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方工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应把握好以下着眼点:学科建设应以科教振兴地方战略为引领,以组建高质量的学科队伍和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为保障;专业建设应注重专业的合理规划和设置以及专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和优化,注重专业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应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2.
地方工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应把握好以下着眼点:学科建设应以科教振兴地方战略为引领,以组建高质量的学科队伍和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为保障;专业建设应注重专业的合理规划和设置以及专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和优化,注重专业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应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专业作为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必须成为开放、柔性的自为组织,以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专业自为组织”包含两个维度——教师主体的自为和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自为。在实践中,要通过“赋权增能”,使专业教师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专业建设活动中,成为实施专业自主权的主体;通过建立专业自我评估和管理机制,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培养能够真正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智慧型、高技能人才,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就是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进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构筑以突出培养职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5,(6):85-88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对竞争,特色建设是地方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必然选择。以嘉应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足球方向)的个案分析,探讨了地方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特色建设的策略:迎合地方社会需求,以足球为专业特色建设方向;开展地方特色足球研究,夯实特色学科基础;建立南方足球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多方着手,建设足球教学团队;人才培养突出服务"足球之乡",实践教学突出足球特色。  相似文献   

6.
专业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长江大学专业建设为例,探讨针对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专业建设领导与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布局,大力开展特色与品牌专业建设,加大新办专业建设力度,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完善专业评估体系,以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7.
秦成  李珏  余红艳 《继续教育》2007,21(6):21-22
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和办学水平。因此,加强专业建设正是提高办学质量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提高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优化专业学科结构,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的竞争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江苏大学以市场导向、自主创新、错位发展、相对稳定、以人为本等为原则,以农业环境保护工程、环保设备与工程、绿色氧化技术等为特色,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课程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改革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和加强特色设课程与特色教材建设,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健全质量保障和监控机制等措施,培养宽口径、强基础、具特色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更是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新建本科院校要坚持科学发展,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按比例可持续发展;要狠抓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这两个关键,提升内涵,增强实力;要根据自身确定的科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强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建设,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面对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内涵缺失等问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应将提升专业建设质量视为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必然要求.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合理设置专业、稳定招生规模、建立制度规范、严控毕业审核为基础,以制作优质资源、打造教师团队为核心,以落实质量监控为关键,以推进联盟合作为促进.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重要途径是以政府统筹为引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优势特色为方向、以评估评价为保障.  相似文献   

11.
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是西藏高校进行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基于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因素分析,提出西藏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所需秉持的适应性、创新性、协调性和示范性原则.同时,以特色专业建设为突破口,提出抓住机遇,优先发展具有相对实力的特色专业;深度挖掘,重点发展富有“西藏元素”的特色专业;优化结构,提高西藏特色专业的社会适应性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激光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主要包括前期调研、中期设计、后期论证三个方面,其中中期设计包括专业建设指导小组构建、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分析、人才培养规格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构建、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安排分析、教学活动安排等9个具体环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学校政策保障机制的引导,应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专业建设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3.
“说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考察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与质量的重要途径。听“说课”的过程既是了解一门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也是了解专业建设和被评院校规范化办学的过程。评估专家不仅要在正确理解高职教育课程及其使命的基础上把握“听”的重点;而且要通过预审状态数据,有针对性选择被“说”的课程,由表及里,系统探究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同时,要把听“说课”获取的信息,与通过其它形式获得的信息有机整合,最后才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做出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人才培养,而核心是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回顾了我校"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历程,总结了在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等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黄淮学院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成功范例,他们通过做好顶层设计、转变教育观念、组建合作发展联盟、改造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打造双师素质团队、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等多种措施促推学校转型,这些经验启示我们,转型必须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必须把专业建设作为转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必须加快二级学院建设,为转型积聚动力;必须抓好融资,为转型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深化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确实保证实践教学的要求.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供同类院校参考.  相似文献   

17.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2013,46(1-2):137-146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Four Modernizations, this specialty fosters all-round moral, 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development, training students to be both red and expert, with college level specialty ability, who will become technically qualified personnel who can carry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design in the turbine field.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是广西师范大学法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总结了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情况,以期广西师范大学法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在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专业改革与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专业建设是实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途径,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核心。探讨现阶段高职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中的问题,对于把握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建设思路,正确处理专业改革与建设中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行政领导与专业指导以及稳定与灵活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效性,可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通过对2011-2018年间广西产业发展和专业发展相关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中低端人才供给过剩、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偏低、专业建设目标与人才需求目标错位等突出问题。需要提升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程度,作为"需求端"的产业界要真正参与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全过程,作为"供给端"的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多元需求,走特色化专业建设道路,建立起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力、有效对接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