不仅昭示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上的冲突,也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教学本质、教学范式、教学思维和教学路径等诸多实践层面的困境。问题的根本消解需要回到教学原点,从理论体系、外部环境和思想观念三重维度入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以一种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态度和立场,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转换和提升。  相似文献   

3.
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说服力;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说服力;必须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知识与信仰的动态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变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并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需要。要实现该转变就必须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处理好主导信仰与多样信仰的关系,确立分层次的信仰教育目标,并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知识与信仰的动态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就高等教育来说,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主知教育背景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教育向信仰培养的转变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并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需要。要实现该转变就必须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处理好主导信仰与多元信仰的关系,确立分层次的信仰教育目标,并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一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新时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青年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其内涵丰富、形成过程复杂,如何使大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夯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版)由蒲清平著写,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研究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总览全书,有以下三个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裂变、现实与理想的差异都表明现代社会信仰培育的重要性([1])。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引导大学生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导的信仰体系,是其根本任务。因此以信仰培育为视角,必须进一步摆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导向([1])。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引导大学生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导的信仰体系,是其根本任务。因此以信仰培育为视角,必须进一步摆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导向([2]),以充足的底气开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与启发相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传授向信仰培育的转化力度,将知识传授与信仰培育相契合;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准确定位、聚焦领域,将信仰培育工作从课堂延伸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重要论断,体现习近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理念,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金钥匙”。结合经典文本,立足时代之需,对这个重要论断进行内涵把握,揭示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人民立场和本质观念,进而明确贯彻落实这个重要论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使命,为推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供学理支撑,是对这个重要论断展开深入解析的意涵追求。  相似文献   

9.
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新的形势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通过书本理论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大学生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当前高校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改造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最终形成对某种科学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等的认同过程。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目前整个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信仰是否与执政党所希望的意识形态相一致,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应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成为培养大学生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需要理论知识教育和理想信仰教育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目的。推动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转化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信仰教育的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信仰性的模糊认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明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信仰教育的性质,从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入手,准确把握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之间的关系,优化目标体系,转换教学逻辑,整合方式方法,推动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化与升华。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持续影响下,大学生出现了信仰问题。树立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被摆在了突出位置上,我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规定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阿坝藏区青年是阿坝州初高等教育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影响政治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对这一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十分关键。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实质上体现出一种认同感教育,这种认同感教育以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教育为前提和基础,因而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信仰教育问题、加强阿坝藏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坚持加大投入与注重宣传并重的方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认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对于完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任务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从澄清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把马克思主义打造成为大学生的主导信仰、坚持教育主体行为一致性三个方面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政治头脑,坚持以共同的理想引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坚持以高尚的榜样带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双管齐下:一是重视语言的通俗性,二是增强教材的逻辑性,三是注重方式的多样化,四是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要从五个方面,运用多种有效载体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环境,真正让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内化为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确立并坚定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意义,其信仰引领价值,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与社会发展进步的统一、个体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导向的统一、"理想的意图"向"理想的力量"的转化。在当代中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仰引领价值,应当倡导以真理的光芒引领信仰,以人格的力量示范引领信仰,在对科学理论的体悟和践行中引领信仰。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真心学习马克思主义,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真心讲授马克思主义,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教、真做,才能在课堂上用逻辑的力量征服人,用知识或事实的力量打动人,用艺术的力量感染人,用人格的力量激励人,才能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理论课堂。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真心学习马克思主义,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真心讲授马克思主义,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教、真做,才能在课堂上用逻辑的力量征服人,用知识或事实的力量打动人,用艺术的力量感染人,用人格的力量激励人,才能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理论课堂。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其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途径,在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意义重大。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薄弱环节。清楚认识现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状况,分析影响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可的因素,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当代部分大学生出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丧失信心,这不仅有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对比、西方价值观冲击等外部原因,更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弱化、市场经济利益观念诱惑等内部原因,应结合时代特色与社会环境从多方面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20.
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身包涵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要在教学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教育,必须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从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变,并在实践中探索出有效的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