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如刘围正先生所言,游泳教练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理所当然的要常写“下水作文”,常“下水”好处多多。教师写“下水作文”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所谓“下水作文”就是把写作比作游泳,要教会别人游泳,教者自己必须会游泳;教者会游泳,也不能光站在岸上指挥,必须一同下水。要教运动员游泳,教练必先下水示范,“下水作文”也由此引申过来。表示老师与同学一样,也在写作文。  相似文献   

3.
作文的高下优劣,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整体水平和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大标志。教学生写好作文,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为此,教师自己应写好“下水”文章。教育家叶圣陶说:“‘下水’是从游泳方面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  相似文献   

4.
陈国磊 《现代语文》2013,(9):139-140
何谓“下水作文”?把写作比作游泳,要教会别人游泳,教者自己必须会游泳;教者会游泳,也不能只站在岸上指挥,要教运动员游泳,教练必先下水示范,“下水作文”也由此引申过来,表示老师与同学一样,也在写作文。老师就是教练,光有理论不行,还得亲自实践,因此,语文教师应常写“下水作文。一次作文指导课上,笔者正口若悬河地指导学生写作文:“应该这样写,那样写,首尾呼应,衔接过渡,要注重细节描写,要有悬念波折,感情要真挚……”忽然,  相似文献   

5.
商镭 《吉林教育》2009,(4):25-25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下水’是从游泳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笔,或者给学生作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正如叶老所说语文教师如果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对教师本人以及指导学生写作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在一九六一年就倡导“教师下水”。他说:“‘下水’是从游泳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常经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那么,什么时候“下水”最适宜呢? 一、作前“下水”。这属于调查性“下水”。教师对某次习作心中无底,便需作习作前的调查。比如,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下水’是从游泳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教师教  相似文献   

8.
“下水作文”是从游泳借鉴而来,指教的人跳下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从而更好地讲解游泳的道理。“下水作文”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时,躬亲实践,和学生一起动笔写文章。早在1961年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进步。”  相似文献   

9.
一"下水"是叶圣陶先生打的一个比方。原话是:"‘下水’是从游泳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教  相似文献   

10.
李明宗 《广西教育》2005,(7A):61-61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他对此还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光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不懂得如何去实践运用,即使把书上的内容倒背如流,又有何用呢?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用。  相似文献   

11.
快乐是什么     
<正>快乐是什么?快乐是我当了一回教师。去年,小姑姑带我去阳江游泳。到了游泳池,我下水了,小姑姑却没有下水。我问她:“你为什么不下水?”“我不会游泳。”小姑姑说。“我教你游吧!”我说。我教小姑姑把身体浮(fú)在水面,又教她手和脚的动作。最后,小姑姑终于学会了游泳。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对于语文教师写下水文,其实存在“两个世界”。语文教育大家无一例外地倡导教师多下水。譬如叶圣陶先生说,“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刘国正先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于永正老师认为,“写‘下水文’就是最好的作文备课”;王栋生老师发文,“不下水,何以知深浅”。但衡诸一线教学,几乎没见过一所学校,哪怕是闻名遐迩的名校,将教师写下水文当作作文备课的基本要求——学生写作文,教师必须陪着下水;教师不下水,作文教学就不合格。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写“下水”作文,历来得到专家学者的提倡。对此,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教学生写作文,教师必须先动笔写一写,这就好比教学生游泳,自己必须先下水示范一样。教师示范得好,学生就学得快。教师写“下水”作文,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如果说教师“下水”的目的如这个比喻中所说,是为了给学生作示范,那么我觉得“下水”之前,最好还是三思。  相似文献   

14.
自从叶圣陶先生倡导语文老师写“下水作文”以后,语文老师中见仁见智者多多,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语文老师还是应该常写下水作文。刘国正先生说得好:“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员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  相似文献   

15.
语言知识是为交际服务的,是整个交际能力的基础。学语言和学游泳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游泳教练只教给学生游泳的知识和要领,而不让学生下水练习,学生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把初学游泳的孩子带到大海中去,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学到游泳的本领。因此,语法教学要体现交际性,体现在“在用中学”,不但要“活学”,而且要“活用”。  相似文献   

16.
实践证明,“下水教游泳”的教学方法,效果十分显著。习作教学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游泳是一项深受孩子喜爱的体育活动。它不仅可以满足孩子对水的好奇心,还可以带给孩子欢乐与健康。孩子经常游泳,能促进他们动作的协调发展,增强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让孩子经常游泳,能促使他们养成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锻炼他们的勇气和毅力,养成不怕困难的品质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教孩子学游泳,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来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熟悉环境.吸引孩子下水。孩子第一次学游泳,家长应让孩子熟悉游泳池及周围环境,然后让他坐在池内,待大人下水后,先向孩子的脚上撩水,如孩子感  相似文献   

18.
《庄子·知北游》中有这么一句话:“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意思是说,生和死是相对的,有生必有死。于语文教学,我要仿造一句:死也活之根本,活也死之目的。旨在表明:必须坚持语文教学中“死”和“活”的辩证统一。所谓“死”,就是教师教要落脚,力保学生学得踏实,学得扎实,系统而牢固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所谓“活”,就是教师要“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使学生将知识化为能力,学以致用,开发智力。若将二者统一起来,那就是“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下水作文,是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同一标题或同样要求下,同时作文。这好比教游泳的教练,不仅在岸上教理论,也要跳入水中做示范给学生看。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写文;学生写文,教师  相似文献   

20.
刘同正先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员自己要号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他还说:“但看我们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无一不是文章能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