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生在战国中期的齐魏马陵之战,生动地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孙膑的战术思想,历来为各方面人士所称道。关于此战的战址,长期以来说法不一。最近有文章提出了马陵战址在郯城的观点,笔者认为与历史事实不符,特将几点看法分述如下。一、齐魏马陵之战战址在何处,史书述之不详,历代考据者看法虽有分歧,但认定莘县马陵者居多关于齐魏马陵之战的战址,《战国策》、《史记》、《竹书纪年》中仅有“齐因起兵伐魏,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19日至21日在山东临沂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104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就《孙膑兵法》、马陵之战和古郯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取得如下共识:《孙膑兵法》在我国文化中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齐魏马陵之战的战址在郯城马陵山一说与其他几说相比有着更为充分的证据。但是,有关马陵之战的某些细节问题,大家仍有不同看法。现将会议发言和提交的论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该图片摄于山东省临沂地区郯城县境内马陵山中段的独龙涧。马陵山是一座历史名山,据《沂州志》记述:“马陵山在州长九十里,与郯城接,状如奔马,直抵宿迁。”该山纵贯今郯城县东部五十多公里,山丘起伏,绵延一线。特别是中段地势复杂,沟壑甚多。独龙涧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条沟壑,因状似葫芦,所以又叫:“葫芦峪”。独龙涧的入口处在司家乡卸甲营村西。涧内谷深林密,坡高山峻,地形复杂,风景独特。这条涧宽仅几米至十几米,长6里有余,酷似一个大袋子,有进口无出口,四周群山环绕,地势十分险要。当地群众相传,郯城马陵山就是孙膑、庞涓决战的地方,故独龙涧又被称为庞涓沟,据传庞涓的军队被诱入独龙涧,遭孙膑伏兵万箭齐射,死伤无数,全军覆没。有的学者也撰文认为,这里是魏齐马陵之战的战址所在。理由除了当地有许多与孙庞大战有关的地名、传说外,主要还有:一.此地出土有铜剑、箭头等战国兵器.特别是发现一带铭文“欲氏左”的铜戈。二.《孙膑兵法》中所言之“隘塞死地”与独龙涧完全相符。三.根据《战国  相似文献   

4.
齐魏马陵之战是发生在战国中期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然而,由于史书记载的混乱,以致于使马陵之战的战址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说法。这众多的说法大致可分为四种:一是大名、元城说,二是新郑说,三是莘县、范县、濮县、鄄城说(以上四地均指现莘县的马陵道口,故下只提莘县说),四是郯城说。近年来,学术界就这一问题又展开了新的论争。但参与争论的主要是莘县说和郯城说。莘县说,最早提出的是晋人虞喜。《史记.魏世家》正义“虞喜《志林》云马陵在濮州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说法,都在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处的平原地带找马陵之战的战址,有人说在大名附近的元城,有人说在古鄄城或濮州,有人说在范县,有人说在莘县。1972年山东临沂汉墓中出土的《孙膑兵法》,不但证明了孙武、孙膑各有其人,佚失千余年的《孙膑兵法》实有其书,还提供了有关马陵之战的两则新信息。该书中有一篇《陈忌问垒》,就是陈忌与孙膑对马陵之战中孙膑战术部署的问答。陈忌即田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马陵之战日:“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认为齐军大将为田忌,本篇却证明田忌并未参加马  相似文献   

6.
齐魏马陵之战在我国历史上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战争,而对马陵战址的考证则是学术界近年来关注较多的热点之一。本刊1993年曾发表过三篇不同观点的争鸣文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陆续收到多篇参与讨论的文章,为了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我们选择其中的几篇以笔谈形式集中发表。限于篇幅,文字上作了一些精减加工。对此问题本刊今后不再作进一步的讨论。从作战路线看马陵战址 黄宝先 笔者认为,既然马陵之战是发生在魏齐间的大规模战争,那么,按照其作战路线寻找其决战地址或许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问题一:为什么说《史记》记马陵之战有矛盾? 答:马陵之战的起因,《孙子吴起列传》说:“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世家》说:“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田敬仲完世家》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于南梁,宣王召田忌复故位,韩氏请救于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将,孙子为师,救韩赵以击魏”。三处三个说法,互相矛  相似文献   

8.
高中《中国古代史》2001年版第13页《战国兼并形势图》下面对马陵的注解是在今河南范县。课本下面的注解则是今山东郯(tan)城马陵山。地图中马陵标在桂陵的有上方。  相似文献   

9.
自去年12月下旬,由郯城县“齐魏马陵之战战址课题组,提出马陵战址在郯城的观点后,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由于该组在论证中提出了许多有力的证据,特别是一系列考古新资料的运用、更加激发了广大学者的兴趣,不少学者在看过他们的论证报告后,纷纷表示支持,有的甚至放弃原来的研究课题,积极投入到马陵之战和战址的研究、考证之中.目前,就这一课题,基本上形成了以郯城为中心  相似文献   

10.
1992年9月19日至21日,海峡两岸《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学术讨论会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来自京、津、冀、鲁及港、台的10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共提交有关论文40余篇。会上除讨论了《孙膑兵法》的军事思想和哲学思想、孙膑的生平事迹以及古郯国文化等问题,主要在马陵之战战址的考证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陈发乘戈跋     
《物》2001年第10期载山东沂水县博物馆《山东沂水县近年发现的几座战国墓》,发表了1999年5月出土于山东省沂水县城北25公里高桥镇马家方庄北部M7的一件铜戈,戈内近端处铸有铭4字(附图一),原引李学勤先生说,释为“chen(陈)发棗(造)钱(戈)”。  相似文献   

12.
马陵之战战址争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作战日程问题;"过外黄"和"大胜并莒"问题;隘塞死地问题;郯莒之地在公元前341年时的归属问题;战前各种史料提及的齐国将领在战中突然销声匿迹问题;太子申大军被歼地等问题上。在战略决战框架下,从双方战略企图、战争目的、战争进程的推演及《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思想观点,在实际战略地理、战术地形上的运用原则等方面,对战址争论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剖析,可知马陵之战应在郯城。  相似文献   

13.
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中的“何处”,有以下几种解释:(一)《语文教学通讯》84年11期上侍问樵同志的《“今宵酒醒何处”疑析》认为“何处”应作“什么时候”讲。(二)《中学语文教学》85年9期黄培煌、黄良筹的《“何处”能解成“何时”吗?》一文,却不同意侍问樵同志的见解,认为“何处”不能作“何时”讲,其理由有三:①侍文“忽略了‘酒醒’下面省略了‘时’、‘在’二字”。②“由于‘处’(讲成“时”)  相似文献   

14.
将上海博物馆最近公布所藏并整理的“战国楚竹书”材料中《缁衣》所引《诗经》,对照有关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就《诗经》“又共Zi行,四或川之“的用字和版本流传重新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15.
清儒章学诚在概括战国文章的写作特色时说:战国文章“深于比兴,深于取象”(《文史通义》)。又说:“未尝离事而言理”。前者是说战国文章善用譬喻,善于比事连类,阐明道理;后者是说战国文章说理富于形象性。这个说法,衡之于《战国策》,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内,是很有见地的。但引喻设譬,形象地说明某个道理,并非只是由于“比兴之尚,讽谕之义,固行人(策士)之所肄”(章学诚《文史通义》),主要还是为达到讽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将上海博物馆最近公布所藏并整理的“战国楚竹书”材料中《缁衣》所引《诗经》,对照有关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就《诗经》“又共患行,四或川之”的用字和版本流传重新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17.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秦赵两国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关于长平之战发生的时间,迄今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长平之战从公元前262年爆发,到公元前260年结束,持续三年之久,才分出胜负。1979年出版的《辞海》“长平之战”条、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1册105页)、杨宽的《战国史》(359页)等以及一些高等学校所辑的讲义,均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释银雀山汉墓竹简中《孙膑兵法·擒庞涓》的文字、句读、地理及桂陵之战的经过,说明了庞涓死于桂陵之战,而不是马陵之战。  相似文献   

19.
汉代王粲《登楼赋》中楼址今在何处 ?历来众说纷纭。文章以充分的论据批驳了“襄阳说”、“江陵说”和“当阳县城说” ,对“麦城说”也提出了质疑。作者首次提出了王粲登楼在荆门的观点 ,并作了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20.
《之战》几处注释辨疑韩世龄汤云航统编高中语文课本中《之战》一文是选自《左传》记载的秦晋两国之间的一则战争故事。读后觉得其中的几处注释有些费解,似有提出辨析的必要。一、“腆”字词义及相关标点“腆”字是出现在郑国商人弦高偶然遇到将要侵袭自己国家的秦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