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客观趋势,必将促进区域内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并对劳动力的层次、质量、规格与数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城镇化建设,必须从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出发,调整专业布局和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2.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劳动力提出了新的需求。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促进农村与城镇的顺利转型与有效衔接,都离不开人的积极作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担负着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专业化培养的农村职业教育,也有必要根据社会结构的调整,对自身的定位与功能做出新的调整与建设。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必将促进区域内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和社会形态的急剧转型,如对劳动力的层次、质量、规格与数量提出更高的需求。文章通过对湖南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形式、专业设置与教育模式的实证分析,剖析湖南中高等职业教育在适应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湖南中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城镇化进程需要,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施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其目的是提高新城镇的人口和产业集聚规模、转变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实施教育扶贫,构建合理的职业教育结构。文章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职业教育结构的互动关系和政府在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采取的调整职业教育结构取向是:在专业结构调整上要适应新城镇建设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特点;在布局结构调整上,大城市应向新型城镇疏散富余的职业教育资源,吸纳新城镇建设所需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形态结构调整上,要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多种职业教育需求形式。  相似文献   

5.
农村城镇化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城镇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且农村城镇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启动农村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是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推动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文章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视角,系统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并从政策制度、经济保障、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加快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实现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协调发展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及城郊地区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科学文化与职业技能,成为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及农民市民化发展的一大瓶颈。将职业教育与现代化农业、城镇化工业、服务产业技能化、市民化人文等方面相结合,论证当前城镇化过程中转型期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及基层职业教育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结合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状况构建农村职业教育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国家提出的战略发展目标之一,在城镇化过程中,建筑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供给矛盾日益凸显,为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类职业院校应根据房地产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包括规模、结构等,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学校要与行业、企业协作共同做好学生培养与就业工作对接,完善课程与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农村经济结构出现了劳动力就业非农化、农户收入多元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村建设城镇化等新变化。农村职业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优化专业设置,提升办学层次,以应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从分析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沿革、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从而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制度,加强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它要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以实现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职业教育要想获得新发展,必须依托城镇化发展需求,做好统筹规划,调整职业院校战略发展方向,在专业设置上实现与产业结构的对接,加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新变化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省农村经济结构出现了劳动力就业非农化、农户收入多元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村建设城镇化等新变化.农村职业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优化专业设置,提升办学层次,以应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由于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会越来越多地逐渐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中来,农民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进一步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为进城农民工创造公平的、宽松的就业环境,提高城镇就业农民工的政治待遇,彻底改变农民工性质,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来说,其本质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实现个人收入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以及现代化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农村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被打破。产业结构的变动引发了农民职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并且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它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来说,其本质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实现个人收入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以及现代化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农村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被打破。产业结构的变动引发了农民职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并且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它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缩短了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但…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和目标追求,职业教育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器,其办学状况直接影响着城镇化建设的效率与水平。然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广大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激发,农村职业教育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对此,要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人才需求方向,构建地域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结构,打造"市域"统筹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更好地为新型城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对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推动城镇化进程.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现就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如果现行法律政策没有重大调整,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民工在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城镇化建设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平台.以温州为例,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指出在城镇化大发展背景下,要实现新一轮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政府部门必须充分发挥“有为”作用,从宏观层面合理规划、设定目标、积极引导、优化服务,助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