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详尽地阐述了柏拉图在《法律》中的“法治范式”内涵。文章认为,柏拉图是在法治伦理之基础上构造出法律统治至上的“法治范式”,即这种“法治范式”是在以节制伦理为核心的公正、平等、自由以及智慧等法治伦理中生成的。在此基础上,柏拉图试图重建古希腊城邦的和谐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义作为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是构建合理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我国《物权法》的法律规定中既蕴涵了法律正义,又蕴涵了道德正义。《物权法》实现了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其实体正义主要体现为归属性正义和交换正义,其立法技术上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流行一种观点:中国封建法律是伦理法。通过对古今中外立法实践的考察,认为对伦理道德的维护,把道德内化到法律中去,是世界上所有封建国家立法的特点,并非中国法律所独有。因而,把中国封建法律称为“伦理法”,在理论上欠妥。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称《物权法》)在千呼万唤中出台了,这在中国立法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但欣喜之余却有些微遗憾,就是《物权法》没有规定居住权制度,更勿论对法定居住权进行规范。在物权社会化的世界趋势下,社会公共利益日显重要,而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世纪号角声中,弱势群体的保护应该奏出最强之音。因此,我国有必要在广义的物权立法框架中确定法定居住权制度,并使其定义、性质、法律关系的内容在法律上有所反映,从而实现法律保护弱者利益的目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物权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合同法》的司法解释,明确了我国物权法上采纳了物权行为制度,该从物权行为的独立性、物权行为的公示要件主义以及物权行为的立法选择的法律意义,阐述了我国物权行为的立法选择。  相似文献   

6.
法治主义的道德底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重的治国方略的提出,不但是我国治国 方略的重大发展,同时也是法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它促使我们再度关注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这一法学基本问题,并且重新审视实证主义的法的观念,我们认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重,不仅仅是指道德和法律之间相辅相成,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更主要的 是指法治必须以道德为基础,没有道德基础的法是恶法,而恶法不是法;没有道德为基础,只能有“以法治国”,不可能有“依法治国”,法律主治只是一句空话,实证主义法学主张将法律与道德区分开来,这固然可以避免道德的绝对化,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主权者在立法上的专断,开放的法律应该既排斥一切道德专断,同时又以开放的道德作为基础,这是避免主权者的法律专制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定为用益物权,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物权法》中的“用益物权”编并单独成一章居于该编之首,这充分证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法律地位。《物权法》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内容,就整体而言主要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而架构,对家庭承包取得的用益物权性质进行法律规范,与2003年3月1日生效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相衔接,使法律规范具有一贯性。《物权法》颁布,将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3月8日,《物权法》草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物权法》是人大立法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的一部法律。为了制定好这部法律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起草工作从1993年开始,期间经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向社会全  相似文献   

9.
法治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它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尺度,以法律的规范性、强制性为特点,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等活动,调整社会关系,维护法律秩序.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民主立法、公正立法是实现现代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立法伦理的缺失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充分发挥民主立法的重要作用,建立公正完善的立法伦理制度是和谐社会法律伦理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婚姻法》的修订如同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大变革和利益大调整,最终都会形成新的法律成果,以法律形式加以强制保护。本文以《婚姻法》对"事实婚姻"调整为例浅议法律立法底线和社会道德底线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无论从法律还是道德上,都应该给予学校建筑物更多的关注.美国自1933年加州颁布<费尔德法>起,逐步形成了建造安全校舍的社会共识,并确立了相关法律.在建造安全校舍的探索中,美国形成了实用的管理模式,并认识到了影响安全校舍建造的四种因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人役权源于罗马法,是对所有权的一种重要限制。尽管大陆法系国家一直普遍采用,但在西法东渐过程中,却难免被摒弃的厄运,我国的《物权法》草案却引进了人役权制度中的居住权。结合物权法草案,讨论其中有关居住权的规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着眼于市场经济大环境,从三个角度阐述了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并就我国民事立法中的缔约过失责任、遗失物拾得、遗赠等相关制度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自己的一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民法上一系列制度对私法自治理念的昭示足以证明其基础性地位。没有私法自治,民法的整个体系将濒于坍塌,所以私法自治被称为民法的基石。担保物权属于物权,而物权又属于民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所以私法自治亦应成为担保物权所遵守的基本理念。物权法定原则是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我们在坚持物权法定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私法自治原则。我国刚刚颁布实施的《物权法》并没有彻底地贯彻私法自治的民法基本理念,担保物权的立法应该更加“私法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法行为的特征、心理机制和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法行为是现代法行为的渊源,我国传统法行为模式的特征表现为:与礼行为的关系上,法行为具有附属性;儒家伦理的原则支配和规范着法的发展,成为立法与司法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传统法行为的伦理性;在法行为内容上体现了不平等性;法行为的心理机制表现为“恶法”、“忍讼”、“厌讼”;法行为的根本价值取向为“无讼”。因此,传统法行为模式与现代法行为的要求有差距,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必须正视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是我国更好的吸引外资、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方式。当前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出现了一些新动向 ,也带来了不少新问题 ,需要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制定《外资法》、《反垄断法》或《国家安全法》、《国有资产法》、《并购法》 ,逐步完善我国外资法、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产业政策法以及证券法等。  相似文献   

17.
物权法草案中对公法和私法关系的处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物权法是民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市民社会的法律。因此,在物权立法中坚持私法原则,维护私权利,并处理好公法与私法、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做到立法上公法和私法的和谐,也就成为了判断物权法草案恰当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草案中的一些内容却在公法和私法的问题上没有做到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在物权法立法上处理好这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将国家所有权纳入调整范畴,但实践中并未对其进行清晰的权能划定。从公权力介入市民社会的发展史来看,国家所有权具有部分私法性质,能够被纳入物权法。但国家所有权应当采大陆法系的双重结构模式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9.
婚姻关系是男女双方以共同生活的意思生活在一起所产生的法律关系,包括"同居"和"共财"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夫妻财产制度可以说就是"共财"在法律上的表达,因而在国际的婚姻家庭法案件中,夫妻财产制度的法律适用问题才会显得如此的突出和重要。  相似文献   

20.
In Defense of Moral Realism: Reply to Gabennesc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oral realism is pervasive in everyday life, and the more of it the better. The moral realism of everyday life is not childlike egocentric realism, in Piaget's sense, nor is it, as Gabennesch argues, an avoidable or deplorable form of opacity, reification, or ethnocentrism. The social order is part of the moral order, yet natural moral law extends beyond issues of harm, rights, and justice. Turiel is a cognitivist who restricts his conception of natural moral law to harm, rights, and justice. Gabennesch is an emotivist or conventionalist who has no concept of natural moral law at all. I share with Turiel his cognitivism but not his restricted conception of natural law. I share with Gabennesch his reading of the evidence for a pervasive moral realism of everyday life, but not his conventionalist interpretation of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