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繁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加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现。文化是民族的载体,是社会的缩影。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性的标志。小学阶段的教育启蒙,是个人生命的奠基。加强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塑造民族精神,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一、传承传统文化,开启"儒学校园"之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  相似文献   

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血脉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她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初始阶段,学习并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德育品质,有利于学生生发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同时也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东北大学林慧博孟庆祥白崇立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素质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魅力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与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但是长时...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怀,和谐统一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勤劳勇敢的质相秉性等等,这些基本的价值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反映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动漫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我国博大精深、鲜明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我国发展动漫产业的创意源泉,在动画创作中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不仅能培育动漫产业的民族品性,还能传承、发展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意义深远而重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是民族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产物,对于国家和民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教育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教育时期,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这对孩子一生发展和成长都有好的影响,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幼儿教育资源的内容,分析了幼儿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应从文化的整体性出发,从物质经济文化、社会关系文化、经典型文化、民族文化心态四个层面上概括其主要特点。这雄伟壮观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上的兼容并蓄、长期融合创造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由这传统文化凝结成的。这民族精神,从价值观念看,个人对于社会,义务重于权力,整体利益重于个人利益;从精神境界看,把道德需要看作人的最高需要;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中表现,是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在"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德育实践中,要切实"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1]为此,就必须在德育实践中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机结合。有史以来,任何一个民族的创造活动都是以既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前提、基础和条件而推展开来的。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无法绕行的智慧洪流,如何正确处理文化继承、文化借鉴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便成为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10.
在讨论藏传佛教来源的时候,有些论者只强调印度佛教的引进之功,而忽视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从藏传佛教的形成渠道、发展环境及教义内容等方面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藏传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藏传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和历史联系性,是藏传佛教民族与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成员加强团结、共创美好未来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就是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息繁衍中逐步形成的,它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作为其内在特征的基本精神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对于整个民族的成长壮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认识、领会和把握其基本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与发扬,推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玉清 《天中学刊》2013,28(5):98-100
中国传统武术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厚重的文化,其思想是崇尚自然,注重和谐,完善自我,而西方的体育思想则是挑战自然,挑战对手,挑战自我。中国传统武术的价值在于其"异"而不在于其"同",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武术的本源、本性和本色,珍视传统,正确理解传统与现代、继承与保护,有助于我们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继承武术传统本真。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中国文化复兴的引领和支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核心价值观是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引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精神支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正确处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坚守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守护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我们也要吸收借鉴人类其他文明成果,鼎新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持续不断的一种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功能的一种活的力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凝聚力的养成不仅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保持高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本文就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7.
育人的根本问题首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中国语文的课程性质与教育特点决定了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根。离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国语文教育就势必失去其形,也失去其魂,其改革就极有可能迷失方向。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影响、渗透下,我们更应正视这样一个事实——“现在世界各国、中华大地、港澳台同胞正以前所未有的兴趣关注中华文化”(许嘉璐《中华文化承传》序)。中华文化正呈现出光照世界的绚烂色彩,对世界现代文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之根,也是世界走近中国、中国融进世界之源。据此,探索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课程改革的关系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必须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加强文化传统教育是培养合格中国公民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是进行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到底应该弘扬哪些方面呢?如何来弘扬呢?下面我们展开来进行论述。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是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首先,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  相似文献   

20.
刘婕 《语文天地》2013,(19):72-73
随着中外文化的不断融合,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流失,这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面对这一局面,教育界呼吁"传统回归",注重民族经典,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而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课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注重文化渗透,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引导学生领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树立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