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和谐的社会,求得安定团结的生存环境,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无数中国人孜孜追求的社会理想。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很多内容也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的。教育作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直接智力、人力支持的机构,应将传统美德与教育相结合,使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构建和谐社会与弘扬传统美德交互关系的学理性话语、与弘扬传统美德的实践理性诉求以及河北传统美德与构建和谐河北的现实范式三个方面,阐述了“以德治国”的传统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以裨益于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3.
诚信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整个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公民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对建设和谐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加强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对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是对青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在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向现代文明推进的过程中,在青年传统美德淡漠、滑坡的形势下,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加强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积极探索青年传统美德教育的特点规律,在理论与现实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灵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物质财富高度繁华的今天,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论当代荣辱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体现为四大方面和十个具体内容,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想与行为。"八荣八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着深厚的渊源,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升华,同时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主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弘扬传统美德共建和谐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主席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大会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演中,提出了建立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本文根据胡主席的讲话精神以及在中国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研究17年的实践与经验,就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传统美德教育,为建设和谐世界作贡献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想法。  相似文献   

8.
《孙膑兵法》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理念,体现了孙膑以人为本思想的进步性与科学性。"人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人际、身心和谐的价值取向,"和而不同"维护了中国的多民族和谐统一,"人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人和"思想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以经济增长为要务,以和平发展为指导,以"富国强兵"为基础。建设强大的军队,可有效地化解国际矛盾、减少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人和"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人和"思想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发展战略,提供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深层理念支撑和极富价值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9.
高中教师应了解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对高中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掌握对高中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把对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充分重视起来,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促进高中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让他们为未来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坚持“五个结合” 拓展和优化90后传统美德教育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 90 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就改善其传统美德教育空间的途径提出五个结合的原则,即坚持传统美德教育与科学教育、与实践活动课程、与行为规范综合训练、与家庭社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从而达到拓展和优化 90 后传统美德教育的空间,加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在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为弘扬传统美德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德育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重视现代道德与传统道德的整合,引导学生加强对传统美德的认知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传统美德教育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时代意义和塑造个人品性的价值。基于张立文先生提出的传统美德六个范畴群,明晰了中小学传统美德教育应是培养能感受和实践真善美的人的活动。然而,中小学传统美德教育实践在理念与目标、内容选择、开展形式及教师四方面出现了问题:其一,缺少传统美德教育理念、理念与实践"两张皮"、传统美德教育目标模糊;其二,传统美德教育内容选择过于单调、学校选择自由度低;其三,学科渗透存在说教和灌输意味、活动流于形式、缺少硬性制度要求、对家长引导不够;其四,教师对待传统美德教育的态度消极、对其理解程度有限、无法将所看所感所悟的美德与情怀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传统美德教育应有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美德教育是道德教育应时代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所拓展的新领域。我们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首先要以“三个面向”的教育原则为指导:在对古代传统美德进行本色梳理的基础上既要赋予其现代新意,还要使其与现代道德意识相结合,整合成我国新生一代人可以和乐于接受的内容;当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传统美德教育必须站在世界的参照系中,去认识和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与道德之精华的历史风采和现代价值;我国新生一代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传统美德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其次,在施教实践中,应以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为主要内容。最后,传统美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作为施教的逻辑起点,从激发情感入手。  相似文献   

14.
学校在继承和发展的传统美德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课程和教学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充分挖掘传统美德教育因素,把传统美德教育和学科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它吸收了中国古代"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和"世界和谐"的思想精华,为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相应理念共识;它坚持了中华传统中"仁义道德"、"中庸尚和"、"正心修身"、"天人合一"等精神内核,回应了诸如"道德危机"、"传统发展观的‘代价论'"等造成当今社会不和谐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现实而有利的条件。中国传统"和"文化必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新定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竭之源;儒家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现代生命力的教育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是儒家倡导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中国传统的仁和观,对缓解紧张的人际关系,医治情感冷漠,对建构人际和谐、国际和谐、代际和谐的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批判地继承传统的仁和思想,将仁爱道德规范作为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把"以人为本"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就改善其传统美德教育空间的途径提出五个结合的原则,即坚持传统美德教育与科学教育、与实践活动课程、与行为规范综合训练、与家庭社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从而达到拓展和优化"90后"传统美德教育的空间,加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杨冰 《生活教育》2013,(2):84-85
挖掘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内涵并赋予其时代精神的教育具有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索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学校德育层面的践行策略,使其与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对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水平有积极的影响与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校是一所有着70多年办学历史的乡镇中学,有着优秀的文化底蕴。根据学校的实际,我校确定以"继承"和"发展"的思路来开创学校特色校园建设的新局面。为此,我校不仅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一项重大的科研课题,而且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已成为了我校成长发展中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