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菁 《教师》2014,(7):52-52
正有效教学模式的"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模式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向,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只有根据这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结合江苏省苏州市第四中学(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2.
有效教学就其本身定义分开讲,可以这样理解:"有效",重点指教师通过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一段时间的教学后,让学生取得明显的发展或进步;"教学"则指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促进和保持学生在学习中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师改进教学教的方式,我们还应积极引导学生改进学的方式。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方式。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学为本,开展有效导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的整个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也促进了有效教学。一、对"导学"的理解"导",在字典中的第一本义是"以手牵引,引导",《说文》中指  相似文献   

4.
有效教学的"有效",是指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变动。"由此看来,有效的学习应  相似文献   

5.
一、"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研究意义"有效教学"是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第一,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情感态度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第二,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第三,有效地发展教师的教学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实现了教学视点的变革与研究方法的转型:从"传递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从"教的课堂"转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理解而教"是国际认可的数学教学的理性追求。以"小数的意义"教学为例,具体阐释一些行之有效的"促进理解"的实践策略:通过探明原理、经历过程、多重联系,让学生明晰"理解什么",让学生卷入"怎么理解",让学生实现"理解深刻"。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学生经验的"链接点",聚焦化学实验的"联结点",运用化学问题的"冲突点",促进学生的化学理解、认知与顺应。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只有找准"支点",才能不断优化学生的化学学习生态,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内生式发展,让学生的化学学习真正发生、深度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这几乎是当前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不同的专家、老师有不同的理解.而笔者个人认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一、有效的备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座大厦的建筑工程,那么备课就相  相似文献   

9.
<正>课堂教学,都在提倡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怎样实现"有效教学"呢?一、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有效教学涉及"五度"问题:1.教学的信度,即教学魅力,学生听课,听了还想听,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能否吸引人,能否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是教育的主要目标。现针对"教师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使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这一问题,结合中学物理实际教学,从知识建构、问题设计、反思自省三个维度,共知、共识、共通三个方面,对中学物理教学设计进行重新思考与探究,力图做好教师教学"领着走"到学生学习"主动走"转变的重要过渡,实现教学与学习的"齐步走",为学生营造理解性课堂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1.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们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或发展。所谓的"教学",指的是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达到教学效果和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就可以被称为"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2.
"促进式教学"是以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为中心,围绕课堂中的人际关系,以"促进"为主要方式和发展维度的一种教学范式。开展"促进式教学",做学生学习力的"促进者",最终促使学生学习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3.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是说人的才干越是使用越会日益增长,人的思维越是多思越不会枯竭.这句话对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困惑着的老师们会很有启发,特别是对教师如何理解、运用有效教学大有裨益,所以拿来做为我这篇拙作的标题. 一、关于"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最简单的解释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追求."目前有很多教育专家对"有效教学"进行着研究,其中华东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的专著《有效教学十讲》分十章对"有效教学"进行了阐释.在他的理论中先把"有效教学"分成"有效学"和"有效教"两个层面来阐述,认为学习的有效性有三个方面的指标,即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余教授认为"学习体验"是关乎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而"有效的教就能促进有效的学".为此余教授提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一是"先学后教一以学定教",二是"先教后学一以教导学",三是"温故知新一学会了才有兴趣".最后就"什么是有效教学?"余教授提出:"既能促进学生发展又能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4.
有效是教学之底线,也是教学应然的价值追求.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师必须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教师只有发挥以上作用,才算是真正的教学.这其实就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有力诠释.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初中英语教育"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较为普遍,英语教学迫切需要一种深刻的新教育理念来支撑,否则难以实现高效。在此情况下,如何进行英语理解性学习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研究中急需关注的课题,其所提出的"为理解而教",展现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阐述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问题探讨基于"理解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与促进英语理解性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以学定教"是教改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含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即先"研学",后"定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必须从学情出发,构建有效的教学。一、预设调查"支架",定准教学起点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  相似文献   

17.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我们不仅要看学生掌握了什么,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而且更要看学生是怎么掌握的,怎么理解的,怎么学会的。要让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需要努力营造具有"新""实""活"特征的语文课堂。1.如何营造"新"的语文课堂所谓"新",就是让语文课上出新意,上得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要做到"新"字,教师课前要充分地备课,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8.
秦红芹 《考试周刊》2014,(13):30-31
<正>"有效的课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永恒追求。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所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苏忠耀 《文教资料》2008,(35):102-103
文章分析了"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并指出,为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教师必须弄清四个问题:教学目的是什么,无效课堂症结何在,教什么与学什么,怎么教是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中"有趣"是"有效"的前提,"有效"是"有趣"的结果.课堂中只有学生对老师感兴趣了,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了,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一、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敢于学习 课堂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快、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是发扬教学民主的具体体现,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健康发展的自然倾向,有积极处理生活各发面的可能性,充分理解、信任,友好的氛围或真诚的人际关系,会促进入健康的发展和潜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