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推进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但是,教学改革实践存在人才培养理念未能与思政教育全方位契合、教师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综合能力不强和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缺少灵活性等问题。高校要优化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案,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强化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结合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整体战略,引导教师充分提炼和总结法律知识背后的价值关怀、人性考量和制度定位,培育学生追求公平正义的法律信念、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肩负使命担当的职业操守等优良职业素养,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德法兼修”是新时代法律职业辅助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是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与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法律事务专业“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及总体计划,对高职法律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维度予以阐述,提出加强法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规划保障、系统开展课程思政改造、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培养、促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力等举措。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德法兼修”,针对法学“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理念受限、教学模式陈旧、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予以展示回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径路建议,突破思政元素难以融入法学领域的思想壁垒,传统法学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升级换代,以期构建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完善现有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专业知识讲授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关系等方面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提出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凝结要与“四有”好老师要求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设计原则,总结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五大实施路径。依据“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大纲要求和底线思维、发展思维、创新思维、创业思维理念,凝练了该课程各章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挖掘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指出了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授课技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一直以来,我国应用型高校法学教育课程缺乏思政元素,没有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在紧紧围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指导下,婚姻家庭继承法学以培育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为目标,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现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探究专业课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路径和方法一直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硬骨头”。本文以无机化学教学改革为例,从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师育德能力、修订教学大纲、挖掘思政元素、精准设计教学内容以及灵活运用多种混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深入探究实现专业基础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可行路径,为构建各学科合力育人的教育格局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在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活动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知识、能力的目标,又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学前教育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途径主要有:课程思政元素路径挖掘探索、修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目标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课程实施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课程考核评价中融入思政元素等。  相似文献   

8.
劳动法学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既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其教学内容又与课程思政紧密联系。通过分析劳动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必要性,文章深入挖掘了劳动法学课程中的以人为本、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等典型的思政元素,确定和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希冀为高校劳动法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而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如“硬思政”“贴标签”等课程育人难点。本文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例,结合课程、专业以及学科实际,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满足OBE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实施策略,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课程思政的思维方法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达到增强课程的育人功能,为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李晏 《林区教学》2023,(4):29-32
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目标,对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素质、思想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将思政教育融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的课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念、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等思政元素有更加深入细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涵养和价值追求,推动法学专业“德法兼修”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张玉磊 《林区教学》2023,(12):22-28
课程思政是地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借鉴泰勒的课程开发目标模式,以“确定目标—选择内容—实施方式—专业评价”为分析框架,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涉及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理念创新与实践抓手。“园艺植物育种学”作为园艺专业必修课,在教学改革中以OBE理念为指导思想,从教学目标设置、思政元素挖掘、教学组织设计、考核体系优化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初步形成了以成果为导向的新型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得到园艺专业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可,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觉悟。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中国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路径。“科研论文写作”是本科教育中培养学生写作、科研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有必要将思政建设融入“科研论文写作”课程,实现协同育人。以OBE理念为指导,深入挖掘“科研论文写作”的思政元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融合,并通过制定课程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探索新型教学方法、优化课程改革与评价方式、完善教学过程等教学活动,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职院校专业群内涵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本着立德树人、德技兼修、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亟需重构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为专业课程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实践遵循,弥补专业群内涵建设的不足。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存在教学目标缺乏系统设计、教学内容不契合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不贴近高职学生实际、教学评价缺少指标体系及脱离人才培养效果等现实困境,从二级学院中观层面提出设计专业群“系统分层”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构建专业群“师史事势”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创新专业群“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实施专业群“增值赋能”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等构建进路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刘双泽 《成才之路》2023,(14):17-20
在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下,新一轮教学改革已然展开。大学语文课程应乘着教学改革的东风,激活课程的生命力,助力于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大学语文课程本身与思政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应充分展现其学科优势,结合教学对象的专业特征,挖掘富有专业特色的思政元素,重归文以载道的传统。文章立足于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对大学语文教学践行课程思政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确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建设立体化资源库、创新教学方法、健全评价体系等系统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6.
德法兼修是警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公安院校应创新警务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改革入手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效融合,才能在牢牢把握警务人才培养的前提下厚植法学基础。“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在我国高校全面开展以来,如何用习近平法治思想铸魂育人,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提升大学生法治认同,成为当前高校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民法典》的诞生深刻影响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及民事法律制度的变革,它实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命题、历史命题、制度命题和实践命题。公安院校“民法学”课的教学内容应适时作出调整,找到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从而完成“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有效融入的根本任务。在公安院校“民法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阐释“四个自信”抵制西方思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法治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民法学”教学中,应先充分挖掘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素与《民法典》的契合点;从战略性、实践性、原创性、时代性、生态性等诸多方面充分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维度,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途径、教材选择及教学技能等方面提升教学水平,以达到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警校院校“民法学...  相似文献   

17.
对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是协同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键手段,也是提升育人成效、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渠道。为改善传统课程思政元素采集方法存在的挖掘层次较浅、思政覆盖面窄等不足,对通信类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策略展开研究。以“光纤通信”课程为例,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对不同知识点的课程思政元素展开深入挖掘,采用故事讲述法和问题引导法对思政要点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等进行探究,对思政元素的专业意义和教育意义展开分析对比。有效拓宽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政效果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气象气候学”课程为例,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通过深入剖析课程内涵,提取课程相关思想政治要素,从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建设和课程思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方面探讨该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结合OBE理念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目标,实现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有机结合,并在考核体系中体现课程思政目标表达成度,探索工程认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方法,为“气象气候学”课程乃至各类工程专业认证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初始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法律史课程以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系统讲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规范和司法实践。对于当代而言,其内容已是过去式,但从过去式的法律制度中汲取合理元素服务于当代法治建设,并对学生进行法律文化自信教育,是中国法律史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掘中国古代法制中德法融合、严明吏治、契约自治、司法原情等理念和实践的历史价值,不仅能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也能坚定学生的法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与课程内容融合不紧密、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Windows网络系统管理课程为例,阐明课程思政设计理念和原则,提出了“围绕课程特色定目标、围绕课程内容挖元素、围绕元素找案例、围绕案例定方法、围绕方法评效果、围绕效果修标准”的“六围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