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工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为以后的机电、数控等专业打下基础的一门课程。但是老师怎样上好这门课,学生怎样学好这门课,一直都是一名电工老师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日在《数学教学》2003年第4期看到一篇文章《一堂未曾预料到的对数课》[1],作者桂老师讲述了一堂自己“未曾预料到”的对数课,课前,桂老师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材料《对数和指数发展简史》,课上,由学生向桂老师提出一系列有关对数和指数认识的问题,桂老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一堂好的中学语文课的标准是什么?这一直是一个人们关注的问题。有人甚至认为,听课老师认为好的课就是好课,或者专家认为好的课就是好课。因此为了迎合听课老师的胃口,老师们不惜牺牲学生的利益,全然忘记了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4.
一 "数学综合训练"是高考冲刺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时我们会发现学生做了很多模拟练习,而且每次老师都认真批改、评讲,可是学生解题能力却没有大大提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何上好高三数学评卷课呢? 评卷课,顾名思义就是指对试卷进行讲评的课,因此改进评卷课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首先,必须明确评卷课的特点,如果说新授课是以课本上的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的话,那么评卷课就应该以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换言之,如果说新授课是老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话,那么评卷课就应该是老师带着答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走向学生.换言之,如果说新授课是"以本为本"的话,那么评卷课就应该是"以人为本",这就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工作接近二十年之际,居然有幸成为了特级教师张齐华“三门问题”数学课堂中的一名学生。在这次教师和学生角色置换的过程中,我产生了诸多感受,这使我对理解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张老师的这节课中,所有学生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这些学生产生的途径非常奇妙。活动当天签到时,每位教师都领了一张号码牌,我猜想:互动环节时多半是要抽号回答问题了。当第一节课结束后,张老师在做第二节课的教学准备,却迟迟未见学生来,正在纳闷时,张老师说话了:“今天这节课的学生有点特别,请大家取出号码牌,号码牌上打有星号的老师请起立。”  相似文献   

6.
[起因: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1998年底,一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市访问,听了一堂公开课.课上完后近百名听课教师掌声雷动,可是5名美国客人却反问接待者:这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2010年师陶杯颁奖活动中有一节课,至今不能忘却,这是由江苏省连云港市孙焱老师上的《百分数的意义》,上半节课讲,下半节课让学生提问,留白很多,学生发现问题一起解决,解决不了的课后再解决.课后作业不是题目,而是学案,要求学生写出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孙老师自己是这样评价的:宁可上一堂有争议的研讨课,也不上一节四平八稳的展示课.她的设计理念是:立足民族文化,改变中国学生不善于提问,变中国学生"学会答"为"学会问",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次,我听一位老师的课,讲的是<穷人>这一课. 在总结课文时,老师提问:"同学们,学了<穷人>这一课有什么体会?"很显然,这个问题是为归纳中心思想而设计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纷纷地回答:"我觉得文中的桑娜和渔夫都很勤劳,善良.""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此时,老师准备归纳了.  相似文献   

8.
<正>一、语文阅览课存在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已经注意到,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提高,就必须尽可能地让学生多阅读。因此,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语文阅览课。但在组织上阅览课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无目的,无计划,很随意。按理来说,不管是什么课,都应该有自己的教学目的。语文阅览课,毕竟也是一种课。语文阅览课,自然应该由语文老师来组织上课,由语文老师来明确阅读目的。可是,有多少老师认真思考过:语文阅览课,要怎样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有一天,一位学生告诉我,他很喜欢听某老师的课。说她上课讲话很好听,就像唱歌一样。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常常谈论喜欢上某些老师的课,或不喜欢上某些老师的课。喜欢的理由很简单,这个老师上课生动有趣,条理清楚,学有所得;不喜欢的理由是,这个老师上课语言枯燥乏味,信口开河,一节课下来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  相似文献   

10.
孙仕满 《山东教育》2004,(28):13-13
一次,我听一位教师讲《狼和小羊》一课,执教老师很认真,教学过程有板有眼,课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课堂秩序乱成一团,学生做小动作的挺多,虽然老师一遍遍地提醒要认真听讲,仍无济于事。课后,老师也抱怨,今天学生怎么了——不认真听讲。  相似文献   

11.
<正>听了一节年轻教师的组内研讨课,感慨良多。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大半让老师不是十分满意,老师脸上的笑容渐行渐远,说话的语气也少了先前的柔和,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少,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也说不到老师的心坎上。这时老师实在忍不住了:"平时上课你们一个个不挺能说的吗,怎么来几位听课老师就把你们吓住了?"这时教室里死一般的沉  相似文献   

12.
胡先云老师执教的《人的生长发育》(载《小学自然教学》1994年第1期)一课,平凡中见功力,显示了老师的匠心。 问题设计精练、准确,是胡老师这节课的主要特点,也是这节课成功之所在。以生活常见的事情为教学的突破口,分析了儿童的认识水平及现有知识能力,正确处理提问的深度、广度及难度,可接受性强,所提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范围,如第一阶段提出有关买鞋这个日常生活实际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引起学生探究  相似文献   

13.
一、心情互动——课前的基调我们常看到,一些特级教师在上课前的几分钟时间里常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将一些自己感觉有趣的事讲给学生听或者向学生提一些问题,有时也请学生向老师提问,这些是为课堂中能进行有效互动创设好的心理氛围。学生在课前就喜欢老师,自然便会喜欢这堂课了。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语文课堂上,我们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情景:一堂课,老师眉飞色舞,学生却昏昏欲睡;老师问题连篇,学生却毫无兴趣;老师耐心启发,学生却波澜不惊。语文课,一度变成了休息课、橡皮课,学生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课堂如一潭死水,只有填鸭过后的痛苦与无尽的乏味。可当课改的浪潮袭来后,语文课堂“忽如一夜春  相似文献   

15.
曾听过一堂职业学校的口语交际课,至今记忆犹新,老师的教学环节分为六步。第一步:老师首先让学生提出他们最关心的或急于解决的问题。(由于问题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学生们提出了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刊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 0 0 0年第 7期“课例点评”栏目中的《课例 2》 ,笔者非常佩服澹台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的做法 ,读后收获颇丰 ;然而 ,亦有两点想法 ,在此提出向澹台老师求教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课例2》中 ,虽然学生的积极性比较强 ,但是学生一直是受老师问题的牵引 ,被动地解决问题 ,能否让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呢 ?比如 ,澹台老师问学生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哪三个条件 ?这为学生思考问题定出了框框 ,限制了其思维的广度 ,能否改成“哪些条件 ?”…  相似文献   

17.
在必修三的教学中,《宋明理学》一课比较难教,有老师戏称这一课是"送命理学"。理学究竟是什么?怎么教才能让学生明白?这两个问题让老师们伤透了脑筋。  相似文献   

18.
吴丹 《考试周刊》2012,(70):113-113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它与其他学科不同,需要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而复习课恰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因此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如何提高英语复习课的效率,就成了老师们一直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次大型观摩课上,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讲课,课堂上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学生听得很投入。由于老师诱导有方,学生们顺利地完成了老师预设的一个个问题。最后老师同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学生齐答:“没有”,这时下课铃声响了。这节课也“圆满”的画上了句号.评课时,与会的领导与专家同行都十分赞叹特级教师观摩课上精湛的教学艺术,评价十分高。最后只有一位外国教育专家表示异议,他说:“如果一节课上完,学生什么问题也没有,那么这节课本身就存在着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题小议     
常听到同学这样说,课上老师讲的我都明白,就是课下不会作题。作为一个辅导老师,就必须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在教与学中,老师起主导作用。辅导老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学生的“会与不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