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立德树人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将逐步扩展的学生生活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本文首先对生活化教学概念、生活化教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意义进行分析,其次对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着重探讨,希望能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启示,使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64):115-116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道德与法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基础规范,与人们的日常活动紧密关联。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就会造成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理解困难。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践行道德与法治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的渗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眼界,还能提高实际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然而联系实际发现,时事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还不够,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时事教育在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时事教育的作用与开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教师能够认真严谨地分析教学目标与内容,融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困惑来进行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能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核心,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5.
初中道德和法治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是提升学生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焕发出教学的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进一步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学校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基础,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属性来讲,以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并将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目的,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基于此,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责任担当为例),展开详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其核心素养,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治》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实际上是根据初中生的生活为基础,和学生实际的生活相联系进行的举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可以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程起到促进作用,更好地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本文对如何更好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德育在学生教育中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正是他们道德与法治素养培养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学校的重视、相关教师的正确引导,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提升就成为如今初中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初中教师应该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元素相结合,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思维,恰当运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元素去促进课堂与生活的融会贯通。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更加浓厚,学习积极性也会提升,进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提升和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要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优良家风文化建设中所包含的精神,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精神有着高度的契合,不仅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还能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为此,教师将优良家教家风作为切入点,对其进行不断开发和挖掘,并将优良家教家风合理转换成教学资源,运用到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品德。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弘扬和传承优良家风。本文从优良家教家风与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着手,探讨优良家教家风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价值,并对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民法典》的推出与施行,国家对于青少年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也逐渐重视起来,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在进行初中道德法治教学时,需要教授学生相应的学科知识,使学生知法懂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道德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相对枯燥乏味,需要学生背诵记忆的知识较多,可能导致学生降低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而情感教学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本文意在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情感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仲崇柱 《天津教育》2021,(11):130-131
议题式教学是一种偏活动型的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和引领性,是了解学生思想,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律培育的有效渠道。初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只懂得积累知识,而不懂得自主思考,他们应该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使用议题式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获得学生的想法。由此,教师通过关联学生生活、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促使学生实践创新、优化对学生的评价,践行了议题式教学理念,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创新观念进行教学优化,借助多种教学方式呈现道德与法治知识,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他们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增强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3.
傅娇娜 《天津教育》2021,(5):118-119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门较为综合的学科,能将思想与知识融合为一,为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地树立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增强小学生对安全的认知,使学生充分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对小学生树立人生观与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沛文 《天津教育》2021,(8):40-41,44
为促进初中学生心智高速发育成长,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融入情境,进行更深刻、更直观的学习,突出德育与法治教育的本质性特征。本文分析了推广普及情境教学模式的价值,并总结了具体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党学宏 《天津教育》2021,(6):36-37,50
新的课标理念积极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切实解决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坚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积极构建“自主—互助”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存在着各种问题,使得一些学生不喜欢也不重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教师要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点、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和素养。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模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进行教学创新,融入新的理念与手段,在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本文以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希望给教育工作开展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8.
黄开引 《天津教育》2021,(11):102-103
学校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是增加学生知识积累、塑造学生高尚人格、规范学生言行举止、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但笔者发现在现实教学中该学科根本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这是因为教育教学活动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缺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亟待改善,由此诞生了案例教学法,旨在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让课堂教学更有活力。基于此,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探究案例教学法的践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陶志猛  杨迎 《天津教育》2021,(3):183-184
小学六年级法治教育专册旨在通过专门的法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学习法律、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利,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法治观念,逐渐形成法治思维。如何将"法律专册"课程中抽象的、生涩的法律条文,在儿童认知可以接受的思维方式落实,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即梳理教学内容,普及法治概念;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深化法治理解;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落实好"法治专册"培养学生法治思维的任务,进而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