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18路诸侯借镇压叛乱为名,纷纷拥兵自重。东汉政权由统一走向分割。经过一番角逐,董卓、袁术、袁绍、刘表等军阀政权相继土崩瓦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靠东汉强盛根基在北方建立霸业;孙权凭父兄经营东吴多年,借长江之险及土地肥沃而独霸一方;刘备,早期靠编草席为生,却通过自己独特的经营思路,白手起家,最终建立了西蜀,与北魏、东吴成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2.
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末,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曹操消灭了袁绍,统一了北方以后,挥师南下,想趁势统一全国,当时依附刘表的刘备已失去靠山,孙权实力也不强,在诸葛亮、鲁肃等人的谋划下,孙权决定结成联盟,调集了3万军队,  相似文献   

3.
考诸史料,"借荆州"实有其事,不光孙吴如是说,刘备、曹魏也不否认,陈寿、司马光亦予肯定."借荆州"指孙权将南郡的江陵、夷陵等地交由刘备管辖和认可刘备对"江南四郡"的占领;将南郡江陵之地称荆州为当时的习惯.之所以要"借荆州".是因为赤壁之战后刘备失去了在孙刘联盟中与孙权的平等地位,荆州事务的处置权不属荆州牧刘备而属徐州牧孙权,刘备通过"借荆州"摆脱孙权的限制,使自己"名"与"实"统一.  相似文献   

4.
今年寒假,我读了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好好的国家,为啥要分为三块?这都怨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诸葛亮,他枉有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渊博学识,却不识黑白,这还不是“亮”错了吗? 你想想,天下是大家的,难道非要姓刘的来主吗?他帮谁不好,非要帮一个刘备?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出山来竟以自己的智慧使天下三分,以“羽扇纶巾的风度”与“传奇般的胜利”帮助刘备分裂国家,搅得天下大乱;再加上孙权又插一手,闹得一个国家分裂为三个小国,百姓不得安宁。试想,如果孔明和周瑜两人合力帮孙权,那天下早就太平,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5.
周瑜等在赤壁之战获胜后发动江陵之战,并最终迫使曹仁撤走。占领南郡江陵等地使得孙权后来在与刘备就荆州问题的交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刘备赴江东谈判“都督荆州”之事,周瑜、吕范劝孙权借机留下刘备。不过孙权接受了鲁肃的建c义,对刘备采取笼络、联合的立场,但又力求从刘备那谋取一定实际利益。周瑜向孙权提出先攻取巴蜀、汉中而后进占襄阳的战略规划。他或想到刘备以后会染指益州.因此主张先西进益州,这样可挤压刘备未来的战略发展空间,实现“二分天下”的目标。他的病逝使这一战略规划未能实现。赤壁之战后的周瑜是江东方面向外扩张的急进派,而且他抓住了向荆州扩张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我家就是一个小"三国"。老爸是曹操雄踞北方,老妈是孙权坐镇江南,而我呢,只能是皇叔刘备(力量最弱)。更让我刘备难过的是,我文无诸葛亮扶持,武无赵子龙相助,光杆"皇帝"一个。因此,力量薄弱,经常遭受曹操、孙权的"侵扰"。  相似文献   

7.
抗战前十年,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艰难、曲折但又颇有成效的统一努力,使中国逐步由分裂走向统一,为稍后的全国团结抗战准备了条件。承认现状,利用军阀矛盾,等待时机,全面改造等正确策略的运用使南京政府成功和平实现四川中央化,尽管反人民的政权性质决定南京政府统一政策的缺失,它不能最终完成统一的任务,但这十年间中国统一趋势的出现,却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孙权与刘备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曹操放弃江陵,退守襄樊,占据荆州北部,孙权和刘备则占据了荆州中、南部地区。不久,孙权与刘备就因争夺荆州引起纠纷,并由此产生了“借荆州”之说。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撰有“借荆州之非”专条,力驳借荆州之说。为了使于对问题的研究,现将赵翼“借荆州之非”的原文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重点研读“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刚打败了刘备,又进攻孙权,因此,刘孙联盟,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儿协助周瑜抗曹。周瑜一直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10天内造10万支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与周瑜斗智斗勇,在分析了天时、地利和三国局势的情况下,用妙计仅3天“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显示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刻画了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相似文献   

10.
三国时代,孙权是与曹操、刘备角逐天下的主要人物,同样属于史家所称的三国英雄豪杰之一。虽然,论辈分,孙权要逊于曹操、刘备,但论抱负、论作为,小一辈的孙权却完全不亚于曹、刘。他可以算得上是三国时代的主要见证人。从他当江东之主算起,叱咤风云有五十三年。他能长期据江东与曹刘周旋,最终成就帝业,成为三国时代执政时间最长的一国之主,确有其不同寻常之处。他善于用人,在《三国志》中就称他“任才尚计”。目此,我们很好地剖析孙权的用人策略,有助于更清楚更详细地了解孙权以及东吴政权的兴亡史。  相似文献   

11.
义不容辞     
赤壁大战后,曹操收拾残败军马返回许昌,经过一段休整,先诱杀西凉太守马腾,接着训练人马,着手部署兵力,准备统一中原。刘备的军队在诸葛亮精心指挥下,攻取长沙、零陵等三座郡城,然后水陆齐头并进,进取西川。消息传到许昌,曹操大惊失色说:“刘备攻占西川,兵强马壮,羽翼丰满,会成为严重威胁,必须趁他实现战略目的之前,彻底消灭他。诸位有什么好办法?”曹操的话刚说完,诏(zhào)书御史陈群站起来献计,说:“我有一计,可以先灭孙权,后吞刘备,各个击破,一举攻取江南,占领荆州。丞相可派大军直逼江东,孙权恐慌,势必向刘备求救。而刘备的目的在于攻占…  相似文献   

12.
曹操方今天,丞相府新闻发言人杨哈夫(字修)在许昌主持新闻发布会,他表示,本次赤壁之战,我军取得了巨大胜利,现在正转入第二阶段。杨哈夫在会上公布的数字表明:收编荆州军队二十万人,收编战船数千艘,打死打伤孙权、刘备叛军十余万人。大军本次南征,得到了荆州人民的热烈欢迎,割据荆州的刘琮主动归附中央,荆州将领文聘、蔡瑁等积极投入到打击刘备等一小撮分裂势力的战斗中来。刘备等叛军狼狈逃窜,龟缩在江夏;孙权等地方势力闻风丧胆。但曹丞相的大军是仁义之师,为了避免战争对人民造成的伤害,也为了给孙刘等人一个反省的机会,大军作暂时休整。…  相似文献   

13.
论孙权     
孙权(公元182—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这个与魏、蜀相抗衡的东吴政权的开国皇帝,过去不太被人重视。其实,他不仅是三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就其所起的进步作用来说,也并不比曹操、诸葛亮逊色,大体来说是各有千秋的。建立吴国和曹操、刘备一样,江东孙氏势力也是通过镇压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发展起来的。孙权之父孙坚、其兄孙策虽然都过早地死去,但他们却拉起了一支有很强战斗力的队伍,也占据了江东这块相当大的地盘。这就为孙权在江南建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赤壁之战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到赤壁之战,说明在战争中变劣势被动为优势主动,取得胜利,是很常见的。毛主席所提到的这次战争是怎样的情况呢? 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曹操打平北方,准备南征,统一天下。他的南征计划是:先打刘表、刘备,夺取荆州;再渡过长江打孙权,统一南方。这时,刘表是荆州刺史,治所在湖北襄阳。刘备败于曹操后,投奔刘表,驻札在襄阳东北的樊城。曹  相似文献   

15.
就在曹操得意洋洋进入汉中的当口,刘备正准备和孙权火并。此前孙权装模作样把荆州借给刘备(荆州是刘表的,刘表死了是刘琦的,刘琦死了爱给谁给谁,关孙权什么事?),刘备因为势力小弱,只好认了。暂且不管这是不是不平等条约,可是认同了就该遵守,偏偏刘备不想遵守。孙权来索要荆州,刘备总是以  相似文献   

16.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封建军阀纷纷各据一方,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经过长时期的混战,曹操、孙权、刘备分别据有中原、吴、蜀,三国鼎立局面因此出现。对三国时期的学校教育,教育史家们历来贬多褒少,较为典型的一种评价是,魏虽有太学之名,仅为掩人耳目的装饰品  相似文献   

17.
[理解] 重点研读“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刚打败了刘备,又进攻孙权,因此,刘孙联盟,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儿协助周瑜抗曹。周瑜一直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10天内造10万支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与周瑜斗智斗勇,在分析了天时、地利和三国局势的情况下,用妙计仅3天“借箭”成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艺术地反映了从东汉末年黄巾农民起义(184年)开始,一直到晋武帝灭吴统一全国(280年)为止,前后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历史发展规迹和变迁。这是一个动乱的世纪,军阀纷起,各据一方,争城夺地,战争彼伏此起,连年不断。作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把这近一个世纪众多的战争,在基本上忠于历史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的需要,做了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描叙。对于决定曹操、孙权、刘备  相似文献   

19.
星期六上午,我在家里读《三国演义》。正读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小灵通“铃铃铃”地响起来了,原来是表哥打来的。他们刚搬了新居,邀请我去玩。“等我看完《三国演义》,明天才上你家。”我被书中的故事迷住了,哪里舍得停下来,就给表哥回了话,继续看下去。那关羽败走麦城后,刘备还没来得及给关羽报仇,又听说张飞被手下两名将领刺死,刘备对孙权恨之入骨,亲率75万大军讨伐孙权。孙权派陆逊迎战,陆逊坚守关口,任凭刘备手下的军士怎样辱骂也不出战。刘备只得将人马移到树林里安营扎寨,想等过了炎夏,秋季再进攻。40多座营寨前后连接,…  相似文献   

20.
灿灿 《阳光搜索》2005,(6):29-29
有一次诸葛亮、刘备、孙权、曹操四人同乘飞机.突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跳伞逃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