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传统礼俗作为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的具体承载方式,在传统社会事实上发挥了重要的道德教化作用。中国传统礼俗文化通过情境化、仪式化等形式强化个体对国家、社会的道德责任与义务,通过仪式参与、情感体验等柔性方式开展道德教育实践,对现代德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价值。推动传统礼俗文化与现代德育的融合创新,需要在深刻体认现代性危机的基础上,直面传统礼俗文化实践的现代误区,从回归本真生活的哲学立场出发,推动现代礼俗文化建设,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场域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要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要认识中国的礼俗社会;要认识中国的礼俗社会,就要认识孔子的礼俗思想对构建这一社会模式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民族呈现为二重性的存在,它既是一种社会实体,又表现为一种文化观念。作为社会实体,民族的形成发展伴随着漫长历史过程中社会各领域关系的扩展,是人类超越血缘在更大的范围内结构社会的产物。与社会的这一变迁相适应,民族观也经过了一个由传统的族类观念向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民族的转化过程,民族就是在社会、文化的这一流变中形成的,其本质寓于社会的现代性之中,是人类步入近现代后用文化整合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创造了具有革命含义的红色礼俗,其以简洁为本色、以革命为指向,深刻改变了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社会日常生活,尤其在延安时期增加了以毛泽东权威为核心的个人崇拜特色。在根据地和解放区,不断传播的红色礼俗逐渐取代了传统礼教,重新塑造了民众的行为与观念,在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动员与政治整合作用。不过,红色礼俗并没有完全打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而是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威权化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5.
山岳信仰是古老的世界性信仰,中国很早就发生了关于山岳的神话、信仰与礼敬行为。山岳祭祀是中国传统祭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山岳祭祀经历了原始自然崇拜、神秘王权确认与帝国江山社稷保障三个阶段。人们由被动膜拜山岳,到主动册封山神,再到要求山神为我所用,山岳巍巍万年没有改变,但人与山的关系却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今人的山岳观念较之于古代人的山岳观念无疑有重大的改变,人们对于山岳已经由崇拜信仰转变为尊重感恩,因此祭山礼俗发生改变理所当然。如果在重视继承传统礼俗中的有益的祭祀原则与仪轨的基础上,根据当今社会伦理意识与民族文化建设需要,在复兴祭山礼俗过程中对传统礼俗进行适应性或者说选择性的传承,则既尊重与继承了传统,也遵循了当代社会的文化逻辑,是传承中的更新,符合文化演化法则,同样适合我们今天所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客家民系是比较保守的民系,虽然客家人迁徙到各地,却仍然传承着源自于传统之儒家礼俗。然而,礼俗会因为社会变迁、族群融合而有所变化,婚姻礼俗亦然。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常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使得客家婚姻礼俗随时代而有所变迁。台湾的客家婚俗,也随着时代与地域之不同而有所差别,至今仍可看出源自于原乡古代的礼俗。客家人的婚姻观念是以“广传家族、繁衍子孙”为主要目的;传统客家婚姻礼俗极为讲究,每一项婚姻礼俗都代表客家人的文化精神与理念。探讨台湾客家婚姻礼俗之变迁,可说明台湾客家婚姻礼俗,乃源自于大陆原乡,论其渊源皆以《礼记·昏义》: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为依归,但在台湾又有所转化,演化成在地化之客家婚礼习俗。现代台湾客家婚礼,都已经过简化,古老完整之婚姻礼俗,已不多见,客家年轻一代,更不复知晓客家婚姻礼俗之文化意涵。本文探讨台湾客家传统婚姻礼俗内容,彰显客家文化中的婚姻民俗与精神信仰,有助于认识台湾客家婚姻礼俗丰富之内涵。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 ,中国的饮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盛誉。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 ,是世界文明史上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国传统饮食礼俗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集中、强烈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心理素质。因此 ,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饮食礼俗 ,无论是对拓展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研究领域 ,还是对深化中国社会生活史的领域 ,意义都很重大。然而 ,对于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的研究 ,学术界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 ,至今尚未有一部论述中国传统饮食礼俗发展、嬗变的专著。为了填补这一重要而薄弱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体育观念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继承性与延续性,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对现代体育观念的形成与确立有较强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为现代体育观念的转变设置了种种障碍,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去克服改正.  相似文献   

9.
程浩 《华章》2009,(16)
本文从礼俗的社会等级特征入手,分析了礼俗的社会结构特征,礼俗的社会认知特征,礼俗的社会规范特征,礼俗文化的特点就在于,礼和俗相互依存、胶着,双向地增强了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人情”是世俗语汇,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概念,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联接方式.人情构成了日常礼俗的精神基础,礼俗社会围绕着人情展开,人情成为了一种社会聚合的文化表象.人们在家庭与社会群体中处处以“人情“的方式建立互动关系.人情在日常礼俗中有日常性人情与仪式性人情的区别,在传统人情往来中有优先、互惠、贮备与增值、动态均衡,以及流转的原则.在当今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时代,人情在日常礼俗中出现断裂与畸变.相互关怀的温暖人情日益稀缺,而以金钱与利益为导向的“人情”却正在腐败着社会,失去了传统的文化聚合的表征意义.如何保持传统人情固有的优良善性,发挥它促进社会团结的特定功能,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1.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相应的春节民俗,这些民俗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民俗更是丰富多彩。从中原地区春节民俗如年、祭灶、除夕、春联、饺子、爆竹、拜年做一研究,可以看出中原地区春节民俗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云南彝族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多彩而独特的彝族婚俗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较大。随着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彝族婚俗文化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资本化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云南彝族婚俗文化的特点及其旅游文化价值、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云南彝族婚俗文化旅游创新开发对策,促进彝族婚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丧葬礼俗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俗情与儒家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丧葬礼俗在五四时期受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批判,从而产生新式丧礼观。在新式丧礼观的影响下,五四时期的丧葬礼俗也发生了变化。这种些微变化打破了传统丧葬陋俗的凝滞状态,并不断向民间渗透,它最终必将引起丧葬礼俗普遍性与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丧葬文化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与发展,渝东南土家族丧葬习俗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应加强对渝东南地区土家族丧葬习俗变迁的引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保护和发扬土家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民间工艺是民俗现象的组成部分,近代福州民间工艺产品在艺术性和技巧性上达到了最高境界,民间工艺民俗传承发展了当时的民间文化,真实反映了近代福州社会的经济和生活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福州民间工艺发展不平衡,一些民间传统工艺产品和民俗文化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逐步走向没落,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和发展民间工艺民俗。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含着古老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以及民风民俗。本文着力从"乡土"入手,分析中国先民的乡土意识,文化情怀,以及在某一地域的风土人情。从中提炼出民族心理,来为中国文化研究作出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社会"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民俗活动在新的时空中显示出一种新的社会功能,担当起人们从事生计活动之余的生理和心理调整的作用,极大地丰富着休闲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从而具有了显性与隐性形态的双重休闲价值。显性价值形态是指能以设备、符号等外显形式表现出来的价值形态,即民俗中所有能够以外显形态表现出来的习俗与风情;隐性价值形态首先是指"不能以符号系统直接表现出来的价值形态",即当民俗活动与休闲生活在精神域界形成叠交时其所具有的情感体验价值、娱乐价值、康复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精神领域的变化,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挖掘民俗实用方面的价值,却忽视了民俗载体和媒介的创新,致使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消失,承载民间文化内容的影像丧失或削弱了其传承的文脉精神。因此,以媒介的创新为着眼点,运用本土化理论和方法,探索动画形式的当代创新,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文化资源的承传和擅变,是保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民俗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对陕西省白水县婚俗文化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从当地的婚俗方言词汇中来看当地的婚俗文化,并探究其与中国古代婚俗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从而对中国古代婚俗文化的当代形式作以点式的梳理和概括。  相似文献   

20.
作为乡土写实小说流派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鲁彦的乡土小说,以丰富的浙东风俗描绘、深刻的社会心理刻画、“温情脉脉”式的批判,展示了风俗文化现实主义倾向,触摸到乡土中国的生存风貌和历史变迁。在最俗常的风俗生活的世态中感受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种族心理,乃至中国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文化错位中的精神危机,为现代中国文化重建与文学审美的提升,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