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5月13日,江苏省第九届“五四杯”中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竞赛颁奖大会在常州市武进区举行。两年一度的“五四杯”中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竞赛活动。到今年已经历时18个春秋,20多万人次先后参加了竞赛。一大批中学青年教师通过这一活动脱颖而出。“五四杯”正逐步成为广大中学青年教师心中的品牌。江苏省教育厅巡视员葛高林出席颁奖大会。并作重要讲话。现将葛高林同志的讲话摘要编发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由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和江苏教育报刊社联合主办、《初中生世界》编辑部承办的省第七届“五四杯”中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竞赛活动本月拉开帷幕。 据组织者介绍,本庙“五四杯”论文竞赛以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关于教育的思  相似文献   

3.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江苏省“五四杯”中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竞赛活动,从1989年起每两年一届,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在中学广大青年教师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项活动促进了中学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对加强我省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今年将举办第八届“五四杯”论文竞赛活动,由江苏教育报刊社和基础教育处联合主办,《初中生世界》编辑部承办。  相似文献   

4.
学校举行的“三好杯”篮球赛已进行一个星期了。我们班的女队战胜五七班,又跟五四班进行比赛,上半场七比七打成平局。下半场是关键的一场。球赛开始了,“小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应邀参加江苏省教委中学“五四杯”教学论文颁奖会,我有幸观摩了三位语文教师就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的同课异构。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明显呈现了不同的教学创意。  相似文献   

6.
‘省委教育「委国夔l弓记鸽高林作垂要资话并为“五四沟扩巾孚刀年校长沦坛绪竭千不相聚在翔宇——江苏省第八届“五四杯”青年教师教育学论文竞赛颁奖大会@蔡红梅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文化交汇语境中理解“五四”和“五四”人物,使得对“五四”的理解有了历史的同情。“五四”是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中的一次高峰,中国要面对文化水平远超过自己的西方文化,产生了民族焦虑,这种焦虑感直接催生了“五四”策略性的激进主义武的文化调整。“五四”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调整:在精神层面上,“五四”提倡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引发了文学革命和整理国故两大文化事件;在社会后果上,“五四”带来了政治和经济组织的重新定向;在制度上,打破了三纲五常,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一场运动,在90年之后,还被众人念兹在兹。这足以说明,“五四”对于“现代中国”的重要性。90年来,“五四”成为几代学人必须直面的“历史”,他们一次次重返“五四”,在那个“旧战场”去寻找言说的资源,去描摹建构他们思想中的“五四”。正如陈平原先生所言的那样,“每个研究‘现代中国’的学者,都可能参与到建构‘五四’传统的行列中。不管你是主张继承,还是希望反叛,直面‘五四’,是我们的共同命运。”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持久而常新的课题,它也深受国外学术界的关注。近来因着手为《五四与现代中国》丛书编辑一本国外“五四”研究文集,有机会浏览了近年来国外“五四”研究的一些论著。本文拟择要评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借以探讨国外“五四”研究的新趋势,及其可资借鉴的新思路。(一)华裔美国学者张灏1986年在台湾《当代》杂志的纪念“五四”专栏中,发表了《五四运动的批判与肯定》一文,对“五四”的意义进行了新的阐释和评价。张灏在文中指出,“五四”面临的中心课题是“如何重建中国文化”。为此知识分子们提出的答案有两个:一是科学与民主,二是批判中国传统。“五四”知识分子在这两个问题上既有历史功  相似文献   

10.
尽管自称是“后五四”作家,沈从文时空上的不在场却没有阻碍“五四”想象的建构,“父权缺失”为他提供了接触“五四”的契机,随着空间的转换,他逐步生成了对于“五四”的想象,在此过程中沈从文也完成着自我身份认同,并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观与文学观。沈从文的“五四”想象源于“五四”,却并不是对“五四”的全盘接受,独立思考意识为沈从文在经历和发现“五四”时提供了辩证思考的空间,避免了“预设自我”的理论陷阱。沈从文亲身体验着“五四”,自觉承继着“五四”,而这都是以“五四”想象一以贯之的,沈从文又在此中超越着“五四”。  相似文献   

11.
“五四”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当今天的人们谈论“全球化”时,如果不提或忘记了“五四”,似乎很难说明“全球化”在中国的足迹。本文从20世纪初中、西文化的互撞以及“五四”知识分子以“拿来”精神到西方文化之库中去挑选、择取,对“五四”中、西文化对立冲突、互动互补、异质同构、多元整合的现象进行了新的阐释,对“五四”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关系从“全球化”的角度作出了新的解释,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中国顺应世界潮流,自“五四”便开始启程,一步步向“全球化”迈进的历史踪迹。  相似文献   

12.
在学术界有这样一种倾向 :“五四”的偏激使中国传统文化与今日中国形成了断层 ,这是对“五四”的误读。在对现代中国特殊的政治、社会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中封建势力的强大惰性力量、对“五四”性质认识的偏差和思想教育的片面性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了与以上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即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主义因素 ,消解了“五四”精神 ,使“五四”与后来的历史形成了断层  相似文献   

13.
2006年5月12日~14日.第九届“五四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颁奖活动在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举行.来自全省的200多名青年教师代表、专家、省内外名教师聚集一堂.“新课改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成为这次活动热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来稿摘编     
来稿摘编青龙县的“五四”学制实验———河北青龙十年教改步入经教良性循环轨道青龙从1983年开始探讨“五四”学制,先后经历了试办纯农中、“三加一”职中、四年制初中三个阶段,现在,全县已全部推行“五四”学制。青龙实施“五四”学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在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描写大自然的抒情诗,作于一九二一年十月,收入郭沫若早期第二个诗集《星空》。那时,诗人在日本求学,其间曾与郁达夫等回国组织创造社,在倾饮了人生“苦味之杯”后又返回日本。国内黑暗的现实,使他对“五四”以后祖国的美好憧憬归于破灭,陷入了“深沉的苦闷”,《女神》时期那种火山爆发般的熊熊烈焰已化为冷却的熔岩,诗人再不羡  相似文献   

16.
“五四”与爱国主义──纪念“五四”75周年笔谈编者按:在“五四”运动75周年前夕,一批青年学子,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五四”精神的缅怀之情。他们的言谈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弘扬“五四”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把爱国主义同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7.
在近年来兴起的“文化热”中,关于“启蒙”和“救亡”,也算是一个热门话题。有一种观点认为:“五四”前期,启蒙居主导地位,“五四”后期,救亡上升为主导,于是“救亡挤掉了启蒙”,从而使“五四”开创的启蒙运动出现了“断裂”,“五四”以来的文化和文学,自然也就成为白茫茫的一片历史空白。这倒是值得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救亡没有挤掉启蒙  相似文献   

18.
早年服膺于救国救民的殷海光,去台后开始批评“五四”前辈们的思想学术肤浅不力。当时林毓生先生初出国门,与殷海光先生隔海问学,信中对五四一代的代表人物——胡适先生颇多臧否之词:“自五四以来像他这种只会‘眼到、手到、脚到’,内心深处平淡的像一杯白开水的人,怎么会领袖群伦数十年?傅孟真以霸才闻,又怎么会居然被他罩住一辈子?”  相似文献   

19.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文化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五四”文学革命是自有中国历史以来一次空前伟大而彻底的反对封建旧文学的运动。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包括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学,也产生了一些杰出的作品。但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旧文学日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评述自由主义者对“五四”运动的阐释入手,探讨何谓“五四”精神,文中辩析了文化启蒙和个人自由在“五四”再造文明的观念中各自所处的历史地位,并据此提出了不同于自由主义者对“五四”精神的阐释,即“五四”精神是一种对反抗权威的勇气和永不妥协的精神的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