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在聋校.有些班上会有那么一两个学生,他们在学习能力与学习意识上与正常聋生有着很大的差别。在个性上也相当的孤僻、怪异.并且在智力上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他们没法与正常聋生一起参与快节奏的学习.常常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类学生。我把他们称为特殊的“学困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现代学校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从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聋校培养聋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部分,在聋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聋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1.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爱就是尊重。教师用爱心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桥梁,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把教师当作最可信赖、最可亲近的人,视为自己的亲朋好友,他们就会和老师推心…  相似文献   

3.
王振立 《成才之路》2009,(16):82-82
“学而优则壮”的观念在国人心目中可谓根深蒂固。正是基于此,低分的学生往往被默认为“差生”,他们在学校和家庭被批评包围着,失去自尊,失去自信。而“差生”一旦失去自信,他们的创造性、进取心,也会随之消失,就会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差生”。所以,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抓住“差生”的心里,帮他们找回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长期从事聋幼儿康复工作的人都知道,聋幼儿的学前康复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并和家庭息息相关。许多成功的例子都证明,聋幼儿的学前康复首先是家长的“康复”。也就是说在具体的康复指导中,要求语言训练教师不断地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在正确对待自己孩子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康复的一些手段和方法,逐步使家长对老师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积极地与老师配合。  相似文献   

5.
有报道称,据有关部门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5000万人。每6个学生中就有1个“差生”,他们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是有希望的,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对此,北京22中特级教师孙维刚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提出了质疑。孙维刚:千万不能只从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来评判哪个学生就是差生。人总是会变的,学生的可塑性更强,即使目前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要给他们克服自己缺点的机会,不能把他们简单地归到差生中就完事了。弄这么个评价,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6.
聋生在校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呵护.在平和的环境中生活了九年,毕业在即.他们将以怎样的心态步入社会.还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对此,我校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聋毕业生对于步入社会、走向生活,还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还存在着许多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这是聋校的责任,也是一项紧迫的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充满真情的好章。章采用日记体的形式,叙写一名“差生”学习生活中的几个片断,道出了差生的尴尬与苦恼。作为一名常与“差生”打交道的老师,我感到这样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在一些学校这样的故事可能每天都在发生,希望我们的老师不要再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所谓的“差生”。要知道他们也有追求,  相似文献   

8.
转差之我见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心理结构复杂。他们比较害怕面对态度严厉的教师,差生尤甚。差生见了老师犹如“老鼠见猫”,害怕老师知道了自己“不光彩”的一面,会遭到批评、讽刺与责骂。在班集体中,他们也会无形之中背负沉重的包袱,与其他同学为“敌”,同时也害怕同学们“另眼相看”。  相似文献   

9.
很多老师一提到差生就皱眉头。在他们眼中,差生不但学习为班级“拉后腿”,而且纪律也不好,难以管教,实在是班级的包袱。其实,差生是相对的,也不是永远的。古今中外的一些出类拔萃的人才在学校时都曾是“差生”。如德国大诗人海涅在学校时是众人皆知的“后进生”,教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数学家巴比基和文学家玛阿特是同班同学,他俩因为成绩差常被罚站在椅子上任人取笑;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大诗人拜伦在读小学时,成绩也是全班倒数第一;大发明家爱迪生更是被老师视为“笨蛋”……而恰恰就是这些…  相似文献   

10.
郭燕 《教师》2011,(26):64-65
如何培养聋生语言表达能力,帮助聋生掌握语言工具融入社会一直是聋校老师探讨的重要问题。他们由于失听,导致不会说话,不能与健全人正常交往,他们的思维大多也只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个性、性格、感情等方面的发展也都受到极大的阻碍。因此,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其目的就是发展他们的语言,以语言的发展带动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如何培养聋生语言表达能力,帮助聋生掌握语言工具融入社会一直是聋校老师探讨的重要问题。他们由于失听,导致不会说话,不能与健全人正常交往,他们的思维大多也只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个性、性格、感情等方面的发展也都受到极大的阻碍。因此,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其目的就是发展他们的语言,以语言的发展带动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小学的时候,我是差生。班主任是位中年妇女,爱看成绩优异或矫揉造作、喜出风头的学生,把他们安排在前几排位子上,而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差生”毫无疑问被排在后面──尽管我们长得并不高,视线常被前面的同学挡住。上课时,老师的视线总停留在这些“优等生”身上,向他们投以满意的微笑,却从不会把目光“转移”到后面几排来。我坐在最后一排,每次当老师快走近我,我的心跳得厉害时,老师总是习惯地180度转弯,很自然地回到讲台前。后面几排既是“差生”的地盘,也就没有人会奢望坐到前面去,我也是。我是近视眼(但因为种种原因不能…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对“差生”精神曾大加褒扬。大意是说,“差生”有着坚强的意志力,即使学不会、听不懂的东西也要学,也要听;“差生”有惊人的耐挫力,他们要接受老师的批评、同学们的冷眼、家长的责骂,但他们  相似文献   

14.
有感于5000万"差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说我们教育带给家庭的情绪体验,我想只有两句话:“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未知其数,一定很多;愁的已有统计:5000万《北京青年报》2001年6月25日的一篇报道说: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5000万人,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这一总数相当于1个法国或10个瑞士或100个卢森堡的人口总数。“差生”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而业已成为家长和老师的“问题孩子”,他们无法得到老师的青睐,成为了班级的“多余人”,也很少见…  相似文献   

15.
张芹 《考试周刊》2014,(90):169-169
聋生教育教学中,因聋生听觉障碍,无法通过听感知多彩世界。如何让聋生单调的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如何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变得充满生机,是特教老师探寻的目标和重要的教育任务。让他们接触经典、阅读好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聋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记得刚进聋校,虽然做好了聋生会发出“怪声”的准备,但进入学校一段时间,还是觉得很不适应。因为无论学生的读书声还是活动时的喊叫声,都觉得很是刺耳,也不知他们读些什么,喊些什么,只知道他们似乎也在学习,也在交流。还有一次,我刚进入办公室.就听到从我班级里传来“哇、哇、哇……”的大吵声,好像是学生在吵架,还不止两个人,  相似文献   

17.
韦世万 《贵州教育》2013,(12):10-12
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说,很多老师对“优生”总是印象深刻、倍加关照,对“差生”也了如指掌,且有“恨铁不成钢”之感。然而,他们却忽视了这样一群学生:他们缺乏主见、缺乏学习和活动的热情、缺乏竞争的意识和勇气,思想、纪律、学习表现既不“突出”,也不落后,他们往往占据学生中的大多数。这就是老师眼中所谓的“中等生”。由于教师的忽视,“中等生”教育便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8.
聋校中年级段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0-20周岁左右。这一年龄段是聋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也是聋生自我抑制能力的薄弱时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争夺期,更是一个需要塑造、教育、保护的时期。在这个年龄段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不多,是非观念模糊,但可塑性极大。从相关的统计资料来看,这个阶段的聋生身上存在着多疑、不合群、孤僻、性情急躁、主观片面、自私等诸多毛病,在此阶段如果对他们教育不当,  相似文献   

19.
从小,我就一直是被老师遗忘的差生。我从不敢奢求老师有一天会突然把我记起,也不敢奢求自己明天的命运会是阳光灿烂,我只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真心的朋友。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老师连这也要阻止我?“你们不要天天和那些差生去鬼混,他们会把你们带坏。”“你们不要理会那些差生,他们会影响你们的学习……”渐渐地,所有人都远离了我。虽然我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差生,但是我并不是一个没有优点的人。老师,您为什么要瞧不起我,甚至对我冷嘲热讽?您知道吗,正因为你的这种态度,让我这个本来就自卑的“差生”,又披上了一件孤独的纱衣。我真心地希望,那些只…  相似文献   

20.
困难和挫折是聋生成长的主要障碍,面对挫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较差。在正常孩子看来是很小的一次失败,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次不小的危机。聋生在心理受挫后.往往会长时间被失败的情绪所困扰,产生不安、畏缩、甚至恐惧的情绪,导致某些心理疾病的产生,作为特殊教育工作,我们应适时给深受困扰的聋生以疏导、排解,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