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人面桃花》是格非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转向较为成功的一部作品,展现了他在新世纪历史文化语境下对革命、性、乌托邦的新思考。本研讨在表达关于《人面桃花》独特审美阅读体验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了格非在小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与继承,分析了《人面桃花》悬疑解疑的结构方式、错位的爱情叙述和乌托邦理念,阐述了格非对人类内在精神的可贵追寻以及追寻所具有的精神高度、困惑与局限。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有一个重要的文学主张是:“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的大多数作品也正体现了这一思想,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赤裸裸的自我暴露的特点和返归自然的心理要求。他的小说《沉沦》就体现出他的这种创作思想。本文将着重探讨《沉沦》当中有关“返归自然”的精美描绘和它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以及同郭沫若作品相比,《沉沦》在这方面所显示出来的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3.
格非是一个十分讲究小说的文本结构与叙事艺术的作家,在他的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里,这一点也体现得十分明显。在这部作品中,格非更加关注如何将小说的结构与所表达的思想更好地结合起来。本文通过对《欲望的旗帜》这部作品的结构与思想内涵的分析,试图揭示这部作品“及物”的结构特点与“不及物”的人物状态特点以及上述特点所勾勒的当下人们的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4.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世界上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创造的楚辞,尤其是《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被后人誉之为可以“与日月争光”的不朽作品。两千多年来,我国第一流的历史家、楚辞学者都不曾怀疑过他的存在及其《离骚》的真实性。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今文经学家廖季  相似文献   

5.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最杰出的文学代表。他的作品《人间天堂》描写了青年阿莫瑞的成长过程,展现了青年一代对“美国梦”狂放的追求,而作者与阿莫瑞在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6月20日上午,由我校文学院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今日世界文学》期刊联合举办的《今日世界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专刊”出版座谈会在文学院召开。莫言、余华、格非、食指等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批评家与会,就世界当代文学与中国文学、当下中国文学发展趋势及其与世界文学的联系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家声音     
<正>●格非称文学教育需要作家参与著名作家、清华大学教授格非日前携最新散文与评论集《博尔赫斯的面孔》到"思南文学之家"与读者见面。这一新作可以看成是格非"文学公开课"的纸面版,从中可以读到他对列夫·托尔斯泰、福楼拜、加西亚·马尔克斯、卡夫卡等外国作家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他对小说叙事、小说传统等文学话题所持的观点。格非透露,这些文章的原型是自己历年来在华东师大、清华等高校教授文学赏析课程的讲稿,又经过重新打磨而成,其中蕴含他近十年来读小说的心得。格非坦陈,当老师的头10年,他为此非常痛苦和困扰,辞职的念头时时冒动,因为很多人以为他是专业作家,他也想干脆去做专  相似文献   

8.
《死魂灵》被俄国文学批评家称为一部“文坛上划时代的”、“高出于俄国过去以及现在一切作品之上”的作品。它的出现,不仅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辉煌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引人注目的大事。高中语文第三册《泼留希金》这篇课文,就是这部巨著第六章的节选。作者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一八○九年诞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地主家庭。童年生活使他对地主庄园有一定了解,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一定的生活基础。入中学后,他受到十二月党人先进思想的影响,增强了向往自由和反抗强暴的精神。一八二  相似文献   

9.
格非是先锋小说作家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作品在突破小说传统叙事模式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在短篇小说《青黄》中,格非娴熟驾驭内聚焦叙事方式,为小说设置了一连串的悬念,并利用读对聚焦人物眼光的高度认同,形成全跌宕起伏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他还运用对情节的“解构”、“错时”、“阐释空缺”等叙事技巧开掘作品深层的主题意义,体现了对传统的突破,也显示出其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10.
托尔斯泰曾经指出:“假如你将世界一般文学予以筛选,狄更斯的作品将被保留;而筛选狄更斯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将被存传。”在其五十余年来的日记与札记中,记载着他对狄更斯小说类似的褒誉。什么是艺术?他以为,《大卫·科波菲尔》才是艺术。在对他影响最大的诸如《圣经》及果戈理、卢梭等人的作品中,他显然认为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是其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1.
浩然是“文革”时期独步文坛的作家。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一特殊时期的佼佼者,与他的积极分子创作动机、他对真实的特殊理解有密切关系。在“文革”中,浩然在“三突出”创作原则的严格限制下,在《金光大道》等作品中建立了一套准确、精致的政治修辞。现在,浩然早已淡出了文学舞台,但他所塑造的积极分子及其思想方式、修辞方式依然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我们的潜意识中。  相似文献   

12.
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位大作家是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他一生创作了四百七十多篇小说和二十余部剧本,以“短篇小说大师”的美誉著称于世。他早期作品中的《变色龙》、《万卡》、《普利希别叶夫中士》、《苦恼》等优秀之作为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极为生动的形象。而他的中后期作品《草原》、《乏味的故事》、《第六号病旁》、《带阁楼的房子》、《姚内奇》、《樱桃园》(剧本)、《装在套子里的人》、《未婚妻》等,思想性更加强烈,艺术上也更加成熟了。作品体  相似文献   

13.
以往对汪曾祺《异秉》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其1980年发表的重写后的文本在内容上对1940年初作版本的继承与变化,然而实际上这一重写首先是由结构上的自我扬弃所铺就的。作为他在1980年代的复出之作,《异秉》从层级叙事结构向“涣散”的“叙事流”写作的流变是其重新审视了文学如何介入世界与人生这一根本性命题后的结果。其1980年代以后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语言与文体意识。语言作为自为的目的,形成叙事意识对意义表达的反刍。汪曾祺在1980年代的“惊艳”很大程度上也归因于他对小说理念的革新。他的“与众不同”不仅是叙事对象的抒情复归,亦是文体意识的内在突破。《异秉》重写之文体风格的变化反映了他由回忆感受所进行的文本重塑,由此见得他从写作实验到生命写作的历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道、法两家在学术思想上存在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排斥的矛盾现象。将这两家的集大成著作《庄子》和《韩非子》放在同一层面上作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仅就文学特征而言,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后人重视:《庄》、《韩》之间貌似相同的文艺观,实则源于两个迥异的逻辑起点;不同的逻辑起点导致了《庄》、《韩》文艺观内在的本质差异;“传神”与“写形”的不同特征构成了《庄》、《韩》文学创作主体的主要倾向;“意象”与“形象”的不同内涵构成了《庄》、《韩》文学的客体差异  相似文献   

15.
受博尔赫斯影响的当代著名作家格非把游戏介入到小说之中 ,构建了他的“迷宫小说”。本文以他的作品《锦瑟》为例 ,着重挖掘了他的作品里关于时间和梦境的思考和诘问 ,以及因作品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美学色彩 ,兼论了《锦瑟》给时下写作者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姜振昌同志在《鲁迅研究资料》第十二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鲁迅的〈长明灯〉与迦尔洵的〈红花〉》,该文论述了《长明灯》与《红花》之间所存在的“丝丝缕缕或明或暗的联系”,并比较了两篇作品的异同。论述颇有见地,但是,笔者认为,鲁迅的作品所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果说,以某一事物为象征,并使之作为作品表达主题的核心形象这一点上,《长明灯》是借签了迦尔洵《红花》的象征手法,那么,要以“放火”的方式摧毁旧事物和旧的世界,《长明灯》可以说是受到了爱罗先珂的《世界的火灾》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王晓燕 《文教资料》2013,(16):11-13
小说家拉德克里夫·霍尔的《孤寂深渊》被誉为女同性恋文学的"圣经"。通过描写女主人公斯蒂芬·戈登的成长经历、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女同性恋者寻求身份认同的艰难过程。居住空间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与自我身份认同之间存在内在、深层的联系。作品居住空间的变化恰当地诠释了女同性恋者在当时社会受到的身份困惑、身份焦虑和自我的身份认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孤寂深渊》,解读斯蒂芬居住空间的转移与她身份认同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日本文坛上,将“虚幻”强调为“真实”构成了村上文学的一大特征。作品中这两个不同的世界是作为互相对照映衬而存在的,但在村上春树作品世界中对“二元世界”的处置又不是固定的,而是大致以《斯普特尼克恋人》为界分为不尽相同的两种对待方式。这种具有量与质的双重演变在《舞!舞!舞!》(简称《舞》)与《斯普特尼克恋人》(简称《斯》)的创作中表现得最具代表性。该文就这两部作品中“二元世界”风格的相关体现及发展差异做一大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无论是把《圣经》看作为信史、还是看作神话,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圣经》的文学价值。作为西方文学的源泉之一,从中世纪到近现代文学的发展都与《圣经》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在中世纪。而《神曲》是中世纪最伟大的作品,被研究者称为“中世纪的史诗”和“百科全书”,它之所以卓尔不群和博大精深,得益于多种缘由,  相似文献   

20.
受博尔赫斯影响的当代名作家格非把游戏介入到小说之中,构建了他的“迷宫小说”。本以他的作品《锦瑟》为例,着重挖掘了他的作品里关于时间和梦境的思考和诘问,以及因作品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美学色彩,兼论了《锦瑟》给时下写作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