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好奇心是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原动力.数学教学如何使学生感到好奇,是我们课堂教学必须研究的问题.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素材有:与数学相关的生活现象,对一些数学名称由来的探究.对一些数学基本性质、定理、证明思路由来的探究,设置新颖的数学情境和体现数学芙感的素材.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素材。创设一个有效的数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能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可以说.创设适当的数学教学情境对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数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竭力倡导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方式.从典型的基础问题入手,通过变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变异出新,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和有益的深化拓展,在多解中求简优化,在拓展中迁移创新,正是“数学探究”的重要表现形式.多年的高考经典试题为我们进行“数学探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我们应充分用好这一重要题源,有效发挥其潜在功能,让它们在“数学探究”教学中重新绽放异彩.本文笔者以一道经久不衰的高考数列题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一、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教学时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兴趣。创设情境,在着眼于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徐斌 《江西教育》2009,(3):25-26
我们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首要目标是选择服务于策略的相关素材.重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核心目标是不断体验作为策略的价值.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相对论的论证中,经常出现“让我们尝试”、“让我们设想”之类的词句,这些被爱因斯坦称之为“思考实验”.数学尤其是数学教材,绝大部分是通过演绎而展开的,由于数学的演绎特点,在解题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生演绎的方法而忽视“让学生自己想想”的思维过程,只重视“是什么”,而忽视“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例如数学归纳法的教学,其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思考实验”,这里包括用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直觉思维,进而归纳猜想,并给出证明,是培养学生归纳、探究能力的一个很好题材.本文就数…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科学教育领域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和尝试数学探究教学.但却往往过于关注数学探究教学的“形”,而忽视数学探究教学的“神”.其实数学探究教学的形式很多,但实质内涵却只是针对传统接受式教学而言的,它主要是作为一种思想或理念,指导或渗透于教学生活中.无论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行为,都不要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知识、技能和策略这些现成的结论直接传递给学生.相反,教师要尽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探究环境,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尽可能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掌握数学技能,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数学情感.而非仅仅停留于在短时间内追求尽可能多的知识点的观念而采用探究教学表面形式的程序.为了尝试形神兼备的探究教学,我们课题组基于行动研究,深入中学数学教学一线听课、评课与研究.下面一节数学课的探究过程的叙事及评析,也许会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要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可以感受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要努力揭示概念、公理、定理、公式、结论的生成过程和本质。我们应努力改变过去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观念.进行自主探究,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本领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问题 探究 创新——浅谈“问题”的探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主要体现在探究活动中.数学探究活动的素材是问题.本文就此角度谈谈自己的做法.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体现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基本目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再创造”,逐步学会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探索、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上的探究能力,就成了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朱永厂 《数学教学》2005,(10):18-19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探究”,而“数学探究”要力求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良好习惯.本文以如下案例来探求反思教学的途径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学探究式教学改变了学生以往较被动的学习状态,逐渐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探究教学?首先,要以教材中的素材为载体、辅以信息技术,在课内或课外开展教学;其次,教师要能正确地认识探究教学和常规教学的异同,从而对自己在探究教学中应扮演什么角色进行正确定位;最后,教师要注意避免实施探究教学时可能出现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概率”是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四大学习内容领域之一,是近年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亮点之一.因其是“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的重要素材,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又作为落实高考“注重学生的应用意识的考查”的良好知识载体,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基于此,我们已十分重视“概率”的教学:努力弄清概念,落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我们对该内容的教学也许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近年来全国和各省市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阅读理解型试题为基本素材,对其进行初步“探究”,归纳出了阅读理解型试题的三种常见类型:(1)文字型或图表型;(2)数表型;(3)新性质型.在教学实践和解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基本途径:(1)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2)在定理及例题、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关注教学的有效性,追求理想的教学状态是我们每个教学工作者的目标.在新课标体系下,我们应该以一种理性的数学学习思维和教学心态去引领学生形成新型的研究型学习氛围,努力实现“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文化氛围.根据教材特点,围绕某个专题,让学生用自我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体验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这样的探究,着力于学生的学,目标指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探究应成为数学教学的常态.  相似文献   

16.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素材.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数学教师责无旁贷.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能力的基础,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高中课程的基本理念;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我们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发展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学习机会,给学生留足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把学生的数学思考引向深人,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延伸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苏科版《数学》教材在每章之后所设置的“复习题”分为“复习巩固”“灵活应用”“探索研究”三个层次,供教师在复习教学时选用.其中“探索研究”栏目所配置的习题趣味性较浓、活动性较强、灵活性较大.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青年教师并不知道怎样探究,只是照本宣科.可想而知,没有经过探索获得的研究素材怎能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8.
围绕初中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可以通过重视学生的“预习”,逐渐养成自习的习惯;让学生“读”中生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不断创新;让学生“讨论”申交流,形成人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习惯,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数学.  相似文献   

19.
数学的抽象与枯燥让许多孩子望而却步。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让故事伴随孩子左右,以故事的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引领孩子迈出自主探究的第一步,最终他们一定会被数学本身的美所”诱惑”,爱上数学的。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把故事引入教学的案例。[案例1]在教学认识“10”这个数字时,原来的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的学习素材是出示十位身着盛装的少数民族儿童图片,让学生在数一数中引出“10”。我在教学此课时,考虑到这个素材没有多少趣味性,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而且不能与前面认识的1—9联系起来,因此决定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教学”等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已经不再停留于理想层面,而是走进了实际的数学课堂中.如何把“过程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是深化数学课程改革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考察,探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过程教学”.为此,我们深入中学数学课堂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两位中学教师“勾股定理”的常态课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