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前,各行各业中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能力虽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但由于许多外出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传统就业观念和意识等自身因素的限制以及缺乏必要的外出就业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试图从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其低下的劳动力素质却制约着经济发展。依据企业培训的相关理论及调查问卷分析结论表明,企业培训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动机的影响因素可以划分为竞争力驱动、激励效应驱动、长期战略驱动及劳资关系驱动。针对上述四个主要影响因素,为增加企业培训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决策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农民工进城务工动机问卷以及自尊量表对河南省193名进入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村个体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的动机存在显著差异。就业动机中农村人际问题维度及经济压力维度与自尊总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造福后代、自我提升及改善生活维度与自尊总分之间呈不同程度正相关(p〈0.05,p〈0.01)。河南省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进城务工的主要因素还是经济因素,其次是自身及其后代的发展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更有效地应对中部地区农村中职生的就业危机,推进农村中职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河南省某农业县一中职校学生的就业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总的来讲,中部地区农村中职生在就业意识5个各维度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在性别因素上,就业准备、就业信心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因素上,就业准备、就业认识、就业信心和就业动机四个维度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年级因素上,农村地区中职生在就业认识、就业信心和就业准备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家庭经济条件因素上,农村中职生在就业意识的五个维度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准确测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是一个非常值得且需要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特征展开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理论、影响因素、规模测度进行归纳和评述,提出从分工演化视角测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的研究展望。从本质上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不同地域上的分工深化,分工理论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测度提供了一个恰当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二元及多元Logit模型对我国云南省少数民族聚集的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重点就地区整体人力资本水平对男性、女性劳动力外流及就业决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及家庭因素中除老年人数量外,其他变量对男性和女性外出决策的影响方向一致;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整体提高在抑制劳动力外流的同时,对个体选择从事本地非农业劳动产生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提高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对调节劳动力合理外流、促进地区非农业经济发展及解决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唐山市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状况及转移就业的特点来看,农村劳动力总量庞大,供求矛盾突出问题将长期存在。国内外环境、政府政策、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的就业岗位、层次、成本。进入新世纪以来,外出务工农民"回流"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就地转化成为今后唐山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外出就业。本文首先对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已知数据,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模拟和预测2010-2012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人数,精度为92.15%。最后,就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三栖农民是农民工中的一个新兴群体,未来栖息地选择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其对土地流转近期和远期的决策。通过在我国20个省区市调查的592户数据,对选择农村、县城、城市作为栖息地的三类三栖农民分别进行假设检验和二元选择分析,结果表明三栖农民栖息地不同对土地转出参与率有明显影响。其中,选择城市作为栖息地的三栖农民土地转出参与率主要受家庭代际结构、夫妻双方是否都外出务工、非农就业劳动力户主年龄和最高学历的影响;选择县城新家作为栖息地的三栖农民土地转出参与率主要受夫妻双方是否都外出务工、家庭代际结构、非农就业劳动力中户主年龄的影响;选择农村老家作为栖息地的三栖农民土地转出参与率主要受夫妻双方是否同时外出务工、非农就业劳动力中户主年龄的影响。建议政府为三栖农民土地转出和举家迁移创造良好条件,提高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比率,从而增加高质量迁移三栖农民数量,同时鼓励部分三栖农民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3年我国西部四省七村的留守家庭问卷调查,对影响留守家庭对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期望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家庭的回流期望与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意愿整体上趋于一致,局部上存在差异。研究发现留守人口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留守家庭的土地面积、相对贫困,外出人口的亲属关系、打工地、打工时长、回家时长、购房情况对回流期望有显著影响,验证了新迁移经济学的部分假设。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关注农村留守家庭的生活状况,通过改革土地制度、降低相对贫困、加强人口往来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留守家庭的回流期望,从而拉动农村外出劳动力主动回乡就业,加快西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对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的611篇大学生就业动机性因素研究的文献(2008年-2012年)进行了计量学分析,结果发现:1.就业动机性因素研究集中于观念、期望(期待)、兴趣三个维度,而在动机本身、态度两个维度明显不足;2.就业动机性因素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单一,仅通过一种研究方法论证结论,文献法和调查法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3.研究类型多样化,三种研究类型以及之间的结合均有涉及;4.研究方式以独立研究为主,出现了省际、国际问的合作,且研究力量的地区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农村女性就业流动是和谐社会性别关系和"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空间迁移和身份变迁为切入点探讨女性就业流动,建构女性就业流动的理论解释框架和运作逻辑,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的相关数据,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结果、因子负荷系数、影响路径系数对女性就业流动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变量对女性就业流动意愿和满意度的综合影响,以及对女性原生素质、就业流动过程和结果的多重形塑,并从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的五个维度对影响机制加以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运用调查法对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三个理科专业的360名学生进行调查,利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得出ESP学习者学习负动机影响因子结构,并研究因子对不同性别和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ESP学习负动机有5个影响因子,分别为课堂影响因子、周围环境影响因子、就业前景影响因子、英语改革的影响、学习者自身因子;并且不同性别、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的负动机影响因子分别在5个变量上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032名河南省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状况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文化技能偏低、家庭负担重、就业信息渠道不畅以及政府就业服务职能不到位等因素影响了农村妇女的就业。加快农村妇女就业,需要采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信息引导机制、转变农村妇女的就业观念、强化农村妇女技术培训、改善融资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市周围地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层次较低,外出具有稳定性、周期性,有组织外出比例较低,流动半径小。劳动力外出动园在于对外出预期收益与流动成本对比做出的理性选择。应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县域进城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调查数据基础上,研究了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主观动机,总结出"动机导向属性"的劳动力转移模型,为西部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统筹工作提供了一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对湖北浠水县、监利县等19个县(市)区农户进行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工流动就业尤其是近期农民回流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第一,制度转型和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促使农民工回流返乡的宏观影响因素;第二,农民工相对收入的减少促使农民工就业决策形成短期回流,并对农村内部潜在的劳动就业市场形成冲击;第三,农村内部劳动力大量闲置,缺乏就业创造机制,造成回乡农村劳动力创业和就业困难.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分析,力求找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工流动就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本文基于珠三角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四座典型城市实地调查获得的1339份问卷数据,构建logistic模型探索影响农民工流动就业倾向的重要因素和影响机制.重点研究了农民工个人基本特征、个人经济特征、家庭人口特征、企业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对农民工流动就业行为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个人基本特征中的年龄、婚姻状况等变量,个体经济特征中的名义工资、实际工资水平、收入的满意程度、储蓄比、期望工资增长率等变量,家庭人口因素中向家庭汇款数额、子女是否随迁等变量,企业工作环境中的工会参与情况和加班情况等变量,社会环境中与流出地比较得出的相对收入水平变量等多种因素对农民工的流动就业倾向具有显著影响.政府部门应围绕着农民工流动就业特征,制定促进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的有效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