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高校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诸多信息不对称现象,它会造成学生和学校的逆向选择及败德行为。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在高校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影响,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考生共同努力规避信息不对称,如提前下达招生计划、实施招考分离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工作的发展变革历程,采取政策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解读了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分配过程,设计了全新的架构理念,提出了相应优化政策及实施建议。认为加强顶层设计,实现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内外协同;探索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竞争性的动态调整新模式;寻求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质量文化融入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过程等,是促进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不断优化调整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佚名 《高中生》2008,(24):46-46
自主招生分三类各所高校实施自主招生的情况不完全相同,目前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校拿出招生计划总数的一部分名额进行自主招生。高校通过测试来确  相似文献   

4.
做好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招生直接关系到学校生源的好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招生工作主要由编制招生计划、进行招生宣传、实施网上录取三个部分组成,要做好招生工作,必须认真有效地完成这三项工作,才能达到高校招生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现行高校招生制度评析现行高校招生制度是从1952年开始实施的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演变而来,其基本模式是;由国家计划部门制定年度招生计划,然后分解到各省市计划部门、都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每年举行一次全国统一的高校人学考试,然后由各省市招生部门根据招生人数制定并公布录取控制分数线;各高校按下达的招生计划指标和招生部门划定的分数段去录取新生。这种招生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第一,统考。绝大部分高校新生必须参与全国统一入学考试,考试成绩是录取的最主要依据;第二,统招。计划部门和招生部门在高校招生工作中处…  相似文献   

6.
涂皓 《教育》2013,(22):38-39
5月15日,国务院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更多的希望。此次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一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5万名,招生区域包括所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属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按照高考程序和确定的标准,新增的本科招生计划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升学压力大、农村考生多的中西部省份。同时要求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中专  相似文献   

7.
2008年7月,清华大学通过自主招生降60分录取少女作家蒋方舟。这则消息在今天仍让人们记忆犹新。自主招生,这个从2003年在重点高校开始试行的招生新形式,越来越备受瞩目。2003年,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录取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高校在招生中的自主权,促进中学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有关精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实行了部分招生计划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人数不超过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相似文献   

8.
从1977年恢复高考起,高考制度已经施行了40多年。在这40多年里,高校的招生录取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除基本的统招之外,许多高校还实施了部分“自主招生”计划。2020年,“自主招生”计划完成了使命,退出历史舞台,紧跟着上场的是“强基计划”招生办法。  相似文献   

9.
高校专项计划是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主要途径,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公平、为农村学生提供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是高校特殊类型招生的一种重要模式。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正式发布于2011年,是最早开展实施的高校专项计划。本文以自强计划为个案,梳理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与发展情况,分析其在招生范围与规模、选拔方式、政策优质性、学生后续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实践经验,提出扩大招生总体规模、投放热门专业计划、推进配套扶持政策等3条政策建议,以期推动高校专项计划改革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熊丙奇 《教育》2013,(6):10-10
国务院5月15日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这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更多的希望。今年要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I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招生区域包括所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属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8.5万个名额,由东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  相似文献   

11.
涂皓 《教育》2013,(8):38-39
5月15日,国务院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更多的希望。此次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一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5万名,招生区域包括所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属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按照高考程序和确定的标准,新增的本科招生计划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升学压力大、农村考生多的中西部省份。同时要求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8.5万个名额,由东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多措并举,使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  相似文献   

12.
区外传真     
《宁夏教育》2009,(2):42-42
2009年高校招生629万人 2009年高校招生计戈0的增幅比上一年有所放缓。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629万人,比2008年增长4%。而前两年招生计划都是比上一年增长5%。“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将继续实施,力度比去年有所加大。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说,2009年该计划安排6万人,比去年增加2.5万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也随之进行了系列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于高校招生录取的调控方向和方式方法的公平性一直持审慎态度。智能技术加持下的高校招生录取流程有利于形成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新思路,有助于利益相关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更好地保障高校招生录取的公平性和科学性。针对目前高校招生录取存在招生计划精准分配难、招生标准合理制定难、录取机制灵活调整难、学生评价准确无误难等问题,相关部门可通过建设考生数据库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应用智能平台制定可行的招生标准、凭借智能操作系统优化录取机制、利用区块链技术完善学生综合评价,防控高校招生录取的公平性风险,以保障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高效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4.
崔盛  田浩然 《教育研究》2023,(2):101-111
扩大高等教育的机会供给,特别是增加优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是世界各国为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普遍且优先采用的举措。对此,我国先后实施了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构建了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招生的公平性政策体系。伴随我国进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阶段、户籍制度深化改革、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宏观形势发展,原有专项计划政策体系面临着招生标准模糊、政策公平成效拓展乏力、与脱贫和农村地区发展衔接不足等问题。与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的定位、招生标准有所不同,地方专项计划由各地自主调控并制定方案,招生面向省内,对应分数段的学生规模更大,能够发挥更显著的倾斜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地方专项计划应从公平出发,根据不同省份的政策供需情况,兼顾地方发展效率,向下放权“做足差异”,并在各省份扩展实施区域、增列承担高等学校过程中,更好地衔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动专项计划政策体系整体完善和普惠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学[201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2018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继续实施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以下统称...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合理地分配学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尽量减少或避免分配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在对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原则,构建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17.
台湾地区高校招生改革几十年来不断前行,效果显著。2007年,"繁星计划"的加入更是丰富了招生多元化理念,扩大了弱势地区高中生入学机会,促进了各个区域协调均衡发展。在"繁星计划"实施并取得成效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梳理分析了"繁星计划"的发展历程,将它划分为两大阶段,并对其缺陷与争议及相关改革措施进行了探讨,据此提出对大陆高校招生地域公平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无论何种志愿填报模式。对高校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的使用都是考生及家长的必修课。知分填志愿,更加强调志愿填报的准确性,读懂、研透高校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显得尤为重要。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因是高校招生录取的法定权威文件。而成为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依据。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中的内容纷繁复杂,隐含着大量考生须格外重视的信息与要点.这些内容将由亲身参与制定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的八位高校招考专家为大家逐一作解。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教育部出台新规定:以“六公开”遏制高校招生腐败为遏制高校招生工作中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增加高招工作的透明度,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建立和完善以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六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公开制度,在2005年高招工作中实施“阳光工程”。  相似文献   

20.
《河南教育》2005,(6):16
为遏制高校招生工作中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增加高招工作的透明度。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2005年建立和完善以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六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公开制度,在高招工作中实施“阳光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