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近几十年来,中国书法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革。在过去,书法只是作为学问修养的一种表现,如今的书法艺术已经被社会公认为一门纯艺术。从过去的书斋文化走向展厅文化,是当代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书法成为一种"竞技"项目。文章围绕着"展厅书法创作"这一主题,对当今书法创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及思考。  相似文献   

2.
帝王书法现象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从学术本位审视,帝王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帝王以其政治资源对推动和影响中国书法发展功不可没,也难免产生一定负面消极影响;帝王书法现象是正确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值得学术界进行广泛且多角度的交叉探究。  相似文献   

3.
王振冬 《文教资料》2014,(33):54-55
"书画同源"是书法与中国画最重要的关系,书法在文化由传统向现代变化的过程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在高校书法教学及人才培养中有众多问题有待改革及完善,若不重视这些现象,那么本土文化、书法笔墨的流失,书写性的丢失,必将使与书法共存的中国画偏离几千年缔造的传统文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李向辉 《教育学术月刊》2010,(11):50-52,104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影响深远的"重要他人"。但其角色历来以配角及兼任的身份示人,"副业"现象较为普遍。班主任角色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规范、完善和专业化发展的不断调整和定位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呼唤、学生成长环境的日趋复杂,班主任工作从"副业"走向"主业"的专业化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一种表现心灵情感的视觉艺术,它蕴含着创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和审美感觉,所以古人就有"书为心画"的说法,在书法学习的精神"境界"以及"技进乎道"的过程中,"心画"思想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办公室里,化学老师在讲述刚才课堂上发生的事:"下午第一节课上,同学的学习状态都不好,为了让打瞌睡的同学精神一下,我猛然地提高了声音:‘谁能给我解释一下爆炸现象发生的景象?’同学们顿时精神抖擞起来。‘严军,请你来回答。’严军极其不情愿地站起来,答道:‘嘣!’我一听十分生气,可是看到同学们爆笑一片,精神也好了不少。这个意外之喜让我一下冷静下来,我表扬严军同学回答得不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开展书法教学有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书法教学能使学生思想品德、人格受到美的熏陶,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得到丰富和提高,书写技能和审美、创美能力得到培养,对高职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大学书法教学要取得成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切实的保障措施,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开设"书法教学"公共基础课、"书法艺术"选修课等,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伤痕文学"是中国在80年代开始的一种文学创作思想(潮流),是中国在"文革"结束后最先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主要表现"文革"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巨大伤害以及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反思,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文学现象。它使文学恢复了尊严,是新时期文学一个良好的开端。本文以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例,分析伤痕文学的特征、历史意义以及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给"字替代"与"字,是汉语演变历史上的一种词汇兴替现象,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证,我们发现,它们之间的替代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无论是在替代时间上,还是在替代义项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0.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文化,将其渗透于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以期追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通过精细化教学管理细节力量的互补与文化渗透,强化管理的"细节化"、"责任化","系统化"、"模块化"、"数据化"、"信息化";以期实现精细化管理理念下教学管理方式的转型与走向: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粗放走向精细、从静态走向动态。  相似文献   

11.
书法中的“功”和“性”与“意象”,从书法创作的整体意义上说,是局部与大局的关系,它们是一个融合贯通的整体。就里论述的“功”是特指书法中的用笔功力;“性”则指作者在书法创作中所流露的学识修养。书法“意象”,是作者创作中主观之“意”和作者情感所依托的客观形象即艺术之“象”的和谐统一。功”和“性”蕴涵在“意象”中并贯穿于书法创作的全过程,它的强弱影响到书法作品最终的艺术品质。如果说“意象”是书法创作前行为的思想动力和艺术形态的显现,那“功”和“性”则是书法“意象”之美在艺术表现上的强化和升华:是技巧和情感在作品中的再现和流露。  相似文献   

12.
<多宝塔碑>、<刘中使帖>、<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有代表意义的作品,本文选择敦煌、高昌遗书中部分书写时间均早于颜氏作品的文书、经卷与颜真卿的作品进行比较,又从颜真卿的近佛行为、书法中"俗"的问题以及当时社会尚俗尚实文化思潮三个方面,对颜真卿接受并吸收民间书法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与阐述,认为颜真卿曾经借鉴过当时民间的书写风格.  相似文献   

13.
五代时期战乱频繁,王朝更迭,书法艺术江河日下。杨凝式书法的出现无疑为唐、宋书法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他佯狂终身,却不为六俗所左右,追求“天真烂漫”,上承晋唐意韵,下开宋代尚意书风,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千字文》是一本简单的蒙学读物,但古代很多书法家都竞相书写《千字文》。历史上有的书法家甚至用毕生的精力来创作一部能流传千古的《千字文》书法作品,这种文化现象可以称之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千字文"现象。历代大家竞书《千字文》基本上是在继承前人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守正出新",促进了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播,同时也促进了《千字文》的传播,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使得文与书法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5.
学习一门技艺,要充分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本文通过对颜真卿人品书品的评价。意在倡导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艺术水平的高低与人格光辉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16.
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审美架构中核心地位的形成是文化长期选择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及审美取向上的原因,又有人文、历史、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参与。其中,书法艺术的“表情”效用、实用性以及传统书法主流创作群体的身份特殊性是最主要的原因,三者的结合扩大了书法的文化影响力,促成了书法的核心美学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17.
从历代书法风格的递变来观察,技法承担着各个时期书法风格形成的基础任务。"尚意"成为宋代书法风格的主流,书写形式多以信札、尺牍为主,书体以行草为主,其代表性书家的个性化技法,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次巨大转变,由一种崇尚开放的文人自然心性取代了前唐谨守法度的肃穆庄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