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探究《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格的分裂是造成布兰奇悲剧的内因;她所生活的父权制社会是铸造布兰奇悲剧的外因,是毁灭布兰奇的真正根源.  相似文献   

2.
李惜丽 《海外英语》2014,(6):188-189
该文从结构主义的角度来解读田纳西.威廉姆斯的著作《欲望号街车》,通过分析文本中重要的几组二元对立项不难发现威廉姆斯笔下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女主角布兰奇的悲剧,亦是美国工业浪潮中南方的悲剧,父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象征的应用是《欲望号街车》中重要的手法之一。作者通过一些具体物件的象征意义来辅助戏剧主题的表达,由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剧与女主角布兰奇紧密相连的象征物有许多,而本文只着重分析其中地名和颜色在剧中的象征意义,以此来解构布兰奇的性格和她悲剧一生。  相似文献   

4.
《欲望号街车》中对布兰奇疯癫的命名,纠葛着强势的男权话语,美国工业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渗透进了社会存在的所有层面。在文化转型时代,布兰奇难以适应新的道德价值观念,沉溺于过去旧南方的价值标准,从而在转型社会中屡受打击、迷失自我,最终走向毁灭,布兰奇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田纳西威廉斯自己的文学创作始终致力于表现"脆弱的美丽"和"残酷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欲望号街车》也同样呼应着这一主题,它关注了美国主流文化下被边缘的亚文化个体以及他们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在这一戏剧中,作者藉由布兰奇的个人悲剧命运,控诉了美国现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对亚文化进行迫害的事实。布兰奇作为亚文化的符号和代表所遭受的不公与残酷,揭示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压制和破坏。  相似文献   

6.
杨慧娟 《海外英语》2012,(14):190-191
在田纳西·威廉斯的剧作《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和史黛拉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姐妹,但却有着不同的人格和爱情观。她们都渴望爱情,追求爱情,但她们的爱情故事都以失败结尾。通过分析她们在爱情中的心态、遭遇以及其悲剧结局,不难看出,过分依赖男性是她们共同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7.
文章用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分析了《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人公布兰奇的自我分裂以及这种分裂对其与他人关系所造成的影响。布兰奇的分裂始于她发现丈夫艾伦是同性恋时,她的纵欲行为背后有着很复杂的心理机制,而不是单纯的本能欲望。在和斯坦利的关系中,布兰奇把自己的破坏性幻想投射到斯坦利身上,才引起双方的误解,最终酿成悲剧。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50):191-192
根据拉康的三境界说理论,女主人公悲剧命运发生的原因包括自我身份认同的错位、对男权体系的矛盾认知与无法达成的欲望。在她的想象界中,布兰奇近乎完美的想象世界与现实截然相反,导致自我身份认知的错位。在象征界中,她对父权制社会的统治地位认知不清,排斥的同时还依赖于男权体系,造成矛盾。在现实界中,她强烈地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去做妓女,经常与陌生人调情,寻求安全的感觉。然而,她并未找到一个安稳的栖息之地,她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悲剧便就此发生。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74):139-140
根据拉康的三境界说理论,女主人公悲剧命运发生的原因包括自我身份认同的错位、对男权体系的矛盾认知与无法达成的欲望。在她的想象界中,布兰奇近乎完美的想象世界与现实截然相反,导致自我身份认知的错位。在象征界中,她对父权制社会的统治地位认知不清,排斥的同时还依赖于男权体系,造成矛盾。在现实界中,她强烈地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去做妓女,经常与陌生人调情,寻求安全的感觉。然而,她并未找到一个安稳的栖息之地,她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悲剧便就此发生。  相似文献   

10.
借助福柯的权力理论,可以对《欲望号街车》有深一层的分析:在史丹利—史蒂拉—布兰奇的三角权力关系中,布兰奇是受害者,在交织的权力关系网中,她处于如此不利的位置中,因此她的堕落似乎也是必然的,她被史丹利从以他为核心的权力系统中驱逐也是可以理解的。同时,权力在其作用过程中改变着她,权力定义了她的身份,布兰奇的悲剧是权力关系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路静 《文教资料》2011,(4):19-20
电影《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和电影《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有共同之处,更有许多不同,论文结合费雯丽的演艺生涯,重点论述《乱世佳人》、《欲望号街车》中女主角在性格、爱情、欲望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卓芹 《考试周刊》2009,(52):28-29
《还乡》是英国著名作家、诗人托马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女主角游苔莎的悲剧成因是研究颇多的一个方面,今天再次细读该作品,本文作者发现造成游苔莎悲剧的原因除了评论界较关注的环境、性格因素外.还存在其他一些方面,在此从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和女权主义方面解读游苔莎的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13.
<欲望号街车>生动描写了女主人公布兰奇的悲剧一生,然而她的一生似乎都是由她去世的丈夫--爱伦主宰的.爱伦在<欲>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布兰奇一生几乎所有行为和追求都源于对爱伦的爱.本文试用法国哲学家亨利·伯格森的时间理论阐述爱伦在<欲望号街车>中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4.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价值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美好政治理想被现实击毁,最终选择了自沉汨罗.他的悲剧,是一个政治家的悲剧,是一个伟大灵魂的悲剧.屈原及其作品具有突出的悲剧美学特征,其悲剧性表现在政治理想和人生命运两个方面.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屈原悲剧的根本原因,性格和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是屈原悲剧的重要心理原因.屈原以其进步的思想、高洁的人格、不朽的作品和九死不悔的精神让后世哀思和仰慕.  相似文献   

15.
关昕 《贺州学院学报》2006,22(4):105-108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在他的戏剧创作中塑造了很多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女性形象,例如莎翁两部悲剧中的女主角朱丽叶和苔丝狄蒙娜,长期以来倍受人们关注.此前已有众多学者时二者的人物性格和悲剧命运分别做过详细阐述,而文章主要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出发,对朱苔两位女主角的形象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展现了19世纪末英国男女婚恋的各种状况。其中《远离尘嚣》和《还乡》两部小说中的女主角由于虚荣心作怪而导致婚姻悲剧的故事值得后人深思。文章结合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两位女主角虚荣的种种表现以及形成原因,最后得出三点如何处理好爱情与婚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通过探测《浮生六记》的女主角陈芸在婚姻生活中的细微点滴,还原出她幸福与悲剧交融的人生,寻求产生幸福和造成悲剧的原因。从而证明沈陈婚姻盛传于世的幸福外表下其实蕴藏着悲伤的底色,我们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这段以性灵相契称的婚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化解读的视角,结合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希腊神话中的塞壬原型和对文本的解读,分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主角黛西的名字的内涵及其隐含的盖茨比悲剧结局的必然性,揭示小说细节安排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悲剧观采用历史的、动态的视角来审视悲剧的发展与流变。文章在承认现代悲剧存在的基础上,探讨现代悲剧在当下社会的存在形态及其与现实、未来之间的承续性关系。在宏观的历史维度下,现代悲剧立足于现实经验,是对社会黑暗面做出的行动性反应,它既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表征,又是联结现实与未来之间的桥梁。总之,无论现代悲剧的外在形式如何变化,其中所渗透的深沉的历史感与悲剧意识以及普遍的人性,早已内化为悲剧的核心内涵,具有崇高的意义与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窦娥是关汉卿塑造的一个典型形象。她善良、坚强,封建社会严酷的现实使她这样一个弱女子蒙受奇冤。《窦娥冤》的悲剧意义主要体现于窦娥形象之中。窦娥的悲剧成因是复杂的,但是,其悲剧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窦娥为维护起码的尊严而本能地反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