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介绍AR/VR的技术特征以及近年来在教育中的运用情况下,分析了与之相关的教学与学习理论,特别讨论了这些技术在儿童教育领域中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教育AR/VR资源的模型结构和主要参数指标,完成了AR/VR儿童教育资源平台个案设计。以此希望对相关研究者有一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培养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技术人才,研发VR/AR教学类产品,制定出一条有利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行业发展的高校VR/AR技术人才培养路径。第一,优化创新体系,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生间的知识交互,推动学生知识形态螺旋式发展,形成多学科交叉汇聚、共生共享的创新研究群体。第二,完善培养体制,开展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成果展示,丰富学生与教师、所开发产品使用者的互动,探索VR/AR技术体验式教学方法,拓展优质课堂内容,创新考核方式。第三,推动高层次认知、高互动、高品质的VR/AR教学类产品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VR/AR技术由于其虚实沉浸性、实时交互性和三维构想性的特点,在教育领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文章在分析了目前生物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后,为了改进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并将基于VR/AR技术的zSpace设备有针对性地应用到生物课程中,对中学生物课程的课堂教学重新进行了设计。以七年级生物教材中的“呼吸系统”为例在课堂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对VR/AR技术服务于中学生物课堂的优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已成为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兴趣学习和互动学习的关键。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VR/AR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也成为现实,其在构建沉浸式VR/AR教育平台、专业化虚拟实践训练基地、技能测试提升、微观环境变化体验方面有着出色表现。因而,教师应结合“互联网+”与VR/AR技术进行资源统整...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VR/AR技术在化学教育的应用进行主题提炼、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研究表明:VR/AR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远程教学中的应用、技术或系统的开发及设计、对学习者的影响研究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或策略等方面的变革是国内特有的研究聚焦点。  相似文献   

6.
大学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的补充与升华,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但目前很多普通高校开设的实验课程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等特点,将VR技术运用到大学实验中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给学生以及老师带来不同的教学体验。探讨将VR技术引进大学实验课程后,将对现有大学实验课程不足的改进以及预测其将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季至宇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0):220-22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其对高等教育变革的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紧紧围绕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VR/AR技术提供的沉浸式场景让课堂及线上教育场景更加丰富、生动,带来的场景化体验、多维情境教学让众多学生有了独特的学习体验,并且学习成效显著。VR/AR技术进入教育领域,还需在理论研究、教学应用、人才培养、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长期探索与实践,通过提升教师专业技能,让VR/AR技术的教育应用更多地体现为丰富教学内容与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66):19-2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行业也开始发掘VR技术的优势,将其运用到教学教学工作中,尤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应用甚广。文章针对小学科学教育中VR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其虚拟性、多样性、趣味性以及科学性的教学特点,旨在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增强互动性,使科学知识更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VR技术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将VR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可以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和立体,能有效降低实践教学的潜在风险、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推动VR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需要在价值引领、融合发展、教师能力提升和学生深度参与等方面采取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沉浸式VR技术为戏曲身段(舞蹈)训练提供了信息化渠道,为教育教学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对VR相关理论的研究,解析VR技术的的媒介特征,分析戏曲身段教育的特点,调研媒介对象需求,得出虚拟戏曲身段训练系统的设计思路。VR技术具有较强的沉浸性,其传播特性符合戏曲身段教学的一般规律,运用VR技术理论,合理的设计与策划,利用相关技术开发虚拟戏曲身段训练系统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VR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对于VR虚拟实境或者灵境的感知,是一种通感类的艺术,这种通过构建VR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网络,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种逼真的视听感受和虚拟环境的技术,通过各种交互技术和设备,在VR虚拟环境的实体相互作用中,使学生得到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交互式的情景仿真和信息交流,将先进的数字化人机接入技术纳入到传统文化教学领域,将传统艺术的精粹发扬光大,也可以带给人一种直观的艺术感受。本文对VR技术在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VR)被广泛应用于语言教育领域。文章从发表时间、目的语语种和关涉地域、语言要素和技能、教学对象年龄和目的语水平、技术应用类型、研究方法和追踪时长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相关文献以基于建构主义的各类认知和学习理论为基础,热议话题包括VR技术的教学效果、接受程度以及对学习动机、心理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影响。VR技术交互、沉浸、构想的特征能够促进语言学习,但其作用效果也受到教学要素和技术环境、学生心理和行为方式这两组过滤机制的调节。推动VR辅助语言教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从教学、技术和研究三方面着手:尊重教学活动自然规律,发挥虚拟技术辅助优势;坚持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推动虚拟科技迭代升级;拓展虚拟现实研究场域,促进优秀成果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创客教育实践中出现的跨学科知识点无法整合、创意难以激发、教师地位缺失等问题,将 VR/AR 技术应用于创客教育,搭建高参与度、高创意度与高素质协作的创客教学模式。以《Arduino 创意机器人》中 《闪烁 LED》为例开展课堂应用,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探究创客教育教学模式,借助 VR 和 AR 技术挖掘更完善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活动方式,为创客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VR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将为现代教育教学提供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撑,提高教学质量。本研究通过对VR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总结,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工具和传递方式的不断革新,继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之后,VR技术作为一个新的教学媒体将逐步广泛地应用于会计教学领域,并发挥其作用。基于Internet和VR技术构建的"虚拟会计教学模式"能为会计教学的网络化、个性化和交互式提供平台。本文通过对VR技术的基本特征、可行性进行阐述,探讨其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其实验课程所涵盖的技术体系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及现代生物技术公司高端从业人员必备技能。但因实验内容多,实验原理比较抽象、实验操作烦琐复杂,周期长等因素,在有限的课时内学生的实验成功率偏低,教学任务完成质量较差。为此本研究将虚拟仿真技术(VR)引入实验教学中,通过模拟真实的试验场景,学生能够体会全新的、身临其境实验授课方式,并通过在线软件支持学生课后在任意时间地点反复进行虚拟实验操作。通过问卷、采访以及实际运用等方式证明了VR技术在基因工程实验教学中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直困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难题。AR/VR技术适应时代需求,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分析现阶段在国际贸易专业实训中遇到的瓶颈,探讨VR/AR技术融入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AR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而将此技术运用在教学当中也势在必行。AR能将教育中的各个层面进行融合,让学生在AR技术产生的虚实情境中自主学习,切身感受。以前大家口中的书海无涯,学无止境,都能在AR技术的运用中变得井井有条,互相连接。因此,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必能为我国教育事业增添了一种高效新颖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拥有规模庞大的开放教育系统,其发展基础是保障学习者对于开放教育资源的需求得到满足。VR技术自进入大众视野,就成为大众所喜爱的全新表达手段。通过分析VR技术在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中的优势,探讨不同VR教育资源的应用场景,总结VR技术应用于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中的难点,以期能发现VR技术给开放教育带来的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AR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技术,其自身的趣味性和可视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和家长的青睐,AR技术革新也将会在未来达到一个新的阶段。而将AR技术完美地运用到生物学教学中,将会为中学生提供一场虚实结合、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AR技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也将会大大地增强学生的可视性和感性思维,从而使生物教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