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容简析"圆锥的体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会求圆面积和求长方体、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机动态的引入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2.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其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锥体积的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教学重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教学过程:一、复习  相似文献   

3.
苏瑜 《河北教育》2006,(7):40-41
【内容与最初的目标】《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是在认识了长方体之后教学的,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整个小学阶段体积公式教学的起始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还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圆柱体体积、圆锥体体积计算方法积累经验。我对本节课预设了两个教学目标:①让学生经历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会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②通过动手操作,掌握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且能应用圆锥体积公式正确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分析、抽象、归纳、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向学生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和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观点。教学重点:掌握公式,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圆柱、圆锥形容器各一个,红色水若干,投影仪、投影片。学具:圆锥、圆柱形容器若干,小米若干。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想一想,圆柱的体积是怎样…  相似文献   

5.
一说教材分析圆的面积【人教版第十一册(六年制)教材】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学生解决生产和生活中有关圆面积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计算的基础。教材首先指出圆面积的概念,然后直接提出如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的问题。学生在学习求直线图形面积时,已用过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师生共同实验、运用逐步逼近的方法,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再通过例3加以运用。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学习目标:1.圆面…  相似文献   

6.
一、说教材本课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和圆锥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动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学生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一、说教材本课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和圆锥的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7.
“圆锥的体积”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42-45页的内容,本课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和圆锥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现代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3页的第10题一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生刚刚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本课教学正是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及学科知识,通过操作实验,求出其体积,并以此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一、说教材圆锥的体积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内容。这是学生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和认识圆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倒沙土的实验 ,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例1是直接利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例2是已知圆锥形小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 ,求小麦的重量。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际应用题 ,通过这个例子的教学 ,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解决一些与计算圆锥形物体的体积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 ,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并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圆锥的体…  相似文献   

10.
张步清 《考试周刊》2013,(80):81-81
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落实。几何教学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学生入手,认真、严格地训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位老师教学“圆锥的体积”课时,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中,不仅使学生把知识学懂了,还使学生把知识学活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现撷取其中片断,略加评析,供研究。 在学生掌握了求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后,教师拿出一个圆锥体固定在讲台上,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出计算体积所需要的数据,然后求出体积。 一个学生前去运用测量  相似文献   

12.
【内容与最初的目标《】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是在认识了长方体之后教学的,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整个小学阶段体积公式教学的起始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还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圆柱体体积、圆锥体体积计算方法积累经验。我对本节课预设了两个教学目标:①让学生经历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会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②通过动手操作,掌握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案例1——最初的设计及教学过程】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活动一:直观感知师:有什么办法知道它的体积…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内容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对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进行实践性复习。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从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教学,培养学  相似文献   

14.
庄正宏  陆美玲 《教师》2011,(16):18-18
《圆锥体体积》这一章节,教材是通过向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里倒沙土的实验,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sh。显然,仅照本宣科地按此法进行教学是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最近,在一次课题研究汇报课上,一次成功的尝试使我认识到: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数学》要求初步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立统一观点,相互转化的观点等。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各项数学能力。而任何一项能力、一种品质都要依托某些知识的学习,某一公式的指导及运用等诸多实践中获得。以圆锥体积的教学为例,浅谈如下:一、演示实验,推导公式《圆锥体积》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内容,通过这一知识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不应是数学结论的教学,而应该是数学过程的教学.学生要动态性地体验数学的形成过程,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动手操作,动手实验.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基于对数学教学理论的理解,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4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应用公式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归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圆柱的体积”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二册第36页的内容,圆柱体积的计算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应用,又是求圆锥体积的基础。掌握圆柱体积计算,不仅可加深学生对圆柱的特征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为第九册第70页-72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3.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平移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化归的方法探索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2.能利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推导能力进一步提高,培养生独立思考、迎难而上的解题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