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散家林清玄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儿。有一次,干活累了,他跟父亲坐在田埂上休息。他一言不发,呆呆地望着远处出神。父亲看见他这个样子,问他想什么。他说:“等我长大了,不种地,也不上班。”“那你干什么?”父亲问。他充满向往地说:“我想每天坐在家里,等着人给我邮钱。”一听他这话,父亲笑起来,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敢保证,不会有人给你邮钱。”  相似文献   

2.
孩子为何说谎症状:一位父亲正在审问他的儿子。“老师说班里丢了一块钱,是不是你拿的?”孩子:(恐惧地看着父亲)“不,不是我。”父亲:(口气缓和,交待政策)“你只要说实话,我不打你。”孩子犹豫半天,终于下了决心:“是我。”父亲:(震惊,怒火万丈,失去控制...  相似文献   

3.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位学生考试考差了,回到家里,父亲问他:“成绩怎样?”儿子很难为情。父亲又问他到底怎样?儿子怯怯地说:“很糟糕”。父亲想了想:“不会是最后一名吧!”“确实是最后一名。”儿子说完,等待着“暴风雨”来临。没想到,父亲喜笑颜开地扶着他的肩膀说:“祝贺你,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肯定只有前进,不可能再有后退了。”儿子惊诧不已,转而泪光闪闪。后来,他的成绩一天天好起来,最后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位父亲虽然不是教育者,却算得上是“教育家”,因为他让儿子对感到前途一片光明。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这位…  相似文献   

4.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子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相似文献   

5.
说到用语言教育孩子还是用行动教育孩子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父亲带着孩子去参加儿童攀岩比赛,父亲是个攀岩爱好者,儿子的身体素质也不错。比赛时父亲站在场外不停地给儿子喊加油,儿子也能清晰地听见父亲的声音“别紧张!”“快一点儿!”“别害怕!”可是最终儿子还是输掉了比赛。事后孩子对他的父亲说:“其实当时我一点儿也不紧张,也不害怕,可就是不知道哪一个支点最有利于继续向上爬,而且手指头在岩壁上怎么也使不上劲。由于没选好支点,最后脱手了,才会输给对手。”父亲听后有些遗憾,  相似文献   

6.
杰克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杰克的小男孩,他出生在一个打渔人的家里。一天,他和父亲到海上去捕鱼,开始的几网都没有收获,父亲泄气了,杰克说:“再捕一网吧,说不定最后的一网会有收获。”于是,父亲再次把网抛向海里,然后慢慢地收回来。拉网时父亲感到沉重万分,连忙叫杰克来帮忙。杰克和父亲把网拉出水面的时候,看见了一条像鲸鱼一样大的大金鱼在水中挣扎,父亲想:“这样硬拉是拉不起来的,得想一个好办法。”突然他灵机一动,想:用斧头把它劈死了,再拉上来也不迟啊。”于是父亲叫杰克拉住网,千万别松手,他回家去拿斧头。父亲走…  相似文献   

7.
一起去看     
儿子九岁那年,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高兴得跳起来。到了看台,儿子只顾吃冰棍。父亲生气了:“下回不带你来了!”父亲教给他如何看球,他知道了什么叫角球,什么叫点球。  相似文献   

8.
白纸和黑点     
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位婚后不久的女子,每次回到娘家总爱在父母面前诉说丈夫的不是,历数他的缺点。父亲听了不以为然,他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个黑点,然后问女儿:“你看上面有什么?”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黑点。”父亲再问,女儿仍然说:“只有黑点啊。”父亲说道:“难道除了黑点,你就看不到这是一张白纸吗?”女儿听了恍然大悟,她明白了父亲话里的含义。从此之后,她再也不向父母数落自己丈夫的缺点,两口子的感情也比以前好多了。这个故事,对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无启示。其实,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被画上“黑点”…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上大姨妈家去玩,听她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有一个19岁的男孩子,参军回来没多久,就干了几件大逆不道的事。一次,他向父亲借摩托车送战友去玩。由于工作忙,上级领导随时都有可能找他的父亲办事,所以父亲就没答应。他一听,就用拳头指着父亲,厉声吼道:“你到底拿不拿?”父亲生气了,红着脸说:“不拿,就不拿!。”这个家伙竟然抓起一把火钳,不停地朝父亲的胳膊打去。  相似文献   

10.
彭淼 《现代教育》2005,(9):55-55
父亲报自考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在我的记忆中,那里西窗的灯是长明了,那时的父亲总是忙碌,在他的手里、桌上、枕边总会有几本厚厚的书,他常常看,常常写,常常比划。我觉得好奇,问父亲:“您在干嘛呢?”父亲爱抚着我的头,笑着说:“爸爸啊,在“充电”呢,不多学些知识,将来很难难适应这个社会的,你也要好好学习才行啊。”  相似文献   

11.
父亲     
我伏在桌子上写《父亲》。父亲就坐在我的对面,双腿搁在一把椅子上。他抽着烟,烟火忽明忽暗,烟雾弥漫在我和他之间,我无法看清父亲的神态。父亲发现我在看他,丢了烟蒂,问:“你老看着我干啥?”“没什么,因为我在写东西。”“写东西?写东西你看我干什么?”他脸上的疑惑更重了,“与我有关?”“的确有关。”父亲脸上掠过一丝惊异的神色,我顿了顿说:“我在写你。”“嘿嘿,写我?写一个老农!”他把“老农”这两个字说得特别重。我记起来了,原来那“老农”是我小时候叫过的!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爸,你还记得那事?”大约是…  相似文献   

12.
千古一梦     
西晋初,荆州刺史胡质父子以清廉闻名天下,有一次,晋武帝召见胡威谈论边疆之事时,谈到了他们父子的清廉。武帝问胡戚:“你的清廉与你父亲的清廉相比,哪一个更高?”胡威回答:“我比不上我的父亲。”武帝问为什么,他说:“我父亲清廉唯恐别人知道,我清廉唯恐别人不知道,所以我远远不如我父亲。”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单位,本人所收的来信大概是最多的。一些理工科大学生和一般知识分子的信姑且不说,这里列举几例文化层次较高者来信中的出人意外之处。   我的一位同乡兼校友,一次找我商量他的工作单位问题,并拿出他写给父亲的信让我看。令人惊奇的是,他落款时在自己的名字后写着一个“示”字 !我告诉他:“示”是长辈对晚辈写信所用之辞,你给父亲写信,末了不写“稽首”之类词语也罢,怎么竟写了个“示”字 !他甚感不好意思,坦白地告诉我,是学他父亲来信这样写的。当我知道他的父亲是位农民时,便不客气地批评他:一个大学中文系毕业生,…  相似文献   

14.
心灿 《老年教育》2007,(5):23-23
佛经里有则故事:父亲要儿子上街买酒菜招待客人,却久久不见儿子回来。父亲上街寻找,看到儿子正跟人僵持。儿子跟父亲说:“这个人不肯让路,我就跟他对着,看谁让谁。”父亲怒气冲冲地说:“你先拿酒菜回去,让我跟他对着,看谁让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需赔偿12.5美元,闯了祸的他向父亲认错后,父亲为了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便说:“这12.5美元先借给你,不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每逢周日,假日便外出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  相似文献   

16.
自己拿主意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斯米茨的童年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场里度过的。当时她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就问原因。她断断续续地说:“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只是微笑。忽然他说:“我能摸得着咱家天花板。”正在哭泣的索尼亚听后觉得很惊奇,不知父亲想说什么,就反问:“你说什么?”父亲又重复了一遍:“我能摸得着咱家的天花板。”索尼亚忘记了哭泣,仰头看看天花板。将近4米高的天花板,父亲能摸得到?她怎么也不相信。父亲笑笑,得意地说:“…  相似文献   

17.
陈莉萍  汪强 《师道》2003,(7):22-22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并不好,因为他经常“说谎”,譬如他捡到一枚怪异的石头,他就会对同学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当然报以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他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却不生气,只是暗中观察孩子是否真的像老师说的那样在说谎。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捡到了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的拿着对他的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造的硬币。”姐姐拿过来一看,却发现这只是枚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而已。孩子的姐姐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惩罚…  相似文献   

18.
倪萍 《辅导员》2009,(13):62-62
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家,坐在椅子上,边洗着脚边说道:“我说这袜子怎么这么容易破呢,原来是脚趾甲长了啊。”于是便喊我替他拿趾甲刀。可能是因为腰弯不下来,他剪得很吃力。我说:“还是让我来吧。”父亲很吃惊,但还是笑着答应了。  相似文献   

19.
诗人李夏普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他小时候跟父亲到一位老人的铁匠铺修理耙子和锄头,他父亲付给老人报酬时,老人说:“不用了,这一类小活我从不收费的。”但他父亲执意要付给老人维修费。“年轻人,”老铁匠对他父亲说,“难道你就不能让一位老人,时不时舒展一下他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益名 《小读者》2011,(5):20-20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从小就爱好文学,父亲却硬要他学习法律。他就是不服从父亲的旨意.父子之间常为此事发生冲突。一天,父亲再也按捺不住气愤.质问巴尔扎克:“我让你学习法律.你为什么要学习文学?”“爸爸,您知道,我对法律是毫无兴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