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浅析内地民族班(校)师生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地民族班(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民族教育异地办学模式,这一办学模式在民族教育体系内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适应则是内地班(校)师生首先共同面对的问题,该问题直接制约着民族学生的学业进步以及内地班(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借鉴文化适应理论,进行文化适应的实践创新,有助于加速内地班(校)民族学生初步的文化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2.
刘玉成 《广西教育》2013,(39):13-15
从多元文化视角分析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提出应提高寄宿制民族班教师和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积极创设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为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提供科学的课程理论指导,配备优秀的文化传承师资队伍,以及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169-171
辽宁职业学院在内地民族班教育教学工作中,总结出建立职业化"双师"教育队伍等5项全面培养民族班学生的长远规划策略;强调传授专业知识要体现党的政策和地区发展需要、采用多角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提出注重文化融合和文化认同的"四项教育"策略;利用5个载体加强文化交融和思想教育。在民族文化交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地提高了民族班学生爱党、爱国和民族团结的思想政治觉悟。  相似文献   

4.
从2000年开始,国家开始在内地发达城市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对于新疆班学生来说,要在内地进行学习和生活,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基于从文化多元主义的角度,对内地开办新疆班的学校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对策,希望能为新疆班学生在内地实现良好的文化适应提供教育参考。  相似文献   

5.
寄宿制民族班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以促进教育均衡、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素质教育为根本诉求。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寄宿制民族班认识存在一些倾向性的偏差,寄宿制民族班的实践与其初衷诉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宕。如生源由弱势群体向强势群体逆流;过度倚重普适化教育,忽视多元文化的交互影响及作用;质量评估以偏概全,学生考试成绩扩大化,掩盖了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短板等,从而使寄宿制民族班正在逐步内化为传统意义上的重点班。  相似文献   

6.
守护民族班     
疫情袭来,内地民族班学生生活牵动人心,教师们团结坚守——内地很多省份都有民族学校、民族班,学生来自边远民族地区。每年寒假,都有一些学生或因路途遥远,或受家庭条件所限,选择留校过年。往年寒假,校领导、教师们不但陪着大家过年,还会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虽然没法和亲人团聚,但不缺快乐。  相似文献   

7.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状况不但会影响自身成长成才,而且会直接影响对国家和主流文化的认同。因此,研究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群体的文化适应状况,有利于高校采取相应教育疏导措施。本文梳理了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研究的必要性、意义和研究内容,以期为内地高校相关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浙江大学于2000年开始按照教育部"新疆协作计划"招收少数民族预科学生,2004年开始招收内地民族班学生,目前学校有新疆学生172人,西藏学生76人。这些学生主要分布到学校各学院的相关专业进行小班管理。在培养民族学生的过程中,学校遇到了一些无法回避而又亟须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大学适应性教育问题。民族班学生由于文化差异明显,入学后不同程度显现出不适应现象,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与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发展党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进入文化快速转型时期,多元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日显突出。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外语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外语教师应如何更好的调整自身角色,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课程与全球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教育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要求教育体系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国际竞争力。为了适应这一转变,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应开展结构性变革,包括实施制度变革,赋予教师和学生更多教育选择权利;建设具有文化包容性课程,满足学生个别需求;强调以问题为导向教学策略,整合跨学科知识;倡导多样化评价方式等。同时,也应注意到全球化所导致的同质化、集权化等危险倾向。  相似文献   

11.
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师角色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多元文化的社会对教育产生了直接影响,多元文化教育正是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一种理念。教师已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角色,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教师应具有多重角色:教师是所有学生的关怀者,教师是多元文化的理解者,教师是本土知识的专家,教师是多元文化教育环境的创设者,教师是行动研究者。探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师角色对教师教育也具有启示:更新培养观念,设置多元文化视野的课程。  相似文献   

12.
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是二十世纪的重要思潮,也是当今社会现实的必然产物。大学专业英语教育可以从教学理念、课程目标、教材选材、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和教师教育七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元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内地民族班为少数民族地区累计培养输送各类建设人才26万名 包括初中、高中、普通本科、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内地民族班办学格局基本形成 我国55个少数民族均有本民族本科生,各少数民族基本拥有本民族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4.
高校不和谐师生关系因素分析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调查,目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和谐,其影响因素来自多方面,有的来自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念混乱的影响,有的来自学校管理制度人文关怀的欠缺.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本身的原因.可以从净化社会风气,倡导尊师重教,加强学校的人文管理,净化高校文化,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师本身就是教育手段"的观念等方面来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63-165
通过辽宁职业学院等多家高校承办的西藏班、新疆班等针对少数民族的预科班或民族班的实践,对新时期内地民族班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特点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树立先进典型、制订科学的课程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发挥多种网络媒介作用5个方面,提出了内地民族班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保障、关键问题、质量保证、有效途径和搭建重要平台5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多元文化素养是多元文化时代教师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已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教师教育探讨的核心问题。未来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多元文化知识、态度及技能才能胜任其所面对的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教育教学工作。文章从知识目标、态度和情感目标、技能目标三个方面审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具备的多元文化素养,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其内涵。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师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服务学习是适应现实的需要和应对未来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教师教育中多元文化服务学习的方式主要有:服务学习融入教师教育培养方案、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中。教师教育中多元文化服务学习的特征是: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多元文化服务学习;重视多元文化服务学习中的反思;多元文化服务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如何为适应中小学课堂的文化多样性、实现教育平等和社会正义而培养合格教师,是当代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诸如招收更多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师范生、丰富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增加教育实践场所的文化多样性以及教师教育者自觉示范等实践创新亦蔚然成风。面对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发展中的困难,研究者呼吁组织、课程和个人等多层面的变革,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建设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教育指平等对待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使所有学生得到平等教育机会的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挑战,要求中小学教师成为多元文化教师,拥有多元文化知识,对不同文化持积极态度,熟练运用多元教学策略。在我国现行教师教育中,可通过增加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增加教学实习机会等途径,使未来教师经过学习、发展以及参与三个阶段,具备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成为多元文化教师。  相似文献   

20.
鲍克平 《科学教育》2001,7(3):54-55
实施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建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强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能为教师正确施教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素质发展的原有基础,现实水平和发展趋向,能发现学生特殊的发展领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