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劳动,这是渗透一切、贯通一切的东西。”劳动教育是对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之 一。在初中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尤其是作文的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也应该成为语文学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语文学科的作文教学,学生写作的过程就是脑力劳动的过程,如何将写作创作的脑力劳动与对学生进行体力劳动的认识与热爱教育结合起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59):47-48
将劳动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是完全符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特点,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语言与思想相统一的教育效果。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的困局分析,厘清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基本策略,为实施劳动教育探索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传统语文教学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旧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对劳动素养的关注不足,通过初中语文学科融合劳动教育,深度解读整合文本,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师劳动素养,纠正学生认知错误,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实践向度,充分挖掘初中语文学科中的劳动教育要素,更好地促进初中语文学科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一、小语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小语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小语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要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习惯、意志、情趣等方面思想素质的培养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把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融会到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去。小语教材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小语教育在学生的劳动素质培养方面,侧重于学生劳动品质和劳动观念的培养,尤其是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如《劳动的开端》、《劳动最有滋味》、《养花》等就是很好的范例。其次,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很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92):47-48
在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指向下,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被提升至一个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也认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因此,语文教育也必须在"立德树人"的指导下,加强渗透劳动理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意识与品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意识。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和相关论文,阐述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