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性别平等——源自三个隐喻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三个隐喻——"他者"、"声音"和"母性",阐述和评论了女性主义的教育性别平等观。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在教育领域被"他者"化,是导致教育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而改变女性"他者"处境的路径,在于发现与肯定女性的"声音";女性所拥有的最光辉的品质——"母性",则是推进教育性别平等的力量源泉。女性主义的教育性别平等观,可为当代教育性别平等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关于马克思平等观基本内涵的争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学界内部产生三种基本立场。G.A.科恩等学者认为,马克思平等观为分配平等观;艾伦·伍德等学者主张,马克思平等观是权利平等观;戴维·米勒等学者认为,马克思平等观是社会平等观。基于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重新考察,马克思平等观应当属于某种广义社会平等观。这种平等观的科学内涵既包括分配平等(经济平等的主要方面),又包括权利平等(政治平等的主要方面),同时也包括人们之间的地位和社会关系的平等(狭义社会平等)。  相似文献   

3.
自由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在平等观上的分歧是其争论的一个主要内容,自由主义在平等观上追求权力平等与起点平等。而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这种超越差异的普遍平等观并不能实现事实上的平等,反而在现实中造成了新的压迫,从而主张用"差异政治"来弥补普遍平等的不足,以实现真正的平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平等观的逻辑起点、平等要求和实现平等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法国唯物主义者以“自然平等”为逻辑起点,通过对自然平等——自然不平等——社会不平等的论证。试图揭示人类社会不平等产生的原因。这种平等观既保留了古代平等思想的痕迹,又具有时代的鲜明特征。它的平等要求在于反对世袭特权和等级制,限制财富极端不平等,保留由自然差别造成的一般社会不平等。它的历史作用表现出三重性:反封建的进步性、资产阶级的虚伪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史前社会”的分析,认为平等观是具体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平等观从消灭特权到与统治共谋的蜕变进行了批判,认为其必然导致革命的生成;建构了以消灭阶级为内容的未来社会平等观,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人的完全自由和平等。史前社会的平等观、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和共产主义的平等观,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三重维度。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一生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平等观的批判与斗争中,在总结众多思想家平等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力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点,针对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上的不平等,揭露了资本主义平等观的虚假性,使人们更彻底地明晰了资本主义的平等观.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其平等观是社会主义平等问题研究的首要参考。马克思所追求的平等是经济与社会领域实质意义上的平等,其平等观的构建受到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平等思想的启发,并实现对后者的批判性超越。以马克思平等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平等观与自由主义平等观相比,二者在认识平等问题的方法论、对平等与自由的价值排序以及对待"人生而不同"这一基本事实的态度等问题上均存在差异。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是补足马克思平等理想实现条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阿玛蒂亚·森的能力平等观从人的需求出发,将人置于具体的社会现实中来思考,是平等观的进步,对于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一定启示。阿玛蒂亚·森的能力平等观建立在对其他主流平等观批判性审视的基础之上,将能力作为判定平等的核心变量,并且坚持能力平等实现的多元主体。基于此,在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应坚持以能力平等为导向、坚持结果平等与程序平等并重、坚持主体多元化,以提高我国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雷大勇 《天中学刊》2007,22(4):65-6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冲破旧的平等观、建立新型的平等观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等精神,是对平均主义平等观的否定,也是对市场经济中不平等现象的批判和否定,更是对公正、平等社会的追求和向往,它是高层次的平等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目标,其基本内容大致包括追求社会公正、追求制度合理、追求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道教的平等观,在内容上有万物平等、人神平等以及宗教解脱上的平等,同时也包含了追求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平等、男女之间的平等。道教的这种平等观,源于道教信仰大道,从道论或道气论出发,认为世上一切同源于道,构成于道,由此自然平等。  相似文献   

11.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杜林的平等观进行了有力批判,深刻揭露了杜林平等观的虚伪性。恩格斯认为,平等是历史的产物,它以社会历史发展为基础;平等是对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平等具有阶级性,只有彻底消灭阶级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真正平等。在新时代,深入探究恩格斯的平等观,不仅有助于人们拨开西方“普世价值”理论的迷雾,也有助于人们把握和理解“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分析恩格斯对两种平等观的分歧与实质的阐述出发,认为社会主义的平等观不仅是强调在交换领域的劳动者间的平等权利,且存在于生产领域和生产过程,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权利和地位的平等。认为非劳动分配方式最终表现是不平等,而就现实要求来说又是平等的表现,平等包括大体平均的成分,但不能归结为平均。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应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平等观念,更新陈旧的平等意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平等现象,只有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经济环境,整顿金融秩序,全面深化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民主意识,才能不断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是消灭阶级特权,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是消灭阶级。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较之于资产阶级平等观是更高层次的平等观,是无产阶级的科学平等观。但这个宏伟目标的实现,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决非是短期可以完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提出切合实际的、具体的平等目标。但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满足于对“消灭阶级”这一高层次平等观念作抽象的论述,忽视了甚至从根本上否定了对社会主义平等的具体内容的研究和探讨。这样从空洞的原则出发,就时常把人们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提出的一些合理的平等要求看成是小资产阶级的平均主义,或资产阶级的平等观,似乎只要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消灭阶级的平等观,一切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就会自然而然地合理化了,  相似文献   

14.
王盛 《现代企业教育》2014,(18):236-237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对平等观有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他的平等思想是在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平等观,阐述了平等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实质,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内容,这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平等和公平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公民身份理论呈现出二元对立的自反性矛盾结构,主要表现在权利与责任、平等与差异、个体与共同体、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排斥与包容等五对基本范畴中。这种二元对立结构导致"弱"责任观衰减公共资源、抽象的普遍平等观压制实际差异、个体自由绝对化消解共同体联系、公私领域分界僵化遮蔽私域不平等现象、对外排斥性削弱移民的实质公民身份等弊端。探寻二元张力中存在的创造性,以人的主体性、分化的普遍主义、社会个人主义、私域政治、世界公民身份等理念整合二元范畴,是超越公民身份二元对立结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体系里,平等观念多是从形而上层面界定的。在面临近代"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主题下,中国近代思想家的平等观超越了传统从形而上寻找依据的层面,进入到从形而下探求达到平等的可能性,赋予了平等原则变革社会的实践品格。作为近代启蒙思想家,康有为分别从"为何平等"、"如何平等"、"向何平等"三个维度对平等观念作了深入探讨,融合了中国传统平等观的形上思维与近代西方的平等价值观,使平等观念获得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西方女权主义兴起一个多世纪以来,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女性解放进程,但是要实现女权主义的最终目标——男女两性间的平等,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回顾西方女权主义的发展历程,其平等观主要经历同一性平等观、差异性平等观以及人性平等观三个阶段。对女权主义平等观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阐述、梳理和评析,以期对中国的妇女研究有所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8.
阐明了马克思平等观的概念,阐释了平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平等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范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道路、为合理不平等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儒道释平等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多元化的人生格调和价值取向。儒家崇尚道德至善,追求仁义境界;道家崇尚清心寡欲,追求自然境界;佛家崇尚解脱,追求涅磐境界。虽然如此,儒道释三家思想中都蕴含着对乎等的向往,尽管他们对此所采用的表达形式不同,各家平等的内容也不一致,但在这个价值取向上他们却殊途同归、本文论述了儒家人格主义平等观,道家自然主义平等观和佛家宇宙主义平等观各自的基本内容,以彰明儒道释平等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反杜林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其中哲学部分专列一章论述了平等思想。在这一章中,恩格斯严厉批判了杜林关于平等问题的研究方法及其平等观,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指出了平等不是"永恒的真理",而是"历史的产物"。《反杜林论》中关于平等思想的论述,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价值观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