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在复习过程中,我不时强调要回归教材,尤其是越接近高考,越要重视教材。可很多学生跑来问我,“老师,我该如何看书,三本教材(旧人教版)我已翻过好多次了,可教材中的内容在考试中出现.我还是经常出错,这该怎么办?”是的,教师虽然经常强调要学生回归教材,可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地让教师牵着鼻子走路或是钻在“题海”中,却不知陔如何利用教材。那么,如何行之有效地让学生真正回归教材呢?我在生物复习教学中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教师而言,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尴尬”,自己本能的解脱是对“尴尬”的第一反应,但若能与学生共同探索和解脱“尴尬”,那其不是一次很好的研究性学习?下面是我在高三复习时和学生一次冲破课堂“尴尬”的研究性学习课.  相似文献   

3.
一、游戏性作业游戏是理解和实践语言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复习,快乐复习,符合“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如笔者在五年级学生复习代词的主格、宾格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时,教学生制作cards,并分别在cards上写上除本身外的另外两种名称,如图1,然后让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playcards,看谁说得又对又快。又如让学生在课后小组默写单词词组时,可设计九宫格(图2)进行默写,只要横里、竖里、斜里三个词都对,就算一次胜利,使学生在紧张而充满挑战和兴趣的游戏中复习巩固单词、词组。另外根据学生平时喜欢玩的“夺第一”游戏,我将一个单元的单词和句型设计成一张图纸,让学生分组采用掷骰子的方法,在游戏中进行词句训练,  相似文献   

4.
张梅 《学苑教育》2012,(14):69-69
进入初三,学生离中考一天比一天近了,因此尽早培养学生的中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也注重灌输中考意识。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考作文复习,传统上采用模拟考试和讲评的形式,复习随意性大。学生怕写,教师怕改。这种复习不仅效率低下,还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在中考作文复习中依据《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理念,实施“加减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数学复习有三多——书本多、资料多、试题多,说其是“书山题海”也毫不过分.在进行高三数学复习时,如果重讲一次课本、一次习题,学生就会说:“炒冷饭,淡而无味,只有馊味”;若评讲试卷时,学生又会说:“吃现成答案,嚼之无味,弃之可惜”.说实话这种复习法确实是剥夺了学生的独立完成和自主参与的机会,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良好的思维分析能力.这样做,既不能跨越“书山”,也不能从“题海”中解脱  相似文献   

7.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一般人看来非常简单,认为只要记一记、背一背就能得高分。但通过几年的高三教学实践我觉得并非如此。我愈来愈发现学生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存在“三难”:一是记忆难,二是理解难,三是答题难。只要解决了这“三难”,复习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8.
张树华 《辽宁教育》2006,(10):47-48
谈起复习课,让人不禁有点“炒冷饭”的感觉。印象中,复习就是先整理归纳知识,再进行练习,还有残存在脑海里的“横成片、纵成线”。这种复习模式,教师疲惫学生厌烦,完全不适应数学新课标的要求。为此,我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如何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引下,让数学总复习教学走出一条适合学生的新路子?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张国晖 《南昌教育》2007,(12):28-28
以往的高中政治复习课,常常是老师把知识点条理式的进行讲解,象“炒现饭”似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结果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枯燥无味,效果并不明显。经过十多年的课堂教学,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上好高中政治复习课,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所领悟。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分式”复习课上,我准备再给学生讲解一道求值题:已知ab=1则1/1+a + 1/1+b=_____. 刚在黑板上写好题目,下课铃响了.我知道,学生是最反感教师“拖堂”的,准备好的“任务”没有完成,怎么办?不如当作是作业吧,  相似文献   

11.
黄秀读 《广西教育》2013,(48):52-52
这是一节复习课,我像往常一样,手里拿着一沓试卷走进教室。 站在讲台上,我看到了许多学生的“背”影。终于,一个微微抬起头来的同学发出一声叹息:“又是练习,唉!”这叹息像瘟疫一般,迅速传染,趴倒在桌上的学生更多了。“唉,星期一综合症!”我的心里也不由得发出了一声叹息。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我们在总复习阶段,估计作过上千道题,有些题目老师甚至讲过几次,但最后测试卷中学生仍不会做,唉!物理真难学!师生在题海战中,确实可用“硝烟滚滚,弹痕累累”来形容,学生疲劳,教师乏味。效果不佳!造成如此大的反差,原因是我们只从主观意向出发,侧重“量”偏废了“质”。笔者现将多年探索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介绍如下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3.
刘芳 《四川教育》2009,(2):58-58
2006年,七月流火,经过三年的辛勤努力,我顺利地送走了一批可爱的学生。在这批已毕业的学生当中,我作了一次信息跟踪调查,主题是“中考真的让人身心疲惫吗”。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这几年的高三复习课中,我尝试变换课的结构,力争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复习课真正形成巩固、提高、拓展、创新的崭新局面。为此,我认为高考生物复习思路应坚持以高考考试说明和大纲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高考中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以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生物复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许丽君 《学子》2014,(12):74-74
“研习教材”这一概念闯入我的思考范围,得益于一次听语文课时老师频频提到的“文本研习”。在当今教学中,教师依然热衷于讲解教材,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津津乐道于“授业”。有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虽然已经分析了自己的学生状况和知识层面,可是不知不觉中又将课堂变成了自己发挥口才的主战场。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专业素养的欠缺,或者受教学功利化的影响,在课堂上对历史知识的“研习”仅仅停留在认识的表层,解读也显得肤浅。  相似文献   

16.
如何改变复习课的模式,提高复习的效率.激发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也一直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着各种尝试。上学期复习阶段我便开展了一次不一样的复习课教学活动。我任教的是二年级语文,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复习的重难点肯定是字词的掌握,于是我便从这里下手,将这节课命名为“生字表里的奥秘”,整节课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算两次”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但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对“算两次”方法的使用进行系统总结,故以专题形式对该方法归纳复习,将有助于学生学会思考、会学数学,在不断变化的问题情景中,升华思想、理解本质、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高三复习公开课上,笔者讲评一份高考模拟试卷,其中的文言阅读题材料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传主是用匕首劫齐桓公求返鲁地的曹沫。我即兴联系初中课文《曹刿论战》,告诉学生曹沫就是曹刿。在评课活动中,听课的老师们对我的“曹沫即是曹刿”一说颇为怀疑。他们说,“曹刿”和“曹沫”写法不同,两人的表现也不一样,一个足智多谋,是位军事家,一个是亡命之徒,怎么会是一个人?(听得出来,碍于情面,他们不好意思直接批评我信口雌黄)  相似文献   

19.
干兴华 《中学理科》2006,(10):78-78
时下高三师生正热火朝天地进行高考备考复习,生物科是很多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不怎么好对付的一门功课,甚至产生了矛盾的心态——多花时间吧,高考生物科只有72分;少用时间吧,又不能构建知识网,从而做题盲从,效果太差。于是就有“微波炉”速成复习法,如“三天一小考,七天一大考”,每一星期抽一个早自习强记,过早进行专题训练等。这样就产生了让教师很奇怪的现象:前几天考过的、讲过的题还是不会做,真的不知高三的学生怎么了?我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是复习时采用的是速成法。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生物学科的第一轮复习宜多用“紫砂锅”式渐熟法。  相似文献   

20.
江丽 《求学》2004,(4):66-67
走在浙大幽静的林阴道上,在脚步匆匆中偶尔仍会想起那段曾经的岁月:所有的努力只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我的“大学梦”。而为了这个梦想,我把我五年最美好的青春都挥洒在了那个小山脚下的高中校园里;为了我的大学梦,我参加了三次高考,填了三次志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