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金庸小说第三版修改已经完成,学者们各有其说.汤哲声认为,金庸小说既然已经定型成为经典,就不应再随意改动.卢敦基认为,金庸修改小说是他个人权利之内的事,再次修改金庸小说,给作品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韩云波认为,金庸再次修改小说,体现了他从"流行经典"走向"历史经典"的努力.马睿认为,金庸再次修改小说,并未对武侠文体做出新贡献,这只是一场通俗文学、大众传媒和世俗化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金庸小说第三版修改已经完成,学者们各有其说.汤哲声认为,金庸小说既然已经定型成为经典,就不应再随意改动.卢敦基认为,金庸修改小说是他个人权利之内的事,再次修改金庸小说,给作品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韩云波认为,金庸再次修改小说,体现了他从"流行经典"走向"历史经典"的努力.马睿认为,金庸再次修改小说,并未对武侠文体做出新贡献,这只是一场通俗文学、大众传媒和世俗化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3.
金庸小说第三版修改已经完成,学者们各有其说.汤哲声认为,金庸小说既然已经定型成为经典,就不应再随意改动.卢敦基认为,金庸修改小说是他个人权利之内的事,再次修改金庸小说,给作品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韩云波认为,金庸再次修改小说,体现了他从"流行经典"走向"历史经典"的努力.马睿认为,金庸再次修改小说,并未对武侠文体做出新贡献,这只是一场通俗文学、大众传媒和世俗化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金庸小说第三版修改已经完成,学者们各有其说。汤哲声认为,金庸小说既然已经定型成为经典,就不应再随意改动。卢敦基认为,金庸修改小说是他个人权利之内的事,再次修改金庸小说,给作品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韩云波认为,金庸再次修改小说,体现了他从“流行经典”走向“历史经典”的努力。马睿认为,金庸再次修改小说,并未对武侠文体做出新贡献,这只是一场通俗文学、大众传媒和世俗化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金庸先生早年有过政治追求,但在其中青年时期因为时代原因没能参与实际政治工作.金庸后来把他的政治见解融入到武侠小说中,因此他的一部分小说有着强烈的政治意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权力腐蚀人性的揭示,对起义目的与手段异化的痛心与警觉,对文革荒诞的批判,对无谓冲突的感慨,对由仇恨走向和解的呼唤等内容.金庸小说的政治意蕴加强了金庸小说作为文学经典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金庸小说以“新武侠”之名著称于世,同时又以其深厚的文化意蕴饮誉海内外。民间文化是金庸小说的滥觞,正是民间文化蓬勃的生命强力,使得金庸小说在各个阅读群体中都能激起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共鸣。而主流文化则是金庸小说的根柢,金庸小说中情节的经典描摹、以及人物性格的出色塑造都借鉴并吸取了主流文化的经典文学模式,这种经典的文学模式,大大增强了金庸小说的表现力和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7.
金庸,原名查良镛,他是一位最著名的武侠小说家。在他之前,武侠小说向来是不入流的,普遍被视为低级庸俗的作品,不为主流文坛所接纳,而金庸武侠小说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格局,以其特有的魅力和内涵逐渐走入了主流文坛的台阶。金庸的武侠作品可以用一幅对联来体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天",这些作品部部经典,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的作品曾被多次重印,发行量过亿,并且多次被改编成为电视剧、电影,成为人们观看的焦点。大学之中开设金庸小说研究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当然入选中学课本也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相似文献   

8.
提出金庸小说使武侠小说从人们眼中的"俗文学"步入到"经典文学"行列这一过程,正是对中国武侠小说的一种超越这一观点,从金庸小说的武、现代精神以及"金庸热"这一怪异的阅读和研究现象入手,简要论述了金庸小说的"经典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金庸小说的论争暴露了学术界所存在的许多问题。这其中既有作家、批评家商业化的介入;也有学者理论上的含混不清、学术态度不严谨等。促使金庸小说论争陷入较浅的层次和无意义的辩驳之中,阻碍了金庸小说研究的深入。本文力图透视并澄清金庸小说论争中的雅俗和经典之争的等若干理论问题,以此为金庸小说进入经典文学史做点规范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不论是在文学修养、爱好还是文学天赋上,金庸都具有雅俗二极性,有两个金庸:通俗文学的金庸和纯文学的金庸。金庸武侠小说可以从文本性质上区分为两种“版本”:一种是通俗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旧版”;一种是纯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新版”。在文学观和写作方式上,1970年代之前的金庸小说是通俗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后的金庸小说是纯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前金庸把武侠小说当作通俗文学来写,读者也当作通俗文学来读;1970年代之后金庸从纯文学角度来修改他的武侠小说,读者把它当作纯文学来读。作家金庸不具有统一性,金庸作品也不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金庸的小说纳入知识分子写作 ,并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广阔背景下对其作出严肃的解读 ,指出金庸的小说一直贯穿着他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认为金庸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他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自我进行审视与批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调查发现,以金庸小说为代表的通俗读物深受学生的欢迎,而与中学生阅读背景有一定距离的经典名著则遭受冷遇。因此,金庸小说入选高中《语文读本》的做法具有合理性。通过对金庸小说的阅读指导,既提高学生阅读一般读物的水平与质量,又达到了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金庸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儒、道、佛的参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小说蕴藏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儒道佛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体现,它们各自深深地影响着金庸小说,又相互渗透,共同在金庸小说中营构出了一种睿智而和谐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深深地激励着更多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方面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理应更加得到重视。金庸的武侠系列小说堪称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的典范,小说以史诗般的体裁再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成就不亚于传统经典,并逐步为正统所接受。在国内已经形成专门研究金庸小说的"金学",小说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开始走向世界。它的成功英译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以它为借鉴,有助于带领更多的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著名学者冯其庸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金庸小说的情节结构,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我敢说,在古往今来的小说结构上,金庸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序<金庸笔下的一百零八将>》)——在对金庸小说的评价中,冯其庸先生的这句话说得并不过份.他还说:“金庸是当代第一流的小说家,他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奇峰突起,他的作品,将永远是我们民族的一场精神财富!”在同一篇文章中,冯先生总结了金庸小说的情节结构的五个特点,即第一是庞大;第二是紧张;第三是波澜壮阔,奇峰突起;第四前呼后应,细针密线,因果相连而又相隔,叙事无意实有意;第五是奇情壮采,瑰思幻想.”金庸的小说,正是由于有以上这许多结构上的特色,所以使你读他的洋洋数百万言的一部巨著,往往仍能手不释卷的读完而不觉其长”(《序<金庸笔下的一百零八将>》)  相似文献   

16.
“飞雪连天射白鹿,书笑神侠倚碧鸳。”这副对联是用来写金庸先生的十四部武侠小说的。要说武侠剧写得最好的,人们的意见往往不一,但赞成金庸小说的,却有很大的一部分人。我最爱看的便是金庸小说了。我认为他所写的情节往往能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要往下看,看完了还想自己往下续篇。其中最让我推崇的便是《神雕侠侣》了,这里最值得喝彩的地方,便是对杨对和小龙女的塑造了。杨过,是一个比东邪还要不守礼法的小子,居然敢娶他的姑姑为妻,这简直就是违背伦理。可是,在金庸先生的笔下,他对小龙女的爱情已经得到了肯定。他将杨过的鲜明个性及其个人…  相似文献   

17.
金庸武侠小说部部精品,在整个华人圈中颇有影响。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研究法从两个方面对金庸武侠小说文本的影响力进行了研究:第一,从金庸小说的文学阅读情况来看,其阅读时间长,覆盖地域广,读者层次各种各样,就是版本的改动也会引起众多读者的不同反应;第二,从金庸小说的学术研究上看,现在学术界已经承认"金学"的存在,并且向着深远方向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全球华人的共同语言",金庸小说一度成为"现象级"的跨文化传播热潮,但相比于东亚、东南亚等"汉语文化圈"的风靡,金庸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仍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可以发现金庸小说所涵涉的身份与文化问题是解读其跨语境传播的关键所在,二者共同构建了金庸小说的内部张力,相反相成地塑造了金庸小说的现代性品格。然而这种现代性往往伴随着中西方在理解中的"历史异代"现象,进而影响到叙事传统的解构与新变,从而造成了英语世界与汉语世界对金庸小说理解的歧异。  相似文献   

19.
2000年的香港文学研究,金庸的武侠小说仍为热点.一派认为金庸的作品是"文学经典",另一派则要颠覆它,认为它的消极作用不容忽视.这一年,还对余光中暨"沙田文学"及传记文学、散文诗作了独辟蹊径的研究.台港文学教材的编写走向研究的深化和写作的简化.应力求将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史料的发掘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助于学术语境及其范式的确立.  相似文献   

20.
迈向“经典”的途径——“金庸小说热”在大陆:1976-199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通过回返金庸小说自70年代中后期进入大陆的历史现场,试图清理政治经济情势变化之下,不同场域的多重话语、权力脉络如何参与和建构了金庸小说的经典化进程,尤其是学院体制在其中的复杂互动,透露出“五四”以来形成的审美原则和价值判断仍然是经典生成的重要成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