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编辑学者化"包括编辑的"学问化"和"专业化"两个方面,这既是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需要,也是编辑工作者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正确途径.我们不仅要提倡编辑做好自身的编辑工作,钻研编辑学问,使自己"专业化",而且要提倡编辑钻研自己所分管学科的学问,使自己"学问化".  相似文献   

2.
对编辑学硎究近年来停滞的事实进行反思,方法论研究的落后,以及方法论与编辑学体系的脱节是重要的原因.可以以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构建编辑学体系.编辑主体是编辑学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包含教化、机敏、共通感、判断力的编辑人文主义是编辑主体的核心,也能对焦虑这一阻碍编辑人文主义养成的负面因素进行超越.  相似文献   

3.
编辑学尚属一门潜科学,处于孕育状态和不确定阶段。虽已出版了数种编辑学的教材与专著,发表了许多有关编辑学方面的论文,但对编辑学的内涵与外延各有不同的认识,甚至有人认为根本无编辑学而言。众所周知,凡潜科学都具有高度创造性、模糊性和不稳定性之特征。模糊性和不稳定性固然模糊人们的视线,以至于人们对编辑过程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还处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编辑学者化"争论激烈的背景,以框架图形式总结各家观点,明确争论涵盖对象,并基于自身科研经历,建立高校科研流程图,阐述学术编辑工作的本质,提出应淡化"编辑学者化"争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编辑自身素质上来。  相似文献   

5.
"编辑学者化"是对新时期编辑出版界思想氛围的凝练性表达,关于它的首倡者仍是一个需要追溯的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多个领域都曾提出过"学者化"的观念,这些"学者化"观念包含了共同的思想文化背景,但与其他领域相比,编辑出版界对"学者化"的倡导体现出一种主体性焦虑。"编辑学者化"的探讨与编辑学科的发展紧密相连,只有综合考虑话语背景才能对"编辑学者化"有一个更为全面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编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逐渐引起人们注目,吸引日益众多的研究者。但是,与从事编辑工作的人数相比,与编辑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相比,与编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相比,对于编辑学研究的投入还显得远远不够。这固然与从事编辑实践的人多忙于日常繁务难于抽出精力有关,但主要的恐怕还是由于对编辑学的认识不足。尽管对于编辑学的普遍认识不够,尽管对于编辑学研究的投入不多,但近年来,我国关于编辑学的  相似文献   

7.
"编辑学者化"问题是近十年来的热门话题,虽然讨论者众多,却没有取得共识,问题就在于这一提法的模糊性。本文从"编辑"和"学者"两个概念入手,重新思考了"编辑"与"学者化"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学者化编辑",并探讨了这一命题的内涵、实现途径和讨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编辑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关于编辑学者化问题的讨论日益增多。归结起来,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编辑学者化只适合于学术理论书刊出版部门的学术编辑,编辑学者化是某一专业的专家加编辑家,而又较侧重于专家;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的编辑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近年来编辑学的理论研究也日趋成熟,既然其他专业有专家,那么编辑专业也应该有专家,即编辑学家,所以编辑学者化应是编辑学家。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只是因为研究问题的立足点不同,导致了对编辑学者化的不同理解。笔者认为,探讨编辑学者化应根据编辑的特征而论,这样,问题的讨论可能会全面些。  相似文献   

9.
从编辑学基本原理研究、编辑出版教育研究、分媒体编辑学研究和应用编辑学研究等四个方面,对2011年发表的编辑学研究论文进行综述,以便为今后编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论编辑学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学的理论研究是编辑学学科建设的重点,其基本任务是确定编辑学的基本概念,归纳编辑学的基本原理,构建编辑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政治修养观是德国古典大学修养观在政治教育中的体现,是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的指导性思想理论。政治修养观汲取了德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代德国政治教育在历史反思基础上自我重建的结果,体现出深刻的人本思想、主体性思想、价值论思想和方法论思想。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的本质,也能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钟嵘《诗品》中的"滋味"说体现了其诗歌审美理论,在古代诗论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滋味"说吸收了前人"味"论的文艺思想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五言为体、抒情写景的详切充分、追求"自然英旨"、"风力"与"丹采"的具备等方面,它对后世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古代的诗歌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德国古典大学修养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养观是德国古典大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不同时代学者的阐释而具有丰富的内涵,尢以柏林大学建立前后洪堡等新人文主义学者的修养观念为核心内容。它强调人的尊严和全面、和谐发展,以及通过科学(或学术)探索达至道德修养的境界。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它进行重温和反思,仍然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比如,大学应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和精神层面修养的提升,注重发挥科学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传统人道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之果,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其价值追求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特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传统人道主义的螺旋式复归,它既是对西方传统人道主义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前者的扬弃.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将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融入到人道主义思想之中,是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价值导向偏离的矫正,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和未来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兴"是《诗经》重要的艺术手法,也是传统诗歌"兴寄"艺术的渊源。"兴"由《诗经》的艺术手法发展为具有诗歌美学意义的"兴寄",这作为诗学范畴的一个重要发展值得深入分析。儒家解《诗》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儒家《诗》受春秋赋诗言志的影响,将"兴"发展为引譬连类的解诗之法,并进一步与"比"结合,从而确立了"比兴"的诗歌创作原则。儒家的"比兴"观要求诗歌有所寄托,促进了"兴寄"艺术的发展,在传统诗学范畴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构成了现代“平等”观念传播的高峰。以“新青年”派为代表的五四知识分子的“平等”观念有其历史的特点,帝制的颠覆使“平等”从异端的政治诉求部分地变为法律条文,开始进入城市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比诸洛克的平等观念,“新青年”派通常在家庭伦理和男女平等要求上表现出更激进的面貌。但是,对待经济平等问题的分歧,则凸现了“新青年”派日后分裂的深层原因。自由主义者通常强调的只是法权平等,常忽略经济平等;激进的左翼则更加注重经济的实质平等,不满足于平等观念的思想启蒙,促使他们转向从事实际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7.
图书出版对文化积累与发展的贡献首先取决于图书编辑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而二者深受我国传统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和制约,“非常非断”思维模式便持久而深刻地渗透到中国编辑选题的择别意识和实践操作行为之中。从中国文化中抽化出“非常非断”思维模式,进而研究这种思维模式时现代图书选题的渗透、影响和启示,不仅能够对当前编辑的图书选题具有操作上的指导意义,而且能从文化学与编辑学关系的深入探讨角度出发,使编辑学的学理研究走向深化。  相似文献   

18.
前期《小说月报》由于王蕴章和恽铁樵两任编辑所处时代和编辑理念的不同,体现出他们不同的编辑风格。他们编辑思想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编辑主张、编辑形式、对读者的重视、编辑意识方面。  相似文献   

19.
强化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以教师为主体,以凝聚教师为目标,达到凝聚人才的"附丽"效应;强化以人为本,就要在教师队伍的竞争力上合理"造极",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高水准的教师队伍;强化以人为本,科学合理"造极",是教师人才引进、留任、使用和开发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从佛教中国化的轨迹中展现其内涵演变对“意境”说的影响,而这一进程推动下的禅宗,更是从思维形式中实践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教意识形态对人类的审美活动的影响以及推动,从中揭示了佛家之“妙悟”如何抛离宗教的神秘气息,而所倡之境进入美学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