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课文题目中,两个简单而通俗的动词——“说”“做”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在文章中,作者并非只用“说”“做”这两个动词,而是用了很多不同的动词去代替这两个词。同学们找一找,在描述闻一多先生的学者身份时,作者用了哪些动词去塑造闻一多先生的“做”?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四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在注释“何妨一下楼”时说:“闻一多晚年很少下楼,人们称他‘何妨一下楼主人’。”闻一多先生有“晚年”吗?晚年是指“老年人一生中最后一个时期”(《现代汉语词典》),而“老年”又是指六七十岁以上的年纪。该册在《最后一次讲演》的注释  相似文献   

3.
袁文 《语文学习》2020,(4):25-26
师:本文标题包括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说和做”是讨论的中心话题,副标题“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记叙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思考,在闻一多先生身上,“说和做”是怎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4.
也谈“句子的主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语文第三册《句子的主干》中有这么一段话:“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即‘枝叶’成分)逐层压缩掉之后剩下的部分。句子的主干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这段话由两句话组成,但教师授课时往往片面强调前一句,并把“找句子的主干”的方法,简单地归结成“凡定状补都去掉,凡主谓宾都保留”,而第二句话却没有去好好领会,也没能引导学生去好好理解,以致于做练习时学生只找主谓宾的中心语而出现练习偏差。在我指出这一点时,有些教师指着教材上“找句子的主干…  相似文献   

5.
刘琴 《湖北教育》2023,(2):54-55
<正>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是一篇传统篇目,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以及作为革命家“说”了就“做”的特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民族、民主献身的精神。教学中,教师多在闻一多先生的人物品质上下功夫,或多或少地忽视了这篇文章语言表达上的巧妙。  相似文献   

6.
刊中幽默网     
复杂的汉语外国留学生学汉语常常闹出笑话,令人忍俊不禁。有一个学生分不清富与贵的区别,他造句曰:“三中全会后,农民越来越贵了。”一女生在作业里写:“我每天都很忙,白天做功课,晚上练习生子(字)。”又一学生在英译汉时将本意为“张太太与她的先生离婚了,我很同情她。”的句子译为“张太太与她的先生离婚,我很对不起她。”惩罚两个教师在谈论着各自的学生。一个说:“昨天,我发现一个学生没有洗脸就进了教室,我很生气,将他赶出了教室。”另一个说:“做得对,今天他洗了脸来了吧。”“哪里,今天我到教室,发现全班同学都没…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构思精巧、主題深刻的记叙性散文。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如下两方面特別值得学习。首先,文章立意高,构想巧。由于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特别熟悉,所以,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抓住最能突现闻一多先生个性特点的“说与做”作为中心,来剪裁,虽然写的是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但作者却能  相似文献   

8.
我的说和做     
昨天学习了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闻先生作为学者、革命家两方面的事迹,表现了他“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品质。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故事:闻一多先生讲学课,走上讲台,写了一道算术题:2 5=?学生疑惑不解。可闻一多执意问:2 5=?学生们只好回答:“等于7。”闻一多说:“不错。在数学领域是这样,但在艺术领域里,2 5=10000也是可能的。”于是,他拿起一幅题为“万马奔腾”的油画让大家欣赏。画面上突出了两匹马,在那两匹马的后面又错  相似文献   

10.
初中四册所选的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有这样的句子:“我们要准备象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句子里的“前脚……出,后脚……进”的函义按照词面是难理解的。因为人是靠两只脚走路的,前脚出,后脚随之也出,即古之一“步”,反之,前脚进,后脚随之也进,断无前后脚南辕北辙,即“前脚出,后脚进”之理。  相似文献   

11.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闻一多先生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等于7嘛。闻一多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艺术领域里,却可以有更多的想象。”他拿出了一幅题为《万马驰骋》的图画让学生欣赏,只见画面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的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一多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后,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有万匹马在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的效果吗?”学生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12.
古汉语习惯句式“如何”可做句子的谓语;做句子状语时,都是询问动作行为的原因,一律译作“怎么能”;做宾语时,谓语动词一般是“无”字,这时的习惯格式都不是询问办法,而表示一个名词“办法”,和动词谓语合在一起译成“没办法”  相似文献   

13.
造句练习是提高学生写话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训练中我首先要学生明白,句子要完整,才能清楚地表达一个意思。对低年级学生不能直接教给名词术语,只有在学句和说话时,让他们从实际语言运用中体会到一个句子要有头有尾。句子的头是指“谁”或“什么”的,句子的尾是用来回答“谁”是什么,“谁”怎么样,或“谁”做什么的。如“小燕子做好事”这个句  相似文献   

14.
案例1:给句子找主干。一学生将“周总理提出的宏伟规划实现了”的主干写作“周总理实现了”。后来,再找“那个女子的父亲的圈上的猪跑了”一句的主干,一下就找到是“猪跑了”。他以此总结出偏正短语作主语的句子找主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谈谈找主干时否定词语的处理湖南/简方杰初语第三册《语法·句子的主干》一文中称,在找句子主干时,“碰到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按此说法,不论何种情况,只要“碰到”否定词语,在找主干...  相似文献   

16.
高三数学教学中需改进的四种教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己“找路”的能力,让学生做‘‘司机”,而不是“乘客”,教师做一个“指路人”,在学生迷路时,给予指点、点拨.  相似文献   

17.
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在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时,对篇名和一些词语、句子、标点符号等作了改动,体现了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这里把现行的课文同发表在一九八○年二月十二日《人民日报》上的原作对照比较一下,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四册第八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引用了闻一多先生生前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准备象李先生一样,……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可是,备课时,我参阅了《最后一次讲演》(下称“讲演”),却是这样说的:“我们随时象……”,  相似文献   

19.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民主战士,是蜚声中外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他可歌可泣的一生,值得人们深深地怀念。在“一二·一”运动纪念馆里,有一帧条幅,上面写着“闻一多先生精神不死”9个大字,并注明写条幅的时间是“1946.7.15”,条幅旁还有说明,说“这是某同学用闻一多先生牺牲时的鲜血写的”。后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用闻一多先生的鲜血写成的条幅》,详细介绍这血写的条幅。读罢令人思前想后,疑窦丛生。  相似文献   

20.
一、提示、设问阶段在学生自学课之前,一般说来,教师要作一点“提示”,即运用提示性的讲解,或交待学习本课的目的要求,或介绍文章的背景及作者的情况,或指点自学的方法,或来一点生动有趣的“课引子”等等.提示的目的主要是以下两点:①给学生独立阅读创造一定的条件;②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作了必要的提示之后,则采用设问的方法,即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如教《最后一次讲演》,提出五道导读思考题:①闻一多先生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为什么取名“最后一次讲演”?②为什么说杀害李公朴先生是“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作者在痛斥敌人和赞颂烈士时,用了哪些词语表达他那爱憎分明感情?③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④闻一多先生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