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王阳明的个人经历及明代驿站分布图推知,王阳明或阳明学进入福建的路径大致有三条。然正德二年王阳明入武夷山时讲学传道的可能性极小,而阳明在正德十二、三年巡抚南、赣、汀、漳期间,通过军中讲学、随地教化的形式,把自己的思想学说传播到闽西南的可能性最大。具体而言,王阳明路经并驻扎的闽西上杭县和"漳南战役"的主战场后又奏请设县的闽西南平和县,可以说是当时王阳明在福建讲学教化的两个主要区域。正因为王阳明与闽学真正发生关系是正德十二年以后,所以他对闽中讲学的关心,也主要集中在中晚年。尽管黄宗羲淡化处理闽中王门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因此得出福建地区稀见阳明学者,因而也不存在"闽中王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去年春天.为了去看遵义,我们先到了贵阳。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姓马的导游。一见面,她就非常热情地问我:“以前来过贵阳吗?”听我说没有来过.她立即兴致勃勃地介绍:“看完遵义和黄果树瀑布以后,你们再看看我们贵阳的甲秀楼和阳明祠吧。”我问:“是那个哲学家和教育家王阳明吗?他也曾来过贵阳?”“何止来过,在我们这儿的影响可大着呢。”她的一番话,激起了我对王阳明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明代儒学大师王阳明对战国时期的孟子学说有继承也有发展。本从人性和如何修炼人性两个方面论述两人学说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初步阐明阳明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芳香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5.
教学十镜     
无意中读到一个故事,很有些感触。日本近代有两位著名的剑客,一位叫宫本武藏,一位叫柳生又寿郎。宫本是师傅,柳生是徒弟。柳生拜师后,心急地问师傅:“凭着徒儿的资质,要学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答道:“至少10年。”柳生又问:“如果我加倍努力呢?”宫本答道:“20年。”柳生又问:“如果我再付出更多一倍的努力呢?”宫本答道:“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还能成为什么一流的剑客?”宫本的回答,让柳生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6.
就地取材     
一次期末考试后,保罗对同班的希尔文说:“你听说了吗,杰姆考试作弊被抓到了。”“怎么回事儿?”希尔文问道。“他考试时,把手伸进衣服里数自己的肋骨。”“那又怎么了?怎么能算作弊呢?”希尔文更加迷惑了。“可那是人体解剖课的考试呀!”保罗答道。就地取材  相似文献   

7.
唉,女孩儿!     
“热死了!”哥哥进门就喊,只见哥哥右手抱着一个足球,汗从头淋到脚,衣服也全被汗水湿透了。不用说,准又是上哪儿疯去了。他一进屋就一头扎进了浴室,还不忘了朝外头叫嚷:“老妹,帮我洗一下衣服!”“又要我洗衣服,自己的衣服自己不会洗啊?”我不耐烦地答道。这样的事已不是头一回了。“你是女孩子,本来就该洗衣服嘛!”哥哥理直气壮地说。“凭什么?法律又没规定女孩子天生就得洗衣服。”我火大地朝他吼回去。这时,老爸回来了,听见我和哥哥的争吵,严肃地说:“蓝儿,你就帮哥哥洗一下嘛。”“为什么?他又不是没长手。”“哥哥…  相似文献   

8.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鲁迅语)他们最少束缚,也最具追索精神。《科学大众》杂志上曾介绍了一位孩子历经追索而终成大器的故事:小时候,他跟着当教书先生的父亲到私塾上学。在上学的路上,他发现有几块不小的石头远离大山,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他每次经过这里都忍不住发问:“这是什么石头呢?”“普通的石头呗!”父亲答道。“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谁知道呢?”父亲觉得问题提得太可笑了。长大后他赴英国学习,并到阿尔卑斯山去考察现代冰川。学成回国,他带学生在太行山东麓又发现了孤零零的大石头。经过考察,他推断这是第四纪冰…  相似文献   

9.
清初纪昀在《四库全书王文成全书总目提要》中对王阳明的诗文有这样的评价: “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王阳明而立之年的诗文在京华就很有名声,同当时的第一流文人并驾齐驱,“京中旧游俱以才名相驰骋”。他的那些“旧游”就是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明代首倡诗文改革而影响深远的一派新秀,后世响亮地称之为“前七子”的就是其中的七个代表人物。只是阳明先生另有  相似文献   

10.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不仅热衷于学者教育,而且也特别关注幼童的启蒙教育。一方面。他时当时启蒙教育领域流行的功利主义“记诵词章之学”深恶痛绝。另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童子之情”启蒙教育理念。王阳明的“启蒙之道”宗旨明确、有纲有目、体系完备。另外.他还特刺强调幼童在日用伦常中的道德践履。并将之提到了优先于学校教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人生百味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  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说:“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 ?”宫本答道:“最少也要 10年吧 !”柳生说:“哇, 10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 ?”宫本答道:“那就要 20年了。”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日以继夜地苦练呢 ?”宫本答道:“那你必死无疑,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  柳生非常吃惊:“为什么 ?”宫本答道:“要当一流剑客的先决条件,就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但对他的学生善于进行启发式教学,对自己的独生子也十分注意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循循善诱,耐心开导。孔鲤是孔子惟一的儿子,但是孔子对他一点也不溺爱,不放纵,从小时候就启发、督促他勤奋学习,努力求孔鲤说:“你学诗了吗?”孔鲤回答:“没有。”孔子告诉他:“不学诗,就很难以好的言辞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孔鲤听了孔子的话,默默进屋里学习去了。过了几天,孔子在院子里又碰到孔鲤,便又问孔鲤:“你学过礼了吗?”孔鲤答道:“没有。”孔子又说:“不学时注意加以督促。孔鲤的同学陈…  相似文献   

13.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不仅热衷于学者教育,而且也特别关注幼童的启蒙教育。一方面。他时当时启蒙教育领域流行的功利主义“记诵词章之学”深恶痛绝。另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童子之情”启蒙教育理念。王阳明的“启蒙之道”宗旨明确、有纲有目、体系完备。另外.他还特刺强调幼童在日用伦常中的道德践履。并将之提到了优先于学校教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14岁的男孩,是学校的三好学生、班长。有一天,他在电视中看到记者现场采访偏僻山村的放牛娃:“你在这儿放牛干什么?”“让牛长大。”“那牛长大以后呢?”“卖钱,盖房子。”“有了房子又做什么?”“取媳妇,生娃。”“生了娃呢?”“让他也来放牛呗。”男孩在日记中写道:“看了电视,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样?找一个好老婆。然后呢?生孩子,让他也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生命轮回,周而复始。”深夜,他服毒自杀了。男孩的死,为一出失败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最近,到附近几所小学做调查。调查中有几个问题是请学生写出自己的愿望、长处和不足。 讲完具体要求,就让同学们开始作答。一会儿,一个大个子男孩儿举手问我:“我没有什么愿望,怎么办呢?”什么,一个人怎么会没有愿望,尤其是一个正处于幻想时期的孩子?我被他的问题打蒙了,心想总不能强迫他写出几个愿望来,可又有些不甘心,就对他说:“你再仔细想想。”他停顿了一下,坚持说:“我真的没有什么愿望。”“那就写上‘无’吧。’我无可奈何地答道。 还没有从疑惑中醒来,又一个声音传过来:“老师,我没有长处怎么办?”什么,难道这…  相似文献   

16.
王守仁(1472—1529),明代余姚人,原名云,更名守仁,字伯安,因曾筑室家乡阴明阙,世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乃明代著名的哲学家,亦极具文学天赋,其诗秀逸有致,世称“姚江派”。他十一岁时就能即席赋诗,被誉为“神童”。在漫长的“生命之旅”中,王阳明有过身处官场显赫之时,亦有漫游楚越名山大川的文人之旅;甚至遭受过蒙冤下狱、贬谪“瘴病之地”的厄运,还曾有平“宸濠之乱”,用兵闽、赣、湘、桂山区的将帅生涯,但是,不论在何时何地,直至走完他的生命旅程,王阳明都没有停止自己的诗歌的创作。  相似文献   

17.
一幅抽象画     
一天,在美术课上,老师要同学们画一幅抽象画.一会儿工夫,小明就交了他的作品.老师看了看,可上面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一张白纸.“你画的是什么呀?”老师问.“牛吃草.”小明答道.“草呢?”老师问.“牛把它吃光了.”小明说.“那么,牛在哪儿去?”老师又问.“吃完草,牛便喝水去了.”小明答道一幅抽象画@韩绍章  相似文献   

18.
道教内丹学与王阳明“致良知”说徐仪明王阳明对修习道教内丹导引之术非常重视,其《年谱》中多有记载。内丹本为一种养生延命之学,王阳明却使之成为“致良知”说的组成部分。王阳明如何将道教的修为与儒家的心性学说紧密结合在一起呢?这里拟作一点粗浅的探索。1当然,...  相似文献   

19.
看过一个故事。一天.一位老教授给大学生做演讲。他端着一杯水,问听众:“大家猜猜看,这杯水有多重?”有的说50克,有的说125克,也有的说150克。教授不置可否,只是笑着对大家说:“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拿着它一点也不累。如果我端几分钟,会怎么样?”听众答道:“没什么。”教授点点头。又问道:“如果我端一个小时呢?”“胳膊会酸痛。”教授又点点头,  相似文献   

20.
记数的故事     
冯惠愚 《广西教育》2006,(7C):56-57
公共汽车上,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她的小宝宝坐在车窗边,她正在教她的小宝宝数数呢。她伸出一个手指问:“这是几呀?”正在咿呀学语的小孩望了望妈妈,答道:“一”。妈妈伸出了两个手指问:“这是几呀?”小孩想了想答道:“二”。妈妈又伸出三个手指,小孩犹豫了好一阵,回答:“三。”再伸四个手指时,小孩答不出来了。在这个小孩看来,那些手指实在太多了,他已经数不清了。其实,能数到三,对一个黄口孺子来说,已经很不简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