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完善,政府已不能仅凭行政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通过课征环境税来保护环境势在必行.基于此,从环境税的概念和分类入手,对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环境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及我国现行税费制度,提出我国开征环境税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市场是由供求双方组成的商品生产与消费体系,消费是生产污染背后的诱因,消费者作为生产的受益人理应负担环境成本,使环境成本的分摊涵盖污染企业与消费者双方.恢复原状是环境成本的回收界限,推定责任是分摊成本的基本方法,面向消费者征收环境税是一条适用的回收环境成本的途径.税收对象是流通商品,具体税目可根据消费阶段商品的二次污染状况、征税对生产者的影响等因素确定,以保证征收后果对社会具有帕累托效应.  相似文献   

3.
公司环境责任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而兴起的,公司承担环境责任是实现循环经济、社会正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公司环境责任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公司承担环境责任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公司环境责任的现状,最后对如何构建我国公司环境责任的实现机制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重庆师专学报》2009,(5):47-50
利用环境税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已被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文章客观地分析了我国现行环境税费存在的问题,适时提出了环境税制以及配套措施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快速飞进的同时,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这就使得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即用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运用税收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便显得无比重要,此时环境税便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从厂商和消费者的两个角度来剖析环境税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环境税的开征能够使得厂商减少对污染产品的生产,从而提高厂商的生产者剩余,达到保护环境和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政府征收环境税会使污染产品的价格昂贵,消费者便会减少对污染品的消费,从而厂商也会减少对污染品的生产,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接下来分析了我国现行环境税政策的现状和局限性,最后对我国环境税开征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排污费改环境税,面临着独立环境税方案和关联环境税方案的选择.在全面考量税收作用环节、税种职能分工以及税法原则等方面的因素之后,独立环境税方案的优势更加明显,通过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传统税种增设税目的方案则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弊端.排污费改税,应该以独立环境税的方案来实现.当然,独立环境税方案不排斥传统税种在环保功能上的强化,整体税制的“绿化”更应当成为长远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司法》第5条以公司法基本法的形式明确了公司应履行的社会责任。诸多学者认为其在国际公司立法上比较先进,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从法理角度来看,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一种主动性行为,具有自治性的本质,不应为法律所强行规定。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是由于混淆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实质区别。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但不能由法律来进行明文规定,应当以其合理方式,并从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建构公司社会责任,以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67条的法律性质,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是数人环境侵权的外部责任承担规则,另一种认为是内部责任划分规则。从民法解释学的角度来看,第二种观点既符合文义和各章节间的逻辑关系,又有利于维护司法稳定、平衡当事人利益。从发达国家来看,德国、日本等国近年来扩大了数人环境侵权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我国民事立法体系与德、日相似,且环境侵权频发,同样需要对污染受害者进行更及时充分的保护。因此,我国应当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67条解释为各环境侵权者之间内部责任的划分规则,而对外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总则的规定,可以用它来确定责任如何承担。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89):195-196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在各个流转环节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运用税款抵扣原则计算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本文从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的税制方面及征管方面分析入手,提出了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过窄、纳税人划分标准偏高、税率偏高、专用发票管理难度大、治税环境严峻、征管技术落后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公司社会责任实践的蓬勃发展,我国《公司法》最终肯定了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并将其纳入第5条规定,这是我国立法对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化的一大进步。但是第5条作为原则性条款仅仅是宣示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并未对公司社会责任作具体的界定。公司社会责任应当纳入法律的范畴,对于公司企业责任的法律化,需建立以法律为主导的公司内部治理体制和外部激励体制,同时要注重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化的限制,防止法律对其的过度干涉。  相似文献   

11.
公司要承担社会责任是我国新公司法新规定的要求,现代公司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该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何以实践形式去把握这个责任的内涵是值得探析的。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论证公司对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并对现行立法规定进行学理上的评价与重构。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但关键在于如何协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虽然国外并没有提出“可持续发展税收政策”的概念,但在环境税收方面,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国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欧盟为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近半个世纪的经济实践中,经历了一个从零散的、个别的环境税开征到提出全面“绿化税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理论界认为我国公司法没有建立公司社会责任制度为发端,认为我国公司法第14条第1款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公司社会责任的雏形。文章进一步认为,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对完备的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相比,我国公司法第14条的规定显得十分单一和抽象,不利于公司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因此,文章建议,公司法应该在立法宗旨中明确规定公司的社会责任,并通过完善公司组织机构是权力和义务体系来确保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14.
公司早期奉行利益至上原则,快速发展、创造财富的同时,做出了许多有害于社会利益的行为。事实证明,只有以营利为前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才能长久存续。从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起源、价值取向、法理依据等方面出发来说明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旨在探求我公司社会责任实现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有限责任为代表的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中最具理性的制度设计之一.随着工业化进程和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日益加速显现,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公司作为积极的行为主体,其环境侵权行为层出不穷.一方面,环境侵权的构成不以违法性为要件,违法性仅是侵权人承担刑事、行政责任的要件,适法行为如果对环境权益造成侵害,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另一方面,环境侵权的侵害结果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和累积性,有时公司的独立财产不足以补偿,有时很难区分具体的侵权行为人.为了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化解公司环境侵权矛盾,必须运用综合的法律手段,对现行的公司环境侵权救济制度进行修正,设立环境基金,并开征环境税.  相似文献   

16.
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保护其权益,以求不仅在经济方面,更在社会、环境等领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以最新修订的公司法为依据,阐述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内涵,分析新公司法引入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就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现状及完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之时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已为理论和实践所普遍承认,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进行法律规制也已成为众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立法的普遍做法。我国2005年修订的新《公司法》首次将"社会责任"明确写进了总则,并在分则中设计了一套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制度,使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有了法律依据。但同时,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立法尚存不足之处,其多数社会责任条款过于原则,缺乏具体细化的内容,需要在借鉴他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基于社会的期望,将对社会有利的影响最大化以及对社会不利的影响最小化。它具体包括公司对自身雇员、消费者、债权人、社区、环境乃至对政府等承担的社会责任。法律实现机制是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实现机制主要包括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司自觉践行和社会监督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构成会计政策选择的制度环境,会计政策选择在两个治理层上因公司治理说明责任履行表现不同特点,这需要从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来约束会计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公司的社会责任只能是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只有上升为法律责任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才能成为公司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内容(范围)上看,公司的社会责任应包含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利害关系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公司对股东、雇员(劳动者)、消费者、债权人、社区(环境)和政府等所承担的具有法律根据或法律意义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